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排水抗拔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8490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排水抗拔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抗拔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排水抗拔桩。



背景技术:

在现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当中,为了满足各种办公、住宿、娱乐的需要,楼房也是越盖越多,越盖越高,在兴建建筑物之前,在地基上打下建筑桩是目前常见的建筑施工方法,目前的建筑桩都是在较大的压力下竖直插入底面的,如同钉子钉入木头一样,靠四周泥土的挤压作用,只受到垂直方向的摩擦阻力,而没有水平方向的契合作用;尤其对于地基含水量较多的地基,桩体的稳定性更加难以保证,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更加稳定的预制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真空排水抗拔桩。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真空排水抗拔桩,其包括空心桩体,空心桩体的底部安装有锥尖,空心桩体的桩壁上开设有滤水通孔和外插杆安装孔,空心桩体的外插杆安装孔内滑动嵌装有外插杆,外插杆上设置有限位凸台,外插杆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该限位凸台相配合的凹槽;外插杆的限位凸台位于外插杆安装孔的内壁的凹槽中,外插杆的外端与空心桩体的外壁齐平,外插杆的内端伸入至空心桩体的内腔;

空心桩体的上口安装有上盖,上盖上密封设置有抽真空口和排水管路,排水管路伸入至空心桩体的底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使用时,向空心桩体内插入顶块,在顶块的作用下,使外插杆的外端插入地基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顶块为圆柱体,其底端为锥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空心桩体的桩壁上设置有外插杆安装孔,外插杆安装在外插杆安装孔中,所述外插杆倾斜设置在空心桩体的桩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排水抗拔桩具有外插杆,使用时,向空心桩体内插入顶块,在顶块的作用下,使外插杆的外端插入地基中,从而实现了桩体的水平方向的契合作用,增强了桩体的稳定性;此外,本实用新型结合真空排水功能,可以有效降低桩体周围地基的含水量,进一步加强地基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心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插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空心桩体配合上盖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插杆伸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视图。

其中:1为空心桩体,2为滤水通孔,3为外插杆,3-1为限位凸台,3-2为凹槽,4为上盖,5为抽真空口,6为排水管路,7为顶块,8为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排水抗拔桩,参见附图1和图2,包括空心桩体1,空心桩体1的底部安装锥尖,空心桩体1的桩壁上开设有滤水通孔2和外插杆安装孔,土体中的水可以透过滤水通孔2进入到空心桩体1内,空心桩体1的外插杆安装孔内滑动嵌装有外插杆3,外插杆3上设置有限位凸台3-1,外插杆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该限位凸台3-1相配合的凹槽3-2;外插杆的限位凸台3-1位于外插杆安装孔的内壁的凹槽3-2中,外插杆3的外端与空心桩体1的外壁齐平,外插杆3的内端伸入至空心桩体1的内腔。在本实施例中,空心桩体的内腔为圆形。

空心桩体的1上口安装有上盖4,上盖4通过螺纹与空心桩体1上口密封连接,上盖上密封设置有抽真空口5和排水管路6,排水管路6伸入至空心桩体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外插杆倾斜设置在空心桩体的桩壁上,具体为外插杆的内端低于其外端。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保证外插杆3处于未伸出空心桩体的状态,然后将空心桩体打入地基,达到预定深度后,装上上盖,将排水管路伸入至空心桩体的底部,并将排水管路连接设置外部的排水泵,抽真空口连接抽真空设备,利用抽真空设备使空心桩体1内形成负压,使地基中的水透过滤水通孔2进入到空心桩体1内,通过排水泵将空心桩体内的水排出,从而降低地基含水量,加强地基强度。

完成排水后,开启上盖,向空心桩体1内插入顶块7,通过顶杆8使顶块7下沉,顶块的外形与空心桩体的内腔相适应,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圆形,顶块的底端为锥形,顶块的直径略小于空心桩体1的内径,在顶块7的作用下,外插杆3向外伸出,使外插杆的外端插入地基中,通过外插杆增强空心桩体在地基之中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