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市政的地面导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8243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市政的地面导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地面导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市政的地面导水装置。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市政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常见的导水装置如公告号为CN20539963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导水装置,其包括蓄水槽、导水管和排水装置,蓄水槽的上方设有盖板,盖板与蓄水槽的槽壁之间设有用于流入雨水的入水口,导水管顶端连通至蓄水槽的底部,导水管与排水装置相连;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雨水从入水口进入,然后经过导水管,再通过排水装置排除,实现导水效果。

针对于上述传统的导水装置,为了安装的便捷性,也有部分厂家,采用了将盖板与导水管相配合的方式,达到类似上述导水效果的作用,其结构为盖板上设置了凸块,凸块插入到导水管管口,凸块与导水管管口之间留有导水间隙,在实际导水过程中,雨水会通过导水间隙进入到导水管内,不仅实现了导水目的,而且能大幅度降低大颗粒物质进入到导水管的几率,但是实际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在城市污水当中会存在较粘稠的污水,该类的污水在反复流入到导水间隙时,会越积越厚,直至堵塞导水间隙。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市政的地面导水装置,其具有对位于导水间隙内的堵塞物进行清除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市政的地面导水装置,包括导水盖、导水管,所述导水盖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对应插入导水管内且与导水管的内管壁之间形成导水间隙,所述导水盖上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凸块旋转连接于第一贯穿孔,所述凸块外侧壁上设有横向滑移槽、能沿着横向滑移槽进行横向滑移的滑移件,所述滑移件包括触发端、位于靠近导水管内管壁的清洁端、用于使清洁端与对应导水管内管壁相分离的拉力弹簧,所述凸块内设有用于驱动触发端且使清洁端向导水管内管壁方向移动的驱动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导水间隙内存在较多堵塞物且影响导水功能时,驱动件能直接驱动触发端,滑移件克服拉力弹簧的拉力作用,滑移件的清洁端会直接与导水管的内管壁相抵,然后驱动凸块发生周向旋转,滑移件的清洁端便能贴合着导水管的内管壁发生周向旋转,贴附于导水管的堵塞物便能被轻松刮除掉;

在正常使用时,受到拉力弹簧的拉力作用,滑移件便能直接移动至横向滑移槽内,导水间隙的导水空间不会因滑移件的存在而发生影响,保证最终的导水效果。

优选的,所述凸块上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横向滑移槽与第二贯穿孔内部相通,所述驱动件上下滑移连接于第二贯穿孔,所述驱动件靠近导水管的端部设有圆锥端;所述触发端上设有能与圆锥端外侧壁相配合的楔形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驱动件施加向下压力并使其向下移动,圆锥端会直接挤压楔形面,并使驱动件克服拉力弹簧的拉力作用,驱动件的清洁端能直接贴附于导水管的内管壁;驱动件上的压力消失时,拉力弹簧的拉力会使拉动驱动件往圆锥端方向移动,并反向挤压驱动件往上运动,与此同时,驱动件的清洁端能与导水管的内管壁发生分离。

优选的,所述滑移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滑移件以凸块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能同时对至少两个滑移件进行驱动,滑移件上的清洁端也同样会设置有多个,从而提升清洁端的实际清洁作用。

优选的,所述清洁端上设有刷毛层,所述刷毛层用于与导水管的内管壁相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刷毛层与导水管的内壁产生直接接触作用,刷毛层能对导水管内管壁产生深度清洁的作用,大幅度减少导水管管壁上的污染物粘附量。

优选的,所述刷毛层的材质为不锈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刷毛层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材质,一方面,能避免刷毛层在长期被污水冲刷的情况下,减少其被锈蚀的情况;另一方面,不锈钢材质的刷毛层,本身质地较硬,其除污效果较佳。

优选的,所述导水管的内管壁上套设有耐磨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抗磨套能减少导水管内管壁被刷毛层刮伤的几率,提高导水管内管壁的实际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耐磨套为陶瓷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陶瓷套的设置,首先,陶瓷材质本身具有较高的抗磨性能;其次,陶瓷套的耐候性能较强,能长期浸泡于污水当中,而不会被腐蚀。

优选的,所述凸块背离导水管的端部设有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凹槽能供外置工具插入,从而使整个凸块的旋转更加轻松。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实施例的总体安装结构;

图2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用于展示凸块与导水管之间的配合关系;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导水盖;2、导水管;3、凸块;4、导水间隙;5、第一贯穿孔;6、横向滑移槽;7、滑移件;71、触发端;72、清洁端;8、拉力弹簧;9、驱动件;10、第二贯穿孔;11、圆锥端;12、楔形面;13、刷毛层;14、耐磨套;1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应用于市政的地面导水装置,参见图1以及图2所示,包括呈水平放置的导水盖1,导水盖1上设有第一贯穿孔5,第一贯穿孔5的贯穿方向为竖直向下,第一贯穿孔5内旋转连接有凸块3,为了能方便旋转凸块3,凸块3背离导水管2的端部设有供外置工具插入的凹槽15,整个凸块3向下凸起,凸块3对应插入导水管2,且凸块3外侧壁与导水管2的内管壁之间形成导水间隙4,污水能通过导水间隙4进入到导水管2内。

参见图2以及图3所示,在凸块3的外侧壁上设置了横向滑移槽6,在横向滑移槽6内滑移设置有滑移件7,该滑移件7能沿着横向滑移槽6进行横向滑移,滑移件7包括触发端71、位于靠近导水管2内管壁的清洁端72、用于使清洁端72与对应导水管2内管壁相分离的拉力弹簧8,该拉力弹簧8一端与滑移件7相连,且另一端与横向滑移槽6槽壁相连,其中的滑移件7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滑移件7以凸块3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设置。

参见图2以及图3所示,在凸块3上还设置了第二贯穿孔10,第二贯穿孔10的贯穿方向为竖直方向,横向滑移槽6与第二贯穿孔10内部相通,在第二贯穿孔10内上下滑移设置有驱动件9,驱动件9的下端部设置了圆锥端11,圆锥端11的小端朝向导水管2一侧,触发端71上则设有能与圆锥端11外侧壁相配合的楔形面12;

参见图3所示,在清洁端72上设有刷毛层13,刷毛层13的材质为不锈钢,刷毛层13用于与导水管2的内管壁相抵;为了减少刷毛层13对导水管2内管壁产生的磨损,在导水管2的内管壁上套设有耐磨套14,耐磨套14为陶瓷套。

实际工作流程:

正常使用过程中,即驱动件9背离圆锥端11的端部未受压时,拉力弹簧8的拉力会驱动滑移件7往第二贯穿孔10内部滑移,楔形面12会挤压圆锥端11,并使驱动件9往上移动,清洁端72会移动至横向滑移槽6内,污水便能正常从导水间隙4进入;

当导水间隙4内存在堵塞物时,外力向下施加于驱动件9,驱动件9的圆锥端11对楔形面12发生挤压,滑移件7往导水管2的内管壁一侧进行移动,刷毛层13能直接与导水管2的内管壁直接抵触,直接再使用外置工具插入到凹槽15内,并驱动驱动件9发生周向旋转,导水间隙4内的堵塞物便能直接被清扫至清洁端72上,外力消失掉之后,清洁端72会重新滑移至横向滑移槽6内,堵塞物便会随着污水被冲刷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