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路面排水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2245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路面排水设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设施,特别涉及一种公路路面排水设施。



背景技术:

目前,目前二级以上的公路,大部分都采用了圆形下水道疏散路面水源的设施,但现有的下水道盖子通常是封闭式的,且在路面雨水较多时,排水不及时,容易导致路面积水,直接影响着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养护起来比较麻烦,给养护工人带来极大不便,但现有的公路路面排水设施,由于雨季水量的不断增加,导致路面排水不及时,发生漫水现象,影响公共安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公路路面排水设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路面排水设施,通过在盖板中部设有滤水钢丝网,有效的避免在雨水较多的路面,排水不及时导致堵塞,且钢丝网的牢固性较强,通过在支撑槽左右两侧均设有滤网板,固定槽顶部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固定滤水板,有效的解决了传统下水道盖板的排水必须从盖板顶部流入排水道内的弊端,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公路路面排水设施,包括盖板和固定槽,所述盖板左右两端均设有滤水网,所述盖板底部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左右两侧均设有滤网板,所述固定槽顶部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固定滤水板,所述固定槽与固定滤水板顶部插接,所述固定槽底部与排水道固定连接,所述排水道底部与水槽连接,所述排水道与水槽连接处设有过滤网,所述水槽底部与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水槽右侧设有漫水漏口,所述漫水漏口与出水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中部设有滤水钢丝网。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槽底部设有塑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左右两端均通过紧固螺丝与固定槽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漫水漏口与出水管连接处设有杂质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公路路面排水设施,通过在盖板中部设有滤水钢丝网,有效的避免在雨水较多的路面,排水不及时导致堵塞,且钢丝网的牢固性较强。

2.本实用新型的公路路面排水设施,由于在支撑槽底部设有塑胶垫,有效避免路面上的行人和车轮胎在盖板上进行碾压时,支撑槽对固定槽造成挤压损坏。

3.本实用新型的公路路面排水设施,由于在漫水漏口与出水管连接处设有杂质过滤网,有效的避免在出水口对水槽内的水源排水不及时,水流从漫水漏口通过出水管流出,避免出现水源从盖板漫出现象。

4.本实用新型的公路路面排水设施,通过在支撑槽左右两侧均设有滤网板,固定槽顶部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固定滤水板,有效的解决了传统下水道盖板的排水必须从盖板顶部流入排水道内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路路面排水设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路路面排水设施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路路面排水设施的滤水钢丝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路路面排水设施的滤网板与固定滤水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盖板;2、支撑槽;3、滤水钢丝网;4、滤水网;5、固定槽;6、固定滤水板;7、排水道;8、过滤网;9、水槽;10、出水口;11、出水管;12、漫水漏口;13、紧固螺丝;14、塑胶垫;15、滤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公路路面排水设施,包括盖板1和固定槽5,所述盖板1左右两端均设有滤水网4,所述盖板1底部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支撑槽2,所述支撑槽2左右两侧均设有滤网板15,所述固定槽5顶部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固定滤水板6,所述固定槽·5与固定滤水板6顶部插接,所述固定槽5底部与排水道7固定连接,所述排水道7底部与水槽9连接,所述排水道7与水槽9连接处设有过滤网8,所述水槽9底部与出水口10固定连接,所述水槽9右侧设有漫水漏口12,所述漫水漏口12与出水管11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盖板1中部设有滤水钢丝网3。

其中,所述支撑槽2底部设有塑胶垫14。

其中,所述盖板1左右两端均通过紧固螺丝13与固定槽5顶部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漫水漏口12与出水管11连接处设有杂质过滤网。

工作原理:路面的集水从盖板1中部的滤水钢丝网3流入排水道7内,同时路面的水源从盖板1左右两端的滤水网4进行流入固定槽5内,在经过固定槽5顶部的固定滤水板6和盖板1底部的支撑槽2内的滤网板15流入排水道7内,当水槽9内的水排出不及的时候,多余的水源通过漫水漏口12进入出水管11流出,避免水源从盖板1回流到路面,造成积水现象,操作简单。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