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置射水管的大直径管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788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预置射水管的大直径管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用桩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置射水管的大直径管桩。



背景技术:

管桩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一种装置,现在管桩一般为空心桩,直径一般在40-60cm,但在港口码头等水域,则需要大直径管桩作为桩基,效果更好,而大直径管桩多为现浇式的管桩不适合水域;一般的管桩在进行对接时,两桩对中落位需人力和辅助设施同时进行,对桩时间长,同轴度误差大,调整垂直度后,两端板平面中间易产生间隙,不是面接触承力,两端板施焊间隙过大,施焊难度高,焊接质量难以保证,施工效益低等费时费力的问题,操作起来也较为繁琐;在沉桩时多是采用一个或两个对称的射水管进行射水沉桩的操作,沉桩速度较慢,不能达到快速沉桩的目的,在进行射水管对接时,也需要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相当耗费工时;提供一种适合水域的,同时在管桩及射水管对接时方便快捷的大直径管桩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预置射水管的大直径管桩,其承载强度更高,可实现快速射水沉桩,管桩及射水管间对接时,方便快捷,同时保证气密性。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预置射水管的大直径管桩,包括:

桩身,其为圆柱状空心桩,所述桩身的外径为1.2m-1.6m;所述桩身外壁与内壁之间沿轴向设置多根钢筋,所述钢筋外围设置螺旋箍筋,所述钢筋之间至上而下相对交错设置多个筋板;所述筋板连接所述钢筋和螺旋箍筋;所述筋板的厚度较单根所述钢筋与螺旋箍筋的直径之和要大;所述桩身上端设置凹槽。

端板,其设置在所述桩身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端板上沿周向均匀设置多个槽孔,所述槽孔设置为4-12个;所述槽孔内设置定位销。

射水机构,其包括若干钢管、射水头、管接头、套筒、进水管;所述钢管设置在所述凹槽下端并与所述凹槽相通;所述射水头设置在所述钢管下端;所述钢管下端设置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外设置套管,所述管接头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并连接在所述钢管上端,所述套筒连接在所述管接头与进水管之间。

其中,所述管接头包括外接管和设置在所述外接管内部的内接管;所述外接管内壁为圆锥面,所述外接管外侧沿周边水平设置第一环状挡板,所述第一环状挡板的直径较所述套管的直径要大,所述第一环状挡板上设置第一密封垫圈;所述外接管和内接管下端均设置弹簧件;所述内接管设置为通孔,所述内接管上端设置与所述第一卡槽适配的可伸缩卡环;所述卡环贴合所述外接管内壁;所述内接管下端设置第二环状挡板,所述第二环状挡板上设置第二密封垫圈。

优选的是,所述槽孔包括大圆弧段、平行线段和小圆弧段,所述平行线段连接在所述大圆弧段和小圆弧段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销设置为哑铃状圆柱体,所述定位销两端与所述大圆弧段适配,所述定位销中间部分与所述平行线段适配。

优选的是,所述射水头为倒圆锥式射水头,所述射水头前端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开口以可开合的方式活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盖板与所述开口之间设置磁力吸附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套筒一端设置第二卡槽,所述套筒另一端设置螺纹口。

优选的是,所述端板上设置第三密封垫圈。

优选的是,还包括桩尖,所述桩尖为开口型桩尖。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管桩采用大直径1.2-1.6m的桩身,利用钢筋与所述螺旋箍筋间相对交错设置筋板的方式,增加桩身的抗压能力以及强度;通过在端板上设置槽孔,所述定位销设置在所述槽孔内,用定位销实现上下桩的定位对接;所述钢管在所述桩身内外壁间设置一圈作为射水管,使得射水沉桩效果更好,可实现快度沉桩的目的。

在进行管桩对接的同时,所述钢管也同时实现对接,所述管接头设置在所述钢管上端,所述第一卡槽设置在所述钢管下端,所述钢管的对接方式为所述管接头与第一卡槽的对接,所述钢管插入所述内接管至所述第二环状挡板,继续下压直至所述卡环进入所述第一卡槽,同时所述套管压至所述第一环状挡板,带动所述外接管继续下压至所述外接管内壁贴合挤压所述卡环为止,将所述卡环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槽内,实现所述钢管间快速对接,直接下沉管桩即可实现对接,无需人工干预,同时所述套管紧压在所述第一密封垫圈上,所述钢管紧压在所述第二密封垫圈上,防止射水时,水流出所述钢管外,起到密封作用,实现密封对接且对接方式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所述超高承载力大直径管桩的快速沉桩方法可实现快速沉桩,沉桩效率较普遍的射水沉桩法要提高80%之多。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置射水管的大直径管桩与射水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置射水管的大直径管桩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接头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槽孔与定位销适配时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槽孔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置射水管的大直径管桩,包括:

桩身100,其为圆柱状空心桩,所述桩身100的外径为1.2m-1.6m;所述桩身100外壁与内壁之间沿轴向设置多根钢筋101,所述钢筋101外围设置螺旋箍筋102,所述钢筋101之间至上而下相对交错设置多个筋板103;所述筋板103连接所述钢筋101和螺旋箍筋102;所述筋板103的厚度较单根所述钢筋101与螺旋箍筋102的直径之和要大;所述桩身100上端设置凹槽106。

端板200,其设置在所述桩身100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端板200上沿周向均匀设置多个槽孔201,所述槽孔201设置为4-12个;所述槽孔201内设置定位销202。

射水机构,其包括若干钢管104、射水头301、管接头400、套筒105、进水管302;所述钢管104设置在所述凹槽下端并与所述凹槽106相通;所述射水头301设置在所述钢管104下端;所述钢管104下端设置第一卡槽107;所述第一卡槽107外设置套管108,所述管接头400设置在所述凹槽106内并连接在所述钢管104上端,所述套筒105连接在所述管接头400与进水管302之间。

其中,所述管接头400包括外接管401和设置在所述外接管401内部的内接管402;所述外接管401内壁为圆锥面,所述外接管401外侧沿周边水平设置第一环状挡板403,所述第一环状挡板403的直径较所述套管108的直径要大,所述第一环状挡板403上设置第一密封垫圈;所述外接管401和内接管402下端均设置弹簧件404;所述内接管402设置为通孔,所述内接管402上端设置与所述第一卡槽106适配的可伸缩卡环405;所述卡环405贴合所述外接管401内壁;所述内接管402下端设置第二环状挡板406,所述第二环状挡板406上设置第二密封垫圈。

在上述方案中,管桩采用大直径1.2-1.6m的所述桩身100,利用钢筋101与所述螺旋箍筋102间相对交错设置筋板103的方式,增加所述桩身100的抗压能力以及强度;通过在端板200上设置槽孔201,所述定位销202设置在所述槽孔201内,用定位销202实现上下桩的定位对接;所述钢管104在所述桩身100内外壁间设置一圈作为射水管,使得射水沉桩效果更好,可实现快度沉桩的目的。

在进行管桩对接的同时,所述钢管104也同时实现对接,下方管桩的所述钢管104上端超出所述桩身1003-5cm,上方管桩所述钢管104下端距所述桩身100下端3-5cm,所述管接头400设置在所述钢管104上端,所述第一卡槽106设置在所述钢管104下端,所述钢管104的对接方式为所述管接头400与第一卡槽107的对接,所述钢管104插入所述内接管402至所述第二环状挡板406,继续下压直至所述卡环405进入所述第一卡槽107,同时所述套管108压至所述第一环状挡板403,带动所述外接管401继续下压至所述外接管401内壁贴合挤压所述卡环405为止,将所述卡环405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槽107内,实现所述钢管104间快速对接,直接下沉管桩即可实现对接,无需人工干预,同时所述套管108紧压在所述第一密封垫圈上,所述钢管104紧压在所述第二密封垫圈上,防止射水时,水流出所述钢管104外,起到密封作用,实现密封对接且对接方式方便快捷。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槽孔201包括大圆弧段203、平行线段204和小圆弧段205,所述平行线段204连接在所述大圆弧段203和小圆弧段205之间。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定位销202设置为哑铃状圆柱体,所述定位销202两端与所述大圆弧段203适配,所述定位销202中间部分与所述平行线段204适配。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定位销202设置在所述槽孔201内,所述定位销202的一端经所述大圆弧段203进入插入所述槽孔201,再使所述定位销202另一端进入上方对接桩的所述槽孔201的大圆弧段203,再将所述定位销202经所述平行线段移204至所述小圆弧段205,完成管桩的定位对接。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射水头301为倒圆锥式射水头,所述射水头301前端设置开口303,所述开口303处设置盖板304,所述盖板304与所述开口303以可开合的方式活动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高压水束经所述钢管充至所述射水头时,所述射水头301设置为倒圆锥式,水束从所述射水头较小的开口303冲出,使得水束的冲击力更大,从而增大了水束冲击沙土的能力,有利于沉桩的进行。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盖板304与所述开口303之间设置磁力吸附装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盖板304在高压射水时,很容易就被冲开,不会对射水压力造成影响;在射水停止时,所述磁力吸附装置使得所述盖板吸附在所述开口303处,防止沙土等进入所述钢管影响射水沉桩进程。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套筒105一端设置第二卡槽,所述套筒105另一端设置螺纹口。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套筒105一端设置第二卡槽,通过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卡环405的配合,使得套筒105一端与所述管接头400连接;所述套筒105另一端的螺纹口与所述进水管302端的螺纹配合,使得所述套筒将所述管接头400与所述进水管302连接在一起,实现通水。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端板200上设置第三密封垫圈。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管桩对接时,为了保证管桩之间的气密性,采用在端板200上设置第三密封垫圈的方法,对接的管桩之间通过相互挤压,使得第三密封垫圈紧密的压和在一起,保证了对接管桩之间的气密性。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桩尖500,所述桩尖500为开口型桩尖。

在上述方案中,安装桩尖500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断桩机率,增加桩施打时对土层的穿透能力,加了桩尖500后如在桩入土端加了一道约束,避免管桩直接承受合力作用,作用力通过桩尖中和后,相对均匀传到管桩上,避免管桩因局部应力过大而破坏;因需要配合射水沉桩法,故选用开口型桩尖。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