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拱桥两岸的主锚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8899发布日期:2018-08-04 15:1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拱桥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拱桥两岸的主锚锭。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发展,在山区跨越山涧峡谷,江、河的桥梁众多。较多桥梁由于无法现浇、或者考虑施工工艺及成本等因素,而使用预制吊装的方法来完成桥梁主体结构的施工,特别是大跨度预制拱桥的拼装较为常见。

缆索吊系统是一种常用且较为成熟的桥梁构件吊装系统。目前缆索吊多为两端固定式,缆索需要固定在主锚锭上,以便对拱桥拼装时进行牵拉,主锚锭的结构尤为的重要,如果主锚锭没有固定或者位置没有安装恰当,容易造成作业时的安全事故,存在着不足,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拱桥两岸的主锚锭,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拱桥两岸的主锚锭,设计新颖,能够牢固的嵌入在中弱风化岩石中,确保锚锭的抗拔稳定性能,已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拱桥两岸的主锚锭,包括填埋于中弱风化岩层内的锚桩,锚桩的表面设置有提高锚桩与地基粘结力及承压能力的桩身砼,桩身砼为了充分发挥土抗力而采用一次性与锚桩连续浇筑成型,桩身砼与中弱风化岩层的坑壁接触部浇筑密实,锚桩的垂直部设置有防止钢索滑脱的钢轨,锚桩的侧边设置有连接缆索机构风缆的滑轮组,滑轮组包含有第一滑动轮槽、第二滑动轮槽,滑轮组通过锚环连接调节风缆伸缩的二扣调节滑车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桩身砼采用C35砼,锚桩表面的桩身砼的用量为50.4 立方米。

进一步,所述的锚桩的基底和侧壁的承载力大于0.3MPa。

进一步,所述的钢轨和锚桩底部的距离为45cm,钢轨采用38Kg/m钢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滑动轮槽、第二滑动轮槽的形状均为圆弧状。

进一步,所述的锚环的直径为32cm。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轨的一侧设置有起紧固作用的加强筋,加强筋的形状呈T形。

进一步,所述的锚桩的长度为70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能够牢固的嵌入在中弱风化岩石中,充分发挥土抗力的作用,安全性能优,提高锚桩与地基的粘结力和承受压力,并保证桩的抗拔稳定性,便于进行安装,设计新颖,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锚桩,110-中弱风化岩层,120-滑轮组,121-第一滑动轮槽,122-第二滑动轮槽,130-钢轨,140-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一种拱桥两岸的主锚锭,包括填埋于中弱风化岩层110 内的锚桩100,锚桩100的表面设置有提高锚桩100与地基粘结力及承压能力的桩身砼,桩身砼为了充分发挥土抗力而采用一次性与锚桩连续浇筑成型,桩身砼与中弱风化岩层110的坑壁接触部浇筑密实,锚桩100的垂直部设置有防止钢索滑脱的钢轨130,锚桩100的侧边设置有连接缆索机构风缆的滑轮组120,滑轮组120包含有第一滑动轮槽121、第二滑动轮槽122,滑轮组120 通过锚环140连接调节风缆伸缩的二扣调节滑车组。

另外,桩身砼采用C35砼,锚桩100表面的桩身砼的用量为50.4立方米。锚桩的基底和侧壁的承载力大于0.3MPa。钢轨130和锚桩100底部的距离为 45cm,钢轨130采用38Kg/m钢轨。第一滑动轮槽121、第二滑动轮槽122的形状均为圆弧状。锚环140的直径为32cm。钢轨130的一侧设置有起紧固作用的加强筋,加强筋的形状呈T形。锚桩100的长度为700cm。

锚桩应嵌入中(弱)风化岩层中,要求基底及侧壁承载力不小于0.3MPa(若基础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做设计修改);单个主锚碇C35 砼用量50.4立方米。

锚桩桩身砼必须一次性连续浇筑完毕;为了充分发挥土抗力的作用,砼与坑壁接触部分应充分浇筑密实,以提高锚桩与地基的粘结力和承压力,并保证桩的抗拔稳定性。

为防止钢索滑脱,在距锚底部45cm处预埋一根38Kg/m钢轨。

基坑开挖时,注意锚碇索拉力作用方向,承托板应位于前缘(靠河方向)。

拱座的施工方法为:

拱座基础采用明挖扩大基础,由于桥址处裂隙发育较丰富,设计禁止采用大型的爆破手段,以免扰动岩层自身的稳定。故采用小药量预裂爆破的方法进行开挖,辅以挖掘机进行开挖施工。并在基坑外侧设置截、沟,确保排水畅通,保证施工安全。基坑一侧修一条运输便道,运输土石方到弃土场。

基坑开挖前,对基坑平面位置和现在地面标高进行测量,报批后才进行开挖。为避免对自然景观较大的破坏,基坑开挖边坡不宜过缓,严格按图纸要求边坡0.3~0.5边坡施工,边挖边对边坡支护,确保边坡稳定安全。

1、基坑排水

基坑开挖前在基坑坡顶一侧设置截水沟。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底部布设排水沟,防止施工中下雨基坑积水长时间浸泡导致基底承载力降低。

2、基坑石方开挖

施工前清除坡顶危岩和开挖范围的地表植被,进行复测、放样,施做边坡外的截水沟,完成运输便道的施工。

石方采用明挖法施工,自上而下分层、分部开挖。

(1)石方开挖方法

开挖采用1.0m3反铲挖掘机和8台空压机施工,由自卸汽车将土石方由出渣通道运至弃土场。基坑开挖至离设计基底面30cm以内时,利用空压机机进行剩余岩层的开挖,配以风镐人工修整基底面齿坎和边坡。

(2)石方爆破方法

开挖中,遇到基岩强度高及机械开挖困难时,采用小药量预裂爆破的方法进行开挖,距基底1.0m范围内不得采用爆破的方法开挖,以确保基底岩层的完整性和强度。可采用如下爆破方案:

1)爆破方法: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台阶高度约为5m,采用中深孔爆破。

2)边坡的保护:爆破时预留缓冲层,采用预裂和光面爆破。

3)爆破技术设计:爆破技术参数按经验和规范要求进行选取,装药量最终由试验炮选取、调整、最终确定其合理药量。

(3)注意事项

1)拱座开挖时要严格按照拱座的结构尺寸及位置精确放样;

2)拱座开挖后应准确探明拱座底面以下是否有岩石裂隙或滑坡现象,发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协商解决;

3)拱座底面应为完整新鲜岩面,砼浇筑前应清洗干净,确保砼与基岩结合可靠。

拱座混凝土施工:

拱座砼施工的关键问题为: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止有害裂缝发生;预埋临时铰施工精度控制;采用科学合理的温控方案,合理分层布设冷却水管,可保证拱座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合理选择定位工艺和先进的测量定位手段保证预埋件的精度;选用精加工模板系统,优化砼配比,外观美观。

拱座混凝土为C30砼。混凝土搅拌站集中生产,溜槽入仓,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拱座砼工程量较大,且拱脚处预埋件位置安装精度要求高,拱脚斜面尺寸控制严格,采用分台阶、分节段施工。拱脚斜面模板采用钢模板拼接。

主拱肋施工方案总述:

大桥主拱为钢筋混凝土肋拱,肋拱施工采用现浇,因拱桥净空较高且跨度大,无法采用满堂支架施工。结合我公司已施工同类大桥的经验,采用在拱肋下拼装钢结构拱架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具体方法为:利用设在两岸的缆索吊装系统吊装钢拱架节段进行拼装,并调整标高,在拼装好的钢拱架铺设方木,安装模板,现浇拱肋。

索塔及塔架基础:

主塔设于桥台后,采用万能杆件拼成门式塔架,主塔高程由桥面高程和主索垂度控制,并保证一定的安全空间,以便拱上建筑的施工。塔架在现场散拼而成,万能杆件用30kN或50kN卷扬机吊运,拼装过程中设置防护网,确保高空作业安全。塔架拼装阶段和安装完成之后,还应根据塔架的高度和受力情况,在前后、左右的适当位置设置腰、顶缆风,并通过这些缆风调整塔架垂直度,并保证塔架的稳定性,塔架前后缆风用钢丝绳锚固于主地锚预埋环上,塔架侧缆风锚固于塔架两侧风缆地锚上。

塔架安装前认真对各种万能杆件节点板,缀片螺栓等进行检验,防止有损伤的杆件被用到塔架上,安装应严格按设计进行,螺栓要按设计数量上足上紧,塔架安装完成后,还要重新对塔架仔细检查一遍,漏上的螺栓要补上,未上紧的螺栓要上紧,并且在吊装过程中进行定期检查,完成后撤走临时风缆,并用永久缆风调整塔架垂直,缆风采用钢丝绳,与塔架地锚的连接要牢固可靠,以保证塔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索鞍内设置1个大滚轮直径为 400mm放置1道主缆Φ56钢丝绳,设置8个小滚轮,直径350mm,放置2道牵引索2道起重索,4道扣索。所有牵引索通过后锚倒向滑车进入后锚处卷扬机。所有起重索在塔底倒向后进入放置于岸上的卷扬机。索鞍与万能杆件横梁之间放置工字钢作分配梁和滑梁,工字钢与杆件焊接牢固,为防止索鞍倾覆,索鞍倒扣入工字钢,并在索塔两侧设置牵引钢丝绳至塔底卷扬机以便于调整索鞍位置。索鞍安装采用在塔顶设置简易扒杆,用5t卷扬机提升块件至塔顶后拼装而成。

主索采用2-1φ56mm钢丝绳,主索穿过放置于主塔顶上的索鞍,在塔顶上左右侧各设一组吊装索道。主索穿过放置于主塔架顶上的移动式索鞍并锚固于两岸地锚上,跨度为140m,垂度为10m(L/14),吊重能力150kN,起重系统由2台80KN卷扬机、卷扬机地锚、φ21.5mm钢丝绳和2个200KN跑车系统组成,牵引系统由φ24mm钢丝绳、2台80KN卷扬机和主索跑车组成。

缆索系统的架设安装:

缆索系统在索塔安装完成并调整好垂直度,塔架安装检查,通过之后开始架设。从一岸上主地锚开始,穿过两主塔顶架设临时的牵引索,牵引索采用φ19.5mm钢丝绳,用临时牵引索将承重索拖拉越过一主塔塔顶,再让承重索穿越跑车,同时安装牵引索和起重索,按规定将引索、起重索与跑车、下挂套绕,然后将承重索牵引过岸。越过两主塔塔顶再安装跑车系统,穿过对岸主塔塔顶并进入地锚。将承重索按规定的架设垂度收紧并锚固,牵引索及起重索安装好后进入卷扬机。一组主索架设安装完成后之后,再用这套主索来安装另一套主索。

缆索安装前,应严格检查其磨损、断丝情况,不满足使用标准的钢丝绳坚决不能使用,同时对索鞍、跑车、下挂、卷扬机等的安全性进行认真检查,保证其安全运行。钢丝绳末端的连接或锚固方法要正确,保证其牢固可靠。缆索系统安装完成后,应由专业质检人员严格检查各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主索、工作索的垂度要符合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能够牢固的嵌入在中弱风化岩石中,充分发挥土抗力的作用,安全性能优,提高锚桩与地基的粘结力和承受压力,并保证桩的抗拔稳定性,便于进行安装,设计新颖,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