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笼及格构柱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0830阅读:3332来源:国知局
钢筋笼及格构柱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测量定位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钢筋笼和格构柱定位的装置。



背景技术:

鉴于盖挖逆作法在城市地下结构施工中的诸多优越性,该施工方法已成为地下结构领域的主要施工方法,并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在交通繁忙的城市中心地区修建地铁车站的一种有效方法。盖挖逆作法对工程周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有较为理想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和较短的路面敞口作业时间,能够有效控制围护结构及周边土层的变形。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近年来,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的地铁车站,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技术难题,其中钢筋笼及格构柱的定位及精度控制成为一项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工作,也是盖挖逆作法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目前有诸多定位的方法,但大多方法即笨重,又很难达到精度要求,且不能同时完成即定位钢筋笼,又定位格构柱。例如中国专利CN 106978904 A 所公开的一种格构柱定位导向装置,就只能定位格构柱,不能定位钢筋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精确定位钢筋笼及格构柱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筋笼及格构柱定位装置,包括六面体形状的主体和格构柱定位结构,主体中央有一个垂直的孔,主体机构上安装格构柱定位结构和钢筋笼定位器,钢筋笼定位器通过定位滑槽固定。

钢筋笼定位器有3-6个,其前端是圆弧形结构,后端是垂直的圆弧的连杆,定位滑槽均布在主体的孔的外圆周上,并沿径向布置。

格构柱定位结构由格构柱定位杆和行程调节器组成,格构柱定位杆侧面连接两根平行的调节杆,调节杆套装在行程调节器上,行程调节器安装在主体上。

四根格构柱定位杆围成一个矩形,共有两组,每组对应8个行程调节器,一组安装在主体顶部,一组安装在主体底部。

顶部和底部的两跟相互平行的定位杆之间通过定位杆连接。

主体是一个外形为六面体的中空框架结构,顶部是一块中央开孔的矩形板,底部是矩形框架结构,矩形框架和矩形板之间通过立柱连接。

主体1由左右两个对称的结构拼接而成,矩形板7和矩形框架均是左右对称的拼接结构。

主体通过底部安装的滚轮架设在两根导轨上。

主体前后两侧安装有手推柄。

导轨上配置可取下的锁片,用于限制滚轮的位置。

锁片做成马凳形骑跨于导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采用双“C”字型主体结构。两个C型主体1的结构组成了一个外方内圆的主体骨架,通过行程调节器的进给量来调节钢筋笼定位器和格构柱定位杆的位置,从而达到准确定位钢筋笼和格构柱下放过程中的位置目的。同一装置上,既能完成圆形钢筋笼的定位,又能完成方形格构柱的定位,并且定位精度能达到1-2mm。装置简洁,轻巧,灵活,并能重复多次使用,甚至一个装置能在多个施工点使用,使用完毕后拆解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整个钢筋笼和格构柱的下放及下放之后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减少其他辅助设施使用,例如:1、钢筋笼下放至孔口位置时,需要进行固定,然后将格构柱吊至钢筋笼内,将格构柱与钢筋笼焊接在一起,再下放格构柱。在没有使用此装置的施工中需要搭架子,用型钢将钢筋笼固定。而用了此装置,不再需要另搭架子,钢筋笼将始终不会偏移其中心位置。2、而格构柱下放到位,需要焊接格构柱顶板等装置时,而不再需要用其他设置来托住并固定格构柱,只需要在格构柱上焊上几根型钢,直接放置在此装置顶面上,就能起到托起格构柱的作用,同时格构柱依然处于定位状态。3、使用此装置后,在钢筋笼和格构柱的整个下放过程中,不需随时再用经纬仪或靠尺进行检测,也能保证钢筋笼和格构柱的位置始终在设计位置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钢筋笼定位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格构柱定位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主体1是一个外形为六面体的中空框架结构,由两块对称的结构拼接而成,两侧各有一个手推柄11,主体1顶部是一块中央开孔的矩形板7,矩形板7也是由左右对称的两块板拼成,底部是由两个半开的框架组成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和矩形板7之间通过立柱连接。主体1底部安装有滚轮8,主体1通过滚轮8架设在两根导轨2上。主体1上安装有两套格构柱定位结构和一套钢筋笼定位器5。每套格构柱定位结构由4根格构柱定位杆4和8个行程调节器9组成,格构柱定位杆4侧面安装两根平行的调节杆3,调节杆3端部铰装在安装套中,自由端有螺纹,调节杆3的自由端套装在行程调节器9上,通过螺纹和行程调节器9的螺母配合。一套格构柱定位结构的8个行程调节器9安装在矩形板7表面的四个边角上,另一套格构柱定位结构的8个行程调节器9安装在底部的四根横梁上,4根格构柱定位杆4可以构成一个矩形,并且通过调节杆3在行程调节器9上的安装位置可以控制矩形的位置和大小。定位杆4-1用于连接上下两根格构柱定位杆4。

钢筋笼定位器5有3-6个,本是实施例中优选为四个,其前端是四分之一圆弧形结构,后端是垂直于圆弧的连杆,主体1上矩形板7的四边分别安装一个定位滑槽10,定位滑槽10沿矩形板7中央空的径向布置,钢筋笼定位器5的连杆安装在定位滑槽10中,可以通过螺栓调整连杆的安装位置。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在吊放钢筋笼12之前,把孔位附近地面清理干净,并平整夯实。

2、把导轨2放置以地面,测量员进行垂直及水平方向的测量放线,定位,使导轨2以桩孔中心为基准点,调整导轨2水平、居中,并用地脚螺栓固定。

3、把两个定位装置的主体1分别从两端推入导轨2,然后把两个定位装置主体1向中靠拢拼接,并用锁片6锁上,锁片做成马凳形骑跨于导轨2上,防止主体1滑动。

4、装上钢筋笼校定位器5,每个装置放四个钢筋笼定位器5,每个钢筋笼定位器5是可以沿定位滑槽10前后滑动,在下放钢筋笼12之前,钢筋笼定位器5可以后置,即远离钢筋笼12。当钢筋笼12下放进入到主体1孔口100-200mm时,将各钢筋笼定位器5向前移,靠近钢筋笼12,当四个钢筋笼定位器5连接靠拢后即组合成一个整圆时,用螺栓把四个钢筋笼定位器5连接成整体,此时钢筋笼定位器5不会再在槽口1)内前后滑移,此时钢筋笼定位器5组成的整圆内径比钢筋笼12外径大2-5mm。钢筋笼12已被定位于正中,可以缓缓下放,直至到位。钢筋笼定位器5是根据施工方的钢筋笼12规格尺寸及下放到孔中的位置精度要求来加工制作,精度可达到1-2mm。

5、当钢筋笼12下放到位,并做好其他辅助施工后,准备下放格构柱13。在下放格构柱13之前,把格构柱定位杆4、调节杆3和行程调节器9安装到主体1上。其中竖向(即与格构柱平行)的定位杆4-1暂时不装上。调节杆3能前、后进给,以调节格构柱定位杆4的位置,从而达到定位格构柱13的目的。因为格构柱13要与钢筋笼12焊在一起,在钢筋笼12没有完全进入地面之前,就要进行两者间的焊接,调节杆3及平行于地面的格构柱定位杆4已装上,但通过调节杆3往后退给,可以使定位杆4远离格构柱13,形成上、下两个比较大的方框。当钢筋笼12全进入地面以后,筋笼定位器5已经完成了其定位任务(可以折除,也可以不折除,不影响后绪工作),此时需要对格构柱12进行定位,从而保证钢筋笼12及格构柱13居于孔中心位置。这时,需把垂直于地面的定位杆4-1装上,然后调节杆3,使其带动定位杆4向前进给。即向格构柱13靠拢。进给过程中注意测量,每个行程调节器的进给量要相同。当上、下各四根格构柱定位杆4组成的矩形内边尺寸达到格构柱13位置精度控制范围内时,停止行程调节器的进给,此时,格构柱13已被定位在设计位置范围内,可以缓缓下放格构柱13了。因为格构柱上每一圈缀板间有是有间距的,相邻两圈缀板的净间距一般会在300±5mm范围内,格构柱定位杆4和定位杆4-1,实际上已经组成了一个立方柱体,这个柱体高由定位装置主体1的高度决定,一般会在600-1100mm范围内。所以在格构柱13的整个下放过程中,其始终在这个立方柱体的控制范围内,完全保证了格构柱13位置始终在设计控制范围内,从而实现了格构柱的定位。

取下锁片6,将主体1从两侧拉开分离完成拆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