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错分节式混凝土管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8888发布日期:2018-08-04 15:14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基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错分节式混凝土管桩。



背景技术:

混凝土基桩在基础建设中使用非常广泛,但是因为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地质条件,现有的混凝土基桩无法完全适应,特别是一些圆柱型混凝土基桩因为承载力不高而导致施工时爆桩,抗震、抗拉性能差,即使采用分节式焊接连接,也因为在施工时因为两桩之间应力过大而使得基桩裂开,即使基桩允许本体有一定范围的裂纹,但是对于特殊施工现场根本无法使用,实用性较差。为此,我们设计一种交错分节式混凝土管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交错分节式混凝土管桩,其结构简单,通过第一竖向钢筋、第二竖向钢筋的锥形交错端相应辊卡接在锥形端卡槽钢管内,使得上桩体与下桩体连接牢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交错分节式混凝土管桩,包括:上桩体、下桩体,所述上桩体的正下方设有桩径相同设置的下桩体,所述上桩体与下桩体内部设有均布的多组竖向钢管,所述上桩体与下桩体内的竖向钢管内分别间隙装配设置第一竖向钢筋、第二竖向钢筋,所述第一竖向钢筋、第二竖向钢筋外伸出上桩体、下桩体的一端为锥形交错端,所述锥形交错端设置在上桩体与下桩体之间,所述第一竖向钢筋的锥形底端正下方与下桩体的顶端设有相对应的锥形端卡槽钢管,所述第二竖向钢筋的锥形底端正下方与上桩体的底端设有相对应的锥形端卡槽钢管,所述上桩体的底端、下桩体的顶端分别设有用于固定第一竖向钢筋、第二竖向钢筋的上层套箍、下层套箍,所述上层套箍上的相邻竖向钢管之间通过横向钢筋焊接固定,且相对角位置的竖向钢管之间通过十字交叉钢筋交叉焊接固定,所述上桩体上的锥形端卡槽钢管焊接设置在横向钢筋上,所述下层套箍上的相邻锥形端卡槽钢管之间通过横向钢筋焊接固定,且相对角位置的锥形端卡槽钢管之间通过十字交叉钢筋交叉焊接固定,所述下桩体上的竖向钢管焊接设置在横向钢筋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竖向钢筋与第二竖向钢筋选用相同直径为Φ 8mm的圆钢材料。

优选的,所述横向钢筋与十字交叉钢筋选用相同直径为Φ6mm的圆钢材料。

优选的,所述锥形端卡槽钢管的深度与第一竖向钢筋、第二竖向钢筋外伸出上桩体、下桩体的长度相等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竖向钢筋、第二竖向钢筋与竖向钢管之间均填充设有水泥填充层。

优选的,所述上桩体与下桩体的桩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预留凹孔。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通过第一竖向钢筋、第二竖向钢筋的锥形交错端相应辊卡接在锥形端卡槽钢管内,使得上桩体与下桩体连接牢靠,减小了上下桩体受到应力的影响,减小了上下桩体爆桩的几率,增长了使用寿命;通过上层套箍、下层套箍上的横向钢筋、十字交叉钢筋起到增强连接强度的作用,同时减轻相互产生的应力,减小上桩体、下桩体接触端爆口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交错分节式混凝土管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交错分节式混凝土管桩的A-A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交错分节式混凝土管桩的锥端上倾斜钢管口封设塑料薄膜示意图。

其中,1-上桩体;2-下桩体;3-竖向钢管;4-第一竖向钢筋;5- 第二竖向钢筋;6-锥形端卡槽钢管;7-上层套箍;8-下层套箍;9- 横向钢筋;10-十字交叉钢筋;11-水泥填充层;12-预留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交错分节式混凝土管桩,包括:上桩体1、下桩体2,所述上桩体1的正下方设有桩径相同设置的下桩体2,所述上桩体1与下桩体2内部设有均布的多组竖向钢管3,所述上桩体1与下桩体2内的竖向钢管3内分别间隙装配设置第一竖向钢筋4、第二竖向钢筋5,所述第一竖向钢筋4、第二竖向钢筋5外伸出上桩体1、下桩体2的一端为锥形交错端,所述锥形交错端设置在上桩体1与下桩体2之间。

所述第一竖向钢筋4的锥形底端正下方与下桩体2的顶端设有相对应的锥形端卡槽钢管6,所述第二竖向钢筋5的锥形底端正下方与上桩体1的底端设有相对应的锥形端卡槽钢管6,所述上桩体1的底端、下桩体2的顶端分别设有用于固定第一竖向钢筋4、第二竖向钢筋5的上层套箍7、下层套箍8。

所述上层套箍7上的相邻竖向钢管3之间通过横向钢筋9焊接固定,且相对角位置的竖向钢管3之间通过十字交叉钢筋10交叉焊接固定,所述上桩体1上的锥形端卡槽钢管6焊接设置在横向钢筋9上,所述下层套箍8上的相邻锥形端卡槽钢管6之间通过横向钢筋9焊接固定,且相对角位置的锥形端卡槽钢管6之间通过十字交叉钢筋10 交叉焊接固定,所述下桩体2上的竖向钢管3焊接设置在横向钢筋9 上。

所述第一竖向钢筋4与第二竖向钢筋5选用相同直径为Φ8mm的圆钢材料,所述横向钢筋9与十字交叉钢筋10选用相同直径为Φ6mm 的圆钢材料。

所述锥形端卡槽钢管6的深度与第一竖向钢筋4、第二竖向钢筋 5外伸出上桩体1、下桩体2的长度相等设置,使得上桩体1与下桩体2在接触面位置处贴合紧密。

所述第一竖向钢筋4、第二竖向钢筋5与竖向钢管3之间均填充设有水泥填充层11,使得第一竖向钢筋4、第二竖向钢筋5在竖向钢管3内固定牢靠,减少对上桩体1、下桩体2产生的预应力。

所述上桩体1与下桩体2的桩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预留凹孔12,使得上桩体1与下桩体2打入地基内,位于上桩体1与下桩体2周边的地基面的泥土进入预留凹孔12内,使得上桩体1与下桩体2与地基固定牢靠,增强桩体与地基之间的平衡力。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上桩体1与下桩体2之间的第一竖向钢筋4、第二竖向钢筋5为交错设置,使得第一竖向钢筋4向下插设在下桩体2上的锥形端卡槽钢管6内,第二竖向钢筋5向上插设在上桩体1上的锥形端卡槽钢管6内,使得上桩体1与下桩体2之间错位连接紧密,减小了上下桩体受到应力的影响,减小了上下桩体爆桩的几率,增长了使用寿命;此外在上桩体1与下桩体2的贴合面位置处设置上层套箍7、下层套箍8,上层套箍7通过横向钢筋9、十字交叉钢筋10固定焊接连接上桩体1内的竖向钢管3、锥形端卡槽钢管6,下层套箍8通过横向钢筋9、十字交叉钢筋10固定焊接连接下桩体2 内的竖向钢管3、锥形端卡槽钢管6,使得第一竖向钢筋4在与第二竖向钢筋5交错连接上桩体1、下桩体2时,横向钢筋9、十字交叉钢筋10起到增强连接强度的作用,同时减轻相互产生的应力,减小上桩体1、下桩体2接触端爆口的现象。采用本技术方案,其结构简单,通过第一竖向钢筋、第二竖向钢筋的锥形交错端相应辊卡接在锥形端卡槽钢管内,使得上桩体与下桩体连接牢靠,减小了上下桩体受到应力的影响,减小了上下桩体爆桩的几率,增长了使用寿命;通过上层套箍、下层套箍上的横向钢筋、十字交叉钢筋起到增强连接强度的作用,同时减轻相互产生的应力,减小上桩体、下桩体接触端爆口的现象。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