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集水的基坑降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8643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集水的基坑降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降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集水的基坑降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挖掘基坑,挖掘基坑的同时需要做好降水、排水的工作。具体的,在基坑开挖前,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抽水使所挖的土始终保持干燥状态。一般井点降水使用的潜水泵抽水,但是潜水泵的结构复杂,容易损坏;相对于潜水泵,将气动水泵应用在井点降水中较为合适;基坑降水时,井点中的水不断被抽出,周围的地下水不断涌入到井内,但由于没有外力推动,导致井点汇水较慢,从而影响基坑降水的整体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集水的基坑降水系统,目的是:提高集水井汇水效率,集水井采用密封结构,在抽水的同时将井内空气抽出,保证井内为负压,促使井点周围的地下水不断流入井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集水的基坑降水系统,包括集水井、水泵、真空泵;

所述集水井为密封的钢管结构,所述集水井上端设置井盖,集水井下端井壁上设置入水孔;

所述集水井埋入地下,水泵放置在给水井内,抽气管的一端穿过井盖至于井内,另一端连接真空泵,真空泵将井内空气抽出。

作为优选,所述水泵为气动水泵,还包括与气动水泵连接的控制柜、用于排水的空压机

所述水泵包括容器罐,容器罐上设置进水口、出水口和进气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处设置单向阀,进气口处设置排气阀;

所述控制柜包括电源模块、人机交互模块、继电器、以及与上述模块连接的PLC控制模块,所述继电器还连接有一电磁阀,用于控制水泵的进气;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漏电开关和变压器,电源模块为整个电路供电,通过人机交互模块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关闭以及延时控制。

所述排气阀上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与电磁阀连接,空压机通过总气管与控制柜内的电磁阀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井盖与集水井接触的部分设置有密封圈,井盖上端设置凸起接口,接口内壁设置内螺纹,接口用于连接抽气管。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柜上还设置有网络模块,网络模块与PLC控制模块连接,将接收到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上。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柜上还设置有定位模块和计数模块,定位模块和计数模块均与 PLC控制模块连接,并通过网络模块将定位信息和计数信息发送到服务器上。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柜内设置分气排,所述电磁阀设置在分气排的每个分气孔处,分气排的总气孔连接总气管的一端,总气管的另一端与空压机连接。由于分气排上设置总开关和分开关,方便手动控制,而且可以将多个气动水泵连接到分气孔上,实施统一管理和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分气孔处还设置有调压阀组件,用于手动调节控制气动水泵的进气量;抽气管上也设置有调压阀组件,用于手动调节井内的气压。

作为优选,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为触摸屏,触摸屏直观显示数据且方便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集水井设置成密封结构,并利用真空泵将井内空气抽出,使井内形成负压,可以将地下水快速汇入井内,从而提高基坑降水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井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水井,11-井盖,12-密封圈,13-接口,2-水泵,21-容器罐,22-单向阀, 23-排气阀,212-出水口,213-进气口,212-进水口,3-控制柜,31-电源模块,311-漏电开关,312-变压器,32-人机交互模块,33-继电器,34-PLC控制模块,35-电磁阀,36- 分气排,361-分气孔,362-总气孔,37-调压阀组件,4-空压机,5-真空泵,51-抽气管, 6-总气管,61-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快速集水的基坑降水系统,包括集水井1、水泵2、控制柜3、空压机4和真空泵5;

所述集水井1为密封的钢管结构,所述集水井1上端设置井盖11,集水井1下端井壁上设置入水孔(图中未示出);使周围的地下水通过入水口汇入到井内。

所述水泵2为气动水泵,包括容器罐21,容器罐21上设置进水口211、出水口212 和进气口213,进水口211和出水口212处设置单向阀22,进气口处设置有排气阀23;

所述控制柜3包括电源模块31、人机交互模块32、继电器33、以及与上述模块连接的PLC控制模块34,所述继电器33还连接有一电磁阀35,用于控制水泵2的进气,人机交互模块32为一块触摸屏,触摸屏可以直观方便的进行控制;所述电源模块31包括漏电开关311和变压器312,电源模块31为整个电路供电,通过人机交互模块32控制电磁阀35的开启、关闭以及延时控制。

所述集水井1埋入地下,水泵2放置在给集水井1内,进气管61一端连接在进气口213处,另一端与控制柜3内的电磁阀35连接,空压机4与电磁阀35之间利用总气管6连接,为水泵2提供气源,抽气管51一端穿过井盖至于井内,另一端与真空泵5连接,真空泵5将井内空气抽出。

为了使集水井1更好的密封,防止漏气,所述井盖11与集水井1接触的部分设置有密封圈12。井盖11上还设置有凸起的内螺纹接口13,用于连接抽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将集水井1设置成密封结构,并利用真空泵5不断将井内空气抽出,使井内形成负压,促进地下水快速汇入井内;再通过控制柜3控制水泵2排水,提高排水效率。

实施例2

为了使实现数据统一管理,如图3所示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控制柜上还设置有网络模块,网络模块与PLC控制模块连接,将接收到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上。

所述控制柜上还设置有定位模块和计数模块,定位模块和计数模块均与PLC控制模块连接,并通过网络模块将定位信息和计数信息发送到服务器上。定位模块负责采集控制柜的具体位置。

实施例3

为了实现多个水泵2的集中管理,如图2所示的,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所述控制柜3内设置分气排36,所述电磁阀35设置在分气排36的每个分气孔361处,分气排36的总气孔362连接总气管6的一端,总气管6的另一端与空压机4连接。由于分气排36上设置总开关和分开关,方便手动控制,而且可以将多个水泵2连接到分气孔261 上,实施统一管理和控制。

进一步的,在所述分气孔361处还设置有调压阀组件37,用于手动调节控制水泵2 的进气量,抽气管51处也设置调压阀组件37,用于手动控制真空泵5的抽气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