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载体溶液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0806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微生物载体溶液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建工程技术,尤其是一种微生物载体溶液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软土大部分分布在沿海地带,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在软土这一特殊土层上进行基础建设或者进行地下工程的施工也变得日益频繁起来。软土地基具有低透水性、高压缩性以及低强度的特点,所以要想在这样的地基土上进行基础建设,必须对地基土进行加固,由于桩基础适用于中高层及大型厂房,故沿海一带的地基加固中,使用桩基础进行加固的工程也比比皆,但是水泥土搅拌桩桩身强度不足。

微生物加固地基土的时候,为了保证微生物在其最适宜温度下,保证微生物新陈代谢的高效性,需要在其反应时给予一定的加温措施,微生物加固有加固原理简单,反应速率可控,环境友好等特点,但是加固后的土体仍有一定的透水性,在防渗方面仍有待提高,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经过微生物加固后的土体,强度均匀性不好,先接触菌液的地方强度较高,生成的碳酸钙含量较多,但是后接触菌液的土体,强度较低,生成的碳酸钙的含量也较少。

水泥土搅拌桩是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是一种将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利用搅拌桩机将水泥喷入土体并充分搅拌,使水泥与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的工地工程机械设备。但是搅拌桩由于压缩模量较小,其传递荷载的能力较小,故在荷载作用下,大部分水泥土搅拌桩的荷载都只留在了桩身上部,这样,在较小的摩擦力作用下,桩侧摩阻力达到了极限并发生了破坏,因此水泥土搅拌桩桩身强度以及承载力比一般的刚性桩承载力小。

目前的微生物载体溶液制备容器构造及制备方法都比较复杂,操作不方便,制备效率低,成本高,影响微生物水泥土桩的制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生物载体溶液搅拌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微生物载体溶液搅拌装置,包括一筒体,筒体上部设置有一端盖,端盖中心设置有一根延伸至筒体内的注水管,注水管末端设置有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搅拌刀具,筒体内水平设置有升降隔板,所述升降隔板与多个能自由穿过端盖的竖杆相连,竖杆的上端固定在提手上,端盖下部的筒体侧面上设置有与菌液及培养液容器连通的连接管。

所述升降隔板为圆盘状,且升降隔板的直径与筒体内径相等,升降隔板与筒体内壁为过渡配合,升降隔板能够在筒体内自由上下滑动。

所述筒体为圆筒。

所述提手包括一圆盘,圆盘底部与竖杆上端固定连接,圆盘上表面上设置有一把手。

所述搅拌刀具安装在注水管上,由筒体外部的电机驱动。

使用时,将硫铝酸钙粉末和粉煤灰以重量比4:1的比例配合,放入微生物载体溶液容器内的升降隔板上,然后通过提手提升升降隔板,由搅拌刀具转动搅拌使硫铝酸钙粉末和粉煤灰均匀混合;在30℃高温下处理18h并经过以8000rpm,4℃条件下离心10min得到处理后的微生物孢子溶液;将制取的微生物孢子溶液的下层悬浊液由注水管通入混合均匀的硫铝酸钙粉末和粉煤灰中形成混合液;再通过提手把升降隔板放下,使混合液静置凝结;再通过提手把升降隔板提起,将静置凝结的粉煤灰及硫铝酸钙碾成粉末,加入与粉末等体积水配置成浆液;将浆液由连接管灌注到菌液及培养液容器中,辅助完成微生物水泥土桩的注浆制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0.筒体,11.端盖,12.注水管,13.搅拌刀具,14.升降隔板,15.竖杆,16.提手,17.圆盘,18.把手,19.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2所示,微生物载体溶液搅拌装置,包括一筒体10,筒体10为圆筒,筒体10上部设置有一端盖11,端盖11中心设置有一根延伸至筒体内的注水管12,注水管12末端设置有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搅拌刀具13,搅拌刀具13安装在注水管12上 刀具转动是由筒体外部的电机提供转动外力,筒体10内水平设置有升降隔板14,所述升降隔板14与多个能自由穿过端盖的竖杆15相连,竖杆15的上端固定在提手16上,端盖11下部的筒体10侧面上设置有与菌液及培养液容器连通的连接管19。

升降隔板14为圆盘状,且升降隔板14的直径与筒体10内径相等,升降隔板14与筒体10内壁为过渡配合,升降隔板14能够在筒体10内自由上下滑动。

提手16包括一圆盘17,圆盘17底部与竖杆15上端固定连接,圆盘17上表面上设置有一把手18。

使用时,将硫铝酸钙粉末和粉煤灰以重量比4:1的比例配合,放入微生物载体溶液容器内的升降隔板上,然后通过提手提升升降隔板,由搅拌刀具转动搅拌使硫铝酸钙粉末和粉煤灰均匀混合;在30℃高温下处理18h并经过以8000rpm,4℃条件下离心10min得到处理后的微生物孢子溶液;将制取的微生物孢子溶液的下层悬浊液由注水管通入混合均匀的硫铝酸钙粉末和粉煤灰中形成混合液;再通过提手把升降隔板放下,使混合液静置凝结;再通过提手把升降隔板提起,将静置凝结的粉煤灰及硫铝酸钙碾成粉末,加入与粉末等体积水配置成浆液;将浆液由连接管灌注到菌液及培养液容器中,辅助完成微生物水泥土桩的注浆制备。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