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高效多功能混凝土坡面砌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1529发布日期:2018-06-28 03:1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跨度高效多功能混凝土坡面砌筑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渠道砌筑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跨度高效多功能混凝土坡面砌筑机。



背景技术:

我国开工建设的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渠道过水断面大部分为明渠工程,其表面采用现浇混凝土,无论时东线还是中线,渠坡砌筑工程量十分巨大。为保证坡面混凝土砌筑施工质量和工期需要,各施工单位只有采用机械化施工。砌筑机,又名衬砌机,是一般用于水利建设中,河道、渠道护坡水泥浇筑用的机械。在施工时,首先按照设计要求将河道或渠道护坡进行刷平,后用沙铺垫,最后用砌筑机根据设计要求高度,将水泥砂浆均匀铺在突工布上,经过放料和磨平完成砌筑。

现检索到一篇公开号为CN20151277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名称为大跨度高效多功能混凝土坡面砌筑机,包括主桁架、设置在主桁架两端的行走机构、主受料斗、主皮带机、设置在上卸料车和下卸料车上的输料系统、设置在下卸料车上的成型系统,主桁架的下端设置有齿条轨道,设置在下卸料车上的行走传动齿轮和主桁架上的齿条轨道相啮合。

该方案中主桁架通过行走机构在轨道上运行,在实际使用中,行走机构包括滑轮组,控制滑轮组沿轨道行走,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轨道上容易溅落有沙子、石块及其他杂物,使得增大对滑轮组的摩擦阻力,甚至可能对滑轮组造成磨损以及阻碍滑轮组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跨度高效多功能混凝土坡面砌筑机,达到减小沙子和石头等杂物对行走机构的滑轮组的阻碍及磨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大跨度高效多功能混凝土坡面砌筑机,包括主桁架和设置在所述主桁架两端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沿设于地面的轨道移动,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沿所述轨道滑移的滑轮组,所述滑轮组沿所述轨道长度方向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刮板,所述刮板朝向所述轨道倾斜设置且远离所述滑轮组的端部抵触在所述轨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砌筑机时,滑轮组沿轨道滑移,刮板位于滑轮组移动前方,刮板朝向轨道倾斜设置,使得刮板在向前移动时,刮板对落在轨道上的石头、沙子或其他杂物进行清理,进而减小滑轮组移动时的摩擦阻力,且滑轮组前后两端均设有刮板,使得滑轮组前后移动或向后移动均可清理杂物,达到了减小沙子和石头等杂物对行走机构的滑轮组的阻碍及磨损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刮板远离所述滑轮组的端部设有平行所述轨道的铲板,所述铲板抵触所述轨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板远离滑轮组的端部设有平行轨道的铲板,滑轮组滑移时,通过铲板清除杂物,相比于刮板增大了轨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清除效果。

优选的,所述铲板远离所述刮板的端部朝向所述轨道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铲板远离刮板的端部朝向轨道倾斜设置,相比与垂直平面,提高了清除杂物的效果,能更好地推动清理位于轨道上的杂物,对于一些粘连在轨道上的杂物也有较好的清除效果,进而更好地减小对滑轮组的摩擦阻力及摩擦损耗。

优选的,所述铲板朝向所述轨道的下表面设有耐磨的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铲板朝向轨道的下表面设有耐磨的橡胶垫,相比于铲板下表面直接与轨道接触摩擦,有效减小了在移动的过程对轨道和铲板之间的相互摩擦损耗。

优选的,所述刮板上设有毛刷,所述毛刷下端抵触所述轨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板及铲板在清楚轨道上的杂物时,针对大型杂物清除效果更好,但是轨道中依然容易残留沙子等细小杂物,毛刷移动前清扫细小杂物,进一步提高清除效果,进一步减小对滑轮组的摩擦阻力和摩擦损耗。

优选的,所述毛刷上端转动连接有套环,所述滑轮组上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设有“L”形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毛刷上端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轮组移动时,位于移动方向前方的铲板及毛刷清除位于轨道上的杂物,位于移动方向后方的毛刷反而有可能将细小杂物清扫在滑轮组上,套环和限位板的设置,使得可以将后方的毛刷上拉通过套环悬挂在限位板处,进而有效避免后方的毛刷将杂物清扫到滑轮组上,进而保证减小滑轮组的摩擦阻力和摩擦损耗。

优选的,所述刮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滑轮组端部,所述铲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刮板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板转动连接于滑轮组端部,铲板转动连接于刮板端部,使得在使用时可以依据需要调节倾斜角度,使清除杂物效果达到较佳,进而使得减小对滑轮组的摩擦阻力和摩擦损耗达到更小。

优选的,所述滑轮组外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横跨所述轨道两侧,所述刮板设于所述防护罩沿所述轨道的前后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的作用在于,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的灰尘及其他杂物落在滑轮组上,进而增大了滑轮组的摩擦阻力,甚至对滑轮组带来摩擦损耗或阻碍滑轮组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刮板对落在轨道上的石头、沙子或其他杂物进行清理,进而减小滑轮组移动时的摩擦阻力,且滑轮组前后两端均设有刮板,使得滑轮组前后移动或向后移动均可清理杂物,达到了减小沙子和石头等杂物对行走机构的滑轮组的阻碍及磨损的目的;

二、铲板远离刮板的端部朝向轨道倾斜设置,相比与垂直平面,提高了清除杂物的效果,能更好地推动清理位于轨道上的杂物,对于一些粘连在轨道上的杂物也有较好的清除效果,进而更好地减小对滑轮组的摩擦阻力及摩擦损耗;

三、,铲板朝向轨道的下表面设有耐磨的橡胶垫,相比于铲板下表面直接与轨道接触摩擦,有效减小了在移动的过程对轨道和铲板之间的相互摩擦损耗;

四、刮板及铲板在清楚轨道上的杂物时,针对大型杂物清除效果更好,但是轨道中依然容易残留沙子等细小杂物,毛刷移动前清扫细小杂物,进一步提高清除效果,进一步减小对滑轮组的摩擦阻力和摩擦损耗;

五、防护罩的作用在于,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的灰尘及其他杂物落在滑轮组上,进而增大了滑轮组的摩擦阻力,甚至对滑轮组带来摩擦损耗或阻碍滑轮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主桁架;2、轨道;3、滑轮组;4、防护罩;5、刮板;6、铲板;7、毛刷;71、套环;8、支撑板;9、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大跨度高效多功能混凝土坡面砌筑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主桁架1,主桁架1上设置有砌筑机主体,通过主桁架1及砌筑机主体进行坡面砌筑。在主桁架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沿铺设于地面的轨道2行走。行走机构沿轨道2行走,实现下料及下料后的磨平,实现坡面的砌筑。

行走机构包括沿轨道2滑移的滑轮组3,在主桁架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两组滑轮组3,滑轮组3便于主桁架1沿轨道2滑移。在滑轮组3外,设有防护罩4,防护罩4横跨轨道2两侧。防护罩4的作用在于,隔挡防止灰尘及杂物落在滑轮组3上。

防护罩4沿轨道2长度方向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刮板5,刮板5朝向轨道2倾斜设置。刮板5背离防护罩4的端部,设有平行轨道2的铲板6。铲板6背离刮板5的端部,朝向轨道2倾斜设置。滑轮组3沿轨道2行走时,铲板6先向前移动,将轨道2上的石头和沙子等杂物进行清理,减小对滑轮组3的摩擦,使滑轮组3移动更方便。铲板6与轨道2接触的下端面,设有耐磨的橡胶垫(图中未显示),减小铲板6的轨道2的相互磨损。

在刮板5上,活动设置有垂直轨道2的毛刷7,毛刷7端部抵触在轨道2上。滑轮组3沿轨道2移动时,铲板6主要清除石头及堆积的沙子,毛刷7将残留的沙子进行进一步地清扫,进一步减小对滑轮组3的摩擦。在防护罩4上端面的端部,设有支撑板8。支撑板8上端设有“L”形的限位板9,在毛刷7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套环71。当滑轮组3向前移动时,位于后方的毛刷7上拉向上移动收起悬挂在限位板9处。

在其他实施例中,刮板5也可转动连接于防护罩4端部,铲板6转动连接与刮板5端部,使得在使用时可以依据需要调节倾斜角度,使清除杂物效果达到较佳,进而使得减小对滑轮组3的摩擦阻力和摩擦损耗达到更小。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主桁架1及砌筑机主体进行进料、下料以及磨平,通过行走机构沿轨道2移动,当滑轮组3移动时,移动方向前方的铲板6将轨道2上的沙子及杂物进行清除,残留的部分沙子或其他细小杂物,由毛刷7进一步地清扫,减小对滑轮组3的摩擦阻力及磨损,位于移动方向后方的毛刷7,可上拉收起悬挂在限位板9处。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