一种智能自行走液压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6062发布日期:2019-01-13 16:2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自行走液压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底盘(1)、水泵(2)、翻转油缸(3)和发送指令的终端设备,履带底盘(1)上方设置有翻转支架(4),水泵(2)通过一抱箍(5)固定于翻转支架(4)上端面;履带底盘(1)上设置有油缸支座(6),翻转油缸(3)一端与油缸支座(6)铰接,另一端与翻转支架(4)下部一端铰接,翻转支架(4)下部另一端与履带底盘(1)铰接;履带底盘(1)上安装有控制系统(8)和为翻转油缸(3)供油的液压阀组(9),控制系统(8)分别与液压阀组(9)和终端设备电信号连接;所述水泵(2)包括弧形管(21),弧形管(21)两端为相互连通的进水口(22)和排水口(23),进水口(22)和排水口(23)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叶轮组;弧形管(21)中部内凹形成连接部(24),抱箍(5)可拆卸套设于连接部(2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行走液压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8)内设置蓄电池、传感器和微电脑自控模块,蓄电池为传感器和微电脑自控模块供电;传感器感应障碍物、地形和速度信息并传输给微电脑自控模块;微电脑自控模块接收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并将信号传输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智能控制微电脑自控模块,微电脑自控模块控制液压阀组(9)供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自行走液压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8)采用全密封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自行走液压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8)内设置防信号干扰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行走液压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组包括从进水口(22)到排水口(23)方向依次设置且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叶轮(200)、第二叶轮(201)和第三叶轮(202);弧形管(21)内从外到里还依次设置有第一套筒(203)、第二套筒(204)和第三套筒(205);第一套筒(203)、第二套筒(204)和第三套筒(205)的位于出水侧的端面与排水口(23)的端面齐平;第一套筒(203)和弧形管(21)之间形成第一水腔(206),第一套筒(203)和第二套筒(204)之间形成第二水腔(207),第二套筒(204)和第三套筒(205)之间形成第三水腔(208),第三套筒(205)内部为第四水腔(209);第一叶轮(200)设置于第一水腔(206)进水侧的前端;第二叶轮(201)设置于第二水腔(207)进水侧的前端;第三叶轮(202)设置于第三水腔(208)进水侧的前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自行走液压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23)为弯头;所述弧形管(21)上还套设一第一齿轮(25),翻转支架(4)上设置有转动电机(27)和套设在转动电机(27)转轴上的第二齿轮(26),第二齿轮(26)和第一齿轮(25)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自行走液压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行驶机构(100);辅助行驶机构(100)设置于履带底盘(1)的下方,辅助行驶机构(100)包括水平设置的螺旋推进筒(101)、传送带机构、第一下压油缸(102)和第二下压油缸(103);螺旋推进筒(101)与履带底盘(1)的传输方向平行且高于履带底盘(1)的最低端;螺旋推进筒(101)一端与一固定块(104)转动连接,另一端的中部与一水平设置的中间轴(105)的一端固定连接,中间轴(105)的另一端与一轴承(106)套接;第一下压油缸(102)一端固定于履带底盘(1)下端面,另一端与固定块(104)连接;第二下压油缸(103)一端固定于履带底盘(1)下端面,另一端与轴承(106)连接;传送带机构包括传动电机(107)、主动轮(108)、从动轮(109)和绕设于主动轮(108)和从动轮(109)外周的皮带(110);传动电机(107)固定于履带底盘(1)下端面,传动电机(107)的转轴与主动轮(108)中部连接,从动轮(109)套设于中间轴(105)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