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船机的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0798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船机的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通航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升船机的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升船机是用于落差较大的两个水域的船舶通航辅助设备,能够较为快速地提升船舶的高度,提高通航效率。升船机一般包括承船厢、船厢门、塔柱和提升装置,提升装置驱动承船厢沿着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从而分别连通两个不同高度的水域。由于提升装置在提升承船厢时会存在一定的振动,承船厢内的水在振动的情况下会形成波浪,同时由于承船厢内空间有限,船舶容易与承船厢及船厢门之间发生碰撞,所以承船厢上一般都设置有防撞装置,以避免承船厢内的船舶和承船厢或者船厢门之间发生碰撞。现有的防撞装置一般通过防撞索或者防撞梁的形式对船舶进行防撞,当发生碰撞时,船舶会对防撞索或者防撞梁产生较强的冲击,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船机的防撞装置,能较好地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升船机的防撞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承船厢中部内壁的第一油缸,第一油缸和承船厢内壁之间通过铰链铰接,第一油缸前端设置有抵触板,抵触板内设置有用于吸附船体的电磁铁,第一油缸侧面设置有驱动第一油缸绕着铰接点水平转动的第二油缸,抵触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当抵触板与船体接触并产生压力时第一油缸两端的油口均封闭同时电磁铁得电开始工作使船舶得到固定,起到防撞作用,当船需要驶出承船厢时电磁铁断电、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缩回。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船舶进入到承船厢内并处于承船厢中部时,原本处在承船厢两侧的第一油缸在第二油缸的驱动下向承船厢中部水平摆动同时第一油缸伸长,使抵触板向船体侧面靠近。当抵触板与船体侧面抵触时,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测,当压力传感器收到压力时电磁铁工作,同时第一油缸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同时封闭,此时第一油缸的长度不发生变化。由于承船厢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一油缸,所以船只可以在承船厢内得到有效的固定,从而防止船只进入承船厢后发生移动与承船厢发生碰撞造成安全事故。

优选的,所述抵触板上连接有两个相同的第一油缸,第一油缸水平布置,第一油缸两端分别与抵触板及承船厢内壁铰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第一油缸及抵触板、承船厢内壁之间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当第一油缸没有伸长或者同步伸长时,第二油缸驱动第一油缸转动时抵触板能够始终保持与承船厢内壁平行的状态,便于抵触板和船体外侧之间进行吸附。

优选的,所述抵触板上设置有由缓冲材料制成的缓冲层,作为优选,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抵触板和缓冲层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层的设置可以减少抵触板和船体外侧接触时差生的碰撞和磨损。船体外侧一般都涂有防锈漆,缓冲层的设置可以避免船体外侧上的防锈漆被破坏。

优选的,同一个抵触板上的两个第一油缸的进油口上连有同步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同步阀的设置可以保证进入两个第一油缸内的液压油的量相同,保证两个第一油缸的动作能够保持同步。

优选的,所述承船厢内壁上设置有滑槽,滑槽内滑动配合有滑块,滑块两侧设置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设置在滑槽内,第一油缸铰接在滑块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船舶进入到承船厢内并被抵触板上的电磁铁吸附后,当船体发生少量的前后运动时会带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处在滑块两侧的弹簧可以对滑块提供一定的阻力,以使滑块缓慢地静止,从而避免船体和承船厢之间发生刚性拉扯。

优选的,所述滑槽呈燕尾形,滑块也呈燕尾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槽和滑块均呈燕尾形,两者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少接触面说承受的压强,同时燕尾形的槽还具有较好的导向性能,能够较好地引导滑块水平滑动。

优选的,所述滑槽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杆,弹簧套设在导向杆上,滑块中部设置有供导向杆穿过的通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较好地对弹簧进行固定,防止弹簧在压缩的过程中从滑槽内弹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当船舶进入到承船厢内时,处在承船厢两侧的抵触板可以在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作用下与船体抵触,然后在抵触板内部的电磁铁的作用下吸附住船体,从而将船体固定,避免船体发生移动,从而起到防撞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实施例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滑槽及滑块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同一块抵触板上的两个第一油缸的液压原理图。

附图标记:1、承船厢;2、第一油缸;3、第二油缸;4、铰链;5、抵触板;6、滑块;7、导向杆;8、电磁铁;9、缓冲层;10、压力传感器;11、弹簧;12、滑槽;13、同步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升船机的防撞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承船厢1中部内壁的第一油缸2,第一油缸2和承船厢1内壁之间通过铰链4铰接,第一油缸2前端设置有抵触板5,抵触板5内设置有用于吸附船体的电磁铁8,第一油缸2侧面设置有驱动第一油缸2绕着铰接点水平转动的第二油缸3,抵触板5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0,当抵触板5与船体接触并产生压力时第一油缸2两端的油口均封闭同时电磁铁8得电开始工作使船舶得到固定,起到防撞作用,当船需要驶处承船厢1时电磁铁8断电、第一油缸2和第二油缸3缩回。当船舶进入到承船厢1内并处于承船厢1中部时,原本处在承船厢1两侧的第一油缸2在第二油缸3的驱动下向承船厢1中部水平摆动同时第一油缸2伸长,使抵触板5向船体侧面靠近。当抵触板5与船体侧面抵触时,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10进行检测,当压力传感器10受到压力时电磁铁8工作,同时第一油缸2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同时封闭,此时第一油缸2的长度不发生变化。由于承船厢1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一油缸2,所以船只可以在承船厢1内得到有效的固定,从而防止船只进入承船厢1后发生移动与承船厢1发生碰撞造成安全事故,起到防撞作用。

每一块抵触板5上连接有两个相同的第一油缸2,第一油缸2水平布置,第一油缸2两端分别与抵触板5及承船厢1内壁铰接。同一个抵触板5上的两个第一油缸2的进油口上连有同步阀13。同步阀13的设置可以保证进入两个第一油缸2内的液压油的量相同,保证两个第一油缸2的动作能够保持同步。这样两个第一油缸2及抵触板5、承船厢1内壁之间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当第一油缸2没有伸长或者同步伸长时,第二油缸3驱动第一油缸2转动时抵触板5能够始终保持与承船厢1内壁平行的状态,便于抵触板5和船体外侧之间进行吸附。

抵触板5上设置有由缓冲材料制成的缓冲层9。缓冲层9的设置可以减少抵触板5和船体外侧接触时产生的碰撞和磨损。船体外侧一般都涂有防锈漆,缓冲层9的设置可以避免船体外板上的油漆被破坏。缓冲层9可以由橡胶或者聚氨酯等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压力传感器10设置在抵触板5和缓冲层9之间。可以避免压力传感器10和船体直接接触,而导致船体外板油漆破坏。

同时承船厢1内壁上设置有滑槽12,滑槽12内滑动配合有滑块6,滑块6两侧设置有缓冲弹簧11,缓冲弹簧11设置在滑槽12内,第一油缸2铰接在滑块6上。当船舶进入到承船厢1内并被抵触板5上的电磁铁8吸附后,当船体发生少量的前后运动时会带动滑块6在滑槽12内移动,处在滑块6两侧的弹簧11可以对滑块6提供一定的阻力,以使滑块6缓慢地静止,从而避免船体和承船厢1之间发生刚性拉扯。

滑槽12呈燕尾形,滑块6也呈燕尾形。滑槽12和滑块6均呈燕尾形,两者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少接触面说承受的压强,同时燕尾形的槽还具有较好的导向性能,能够较好地引导滑块6水平滑动。滑槽12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杆7,弹簧11套设在导向杆7上,滑块6中部设置有供导向杆7穿过的通孔。导向杆7的设置可以较好地对弹簧11进行固定,防止弹簧11在压缩的过程中从滑槽12内弹出,同时也能对滑块6进行更好的导向。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