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碎岩体边坡的防护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6789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破碎岩体边坡的防护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防护加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破碎岩体边坡的防护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量铁路、公路、水利、矿山、城镇等设施的修建,特别是在丘陵和山区建设中,人类工程活动中开挖和堆填的边坡数量越来越多,高度越来越大,同时边坡在演变过程中也将发生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变形与破坏,如滑坡和崩塌等。边坡稳定和防护加固问题也备受国内外专家的关注。

专利公告号为CN204401636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加固式边坡支护系统,包括支护网、锚杆和挡土墙,所述支护网通过锚杆固定于边坡土体,所述挡土墙设置于支护网下方,所述锚杆包括空心圆柱体形的杆体,所述杆体内设有能够伸出杆体外的刺状支杆;通过支护网对破碎岩体进行防护加固,防止破碎岩石滚落砸伤行人,通过将锚杆插入坡体中对支护网进行固定,锚杆插入坡体后,刺状支杆伸出杆体插入坡体中,提高锚杆与土体的连接强度,保证支护网固定的稳定性。

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在土质硬度较大的岩体坡边,刺状支杆很难插入岩体,不仅工作强度大,也很难提高锚杆与坡体的连接强度,无法保证支护网固定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破碎岩体边坡的防护加固结构,通过倒钩板与岩层抵接,提高锚杆与坡体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支护网固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破碎岩体边坡的防护加固结构,包括空心的锚杆和支护网,所述锚杆内设置有能够伸出锚杆外的支杆,所述支护网上喷洒有混凝土防护层,所述锚杆外侧上设置有一端与其沿锚杆长度方向转动连接的倒钩板,所述倒钩板另一端能够向外张开且支杆伸出锚杆时与倒钩板内侧抵触,所述支杆配设有驱动其伸出锚杆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锚杆插入坡体时,在坡体上使用钻孔设备钻孔后,将锚杆插入坡体中,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支杆向外伸出时将锚杆向外推开,倒钩板上端与不规则的岩层抵接,增加锚杆与坡体的连接强度,防止锚杆与坡体脱落导致支护网滑落;混凝土防护层凝结后加强支护网与坡体的连接强度。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锚杆中并能够沿轴向滑动的压杆,所述压杆尾端伸出锚杆,所述压杆外侧上设置有由尾端向前端倾斜向下的斜面,所述支杆与锚杆内侧垂直且与其沿径向滑动连接,所述支杆端部带有与斜面配合的固定块,所述压杆上设置有支杆位于锚杆内时将压杆与锚杆固定的可拆卸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压压杆时,驱动支杆向外滑动伸出锚杆,从而驱动倒钩板向外张开与岩层抵接,方便快捷;通过固定件固定压杆,防止锚杆运输和插入坡体的过程中压杆下滑。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螺纹销,所述压杆上设置有与螺纹销配合的螺纹孔,所述锚杆上设置有支杆位于锚杆内时供螺纹销插入且与螺纹孔对应的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杆运输过程通过螺纹销与螺纹孔配合固定压杆,需要使用锚杆时,取下螺纹销即可,方便快捷。

优选的,所述压杆直径比锚杆内径小,所述锚杆尾端的侧部设置有灌浆口,所述锚杆前端设置有钻头,所述钻头预留有浆液出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倒钩板与岩层抵接后,可通过灌浆口向锚杆内灌入混凝土浆料,混凝土浆料将压杆以及倒钩板固定,同时混凝土浆料通过浆液出口填满锚杆与坡体之间的间隙,增加锚杆与坡体的连接强度,防止锚杆与坡体脱离。

优选的,所述锚杆尾端上套设有与其沿轴向滑动连接的垫板,所述垫板远离坡体的一侧设置有与锚杆螺纹连接的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垫板增加锚杆与支护网的接触面积,加大对支护网的固定;通过拧紧螺母将锚杆与支护网固定,同时加强锚杆与坡体的连接强度。

优选的,所述倒钩板沿轴向交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锚杆与岩层的连接强度。

优选的,所述锚杆外侧套设有与其沿轴向滑动连接的套环,所述倒钩板位于套环与锚杆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运输过程中倒钩板向外张开,同时防止运输或存储对倒钩板产生损坏。

优选的,所述锚杆长度为6~12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锚杆与岩层的连接强度足够的同时,节约材料,减少施工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锚杆插入岩层后,通过倒钩板与岩层抵触防止锚杆与岩层脱离,加强锚杆与岩层的连接强度,从而加强支护网与边坡的连接强度;

2、通过压杆驱动支杆伸出锚杆,从而使倒钩板向外张开与岩层抵触,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3、通过向锚杆中灌入混凝土浆料,混凝土浆料凝固后加强锚杆与岩层的连接强度,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倒钩板、支杆与锚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坡体;2、支护网;3、锚杆;4、混凝土防护层;5、垫板;6、螺母;7、倒钩板;8、支杆;9、驱动机构;10、压杆;11、斜面;12、固定块;13、套环;14、螺纹销;15、螺纹孔;16、灌浆口;17、钻头;18、浆液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坡体1上的支护网2,支护网2结点处设置有将其与坡体1固定的长度为6~12m的锚杆3,支护网2上喷洒有混凝土防护层4,通过锚杆3将支护网2固定,防止碎石滚落,通过混凝土防护层4将破碎岩石固定在坡体1上,同时防止支护网2滑落。

锚杆3尾端上套设有与其沿轴向滑动连接的垫板5,垫板5远离坡体1的一侧设置有与锚杆3螺纹连接的螺母6;通过垫板5增加锚杆3与支护网2的接触面积,加大对支护网2的固定;通过拧紧螺母6将锚杆3与支护网2固定,同时加强锚杆3与坡体1的连接强度。

如图2和图3所示,锚杆3外侧上设置有下端与其沿锚杆3长度方向转动连接的倒钩板7,倒钩板7沿轴向交错设置,锚杆3内设置有能够伸出锚杆3外的支杆8,支杆8与锚杆3内侧垂直且与其沿径向滑动连接,倒钩板7另一端能向外张开且支杆3伸出锚杆3时与倒钩板7内侧抵触;将锚杆3插入坡体1时,在坡体1上使用钻孔设备钻孔后,将锚杆3插入坡体1中,将支杆8向外伸出时将锚杆3向外推开,倒钩板7上端与不规则的岩层抵接,增加锚杆3与坡体1的连接强度,防止锚杆3与坡体1脱落导致支护网2滑落。

支杆8配设有驱动其伸出锚杆3的驱动机构9,驱动机构9包括设置在锚杆3中并能够沿轴向滑动的压杆10,压杆10尾端伸出锚杆3,压杆10外侧上设置有由尾端向前端倾斜向下的斜面11,支杆8端部带有与斜面11配合的固定块12;下压压杆10时,驱动支杆8向外滑动伸出锚杆3,从而驱动倒钩板7向外张开与岩层抵接。

压杆10上设置有支杆8位于锚杆3内时将压杆10与锚杆3固定的可拆卸的固定件;通过固定件固定压杆10,防止锚杆3运输和插入坡体1的过程中压杆10下滑。

锚杆3外侧套设有与其沿轴向滑动连接的套环13,倒钩板7位于套环13与锚杆3之间,通过螺钉将套环13与锚杆3固定;防止运输过程中倒钩板7向外张开,同时防止运输或存储对倒钩板7产生损坏。

固定件为螺纹销14,压杆10上设置有与螺纹销14配合的螺纹孔15,锚杆3上设置有支杆8位于锚杆3内时供螺纹销14插入且与螺纹孔15对应的插孔(图中未示出);通过螺纹销14与螺纹孔15配合固定压杆10。

压杆10直径比锚杆3内径小,锚杆3尾端设置有灌浆口16,锚杆3前端设置有钻头17,钻头17预留有浆液出孔18;将倒钩板7与岩层抵接后,可通过灌浆口16向锚杆3内灌入混凝土浆料,混凝土浆料将压杆10以及倒钩板7固定,同时混凝土浆料通过浆液出孔18填满锚杆3与坡体1之间的间隙,增加锚杆3与坡体1的连接强度,防止锚杆3与坡体1脱离。

具体工作过程:在坡体1表面铺上支护网2后,取出套环13后,在支护网2结点处插入锚杆3,拧紧螺母6,将锚杆3和支护网2与坡体1固定后,取下螺纹销14,将压杆10下压,驱动支杆8向外滑动从而带动倒钩板7向外张开,倒钩板7上端与岩层抵接后,通过灌浆口16向锚杆3内灌入混凝土浆料,混凝土浆料将压杆10以及倒钩板7固定,同时混凝土浆料通过浆液出孔18填满锚杆3与坡体1之间的间隙,增加锚杆3与坡体1的连接强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