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5903发布日期:2018-06-05 22:2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市政排水系统指市政道路下的雨水、污水管道,即俗称的“下水管道”,包括雨水和污水两种。通常在排水管道的转弯、分支、跌落等处会设置窨井,以便于检查、疏通用的井,学名叫检查井。

如图1所示,窨井在建造时,为了便于排水管道2的安装及后期的管道维修,窨井1的底部会低于排水管道2,这种结构会在窨井1中管道以下的部位形成死角,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淤泥等杂质会大量堆积在窨井1底部,特别是在杂质发酵之后,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严重影响窨井1的使用性能。为了解决窨井1底部的杂质堆积问题,工程人员在再管道安装完成之后,会在窨井1底部浇筑水泥3,使得窨井1底部升高,降低死角的容积,如图2所示,但即使采用这种方案,也无法完全消除死角,在窨井1底部仍然存在杂质堆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排水系统,彻底解决窨井底部的杂质堆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排水系统,在管道内部增加防水内衬,并以防水内衬作为模具,对窨井底部进行浇筑,彻底消除窨井内的流动死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和与排水管道连通的窨井,所述的排水管道在窨井内断开,所述排水管道的外表面的最低点高于窨井的底面;所述的排水管道内侧设有紧贴排水管道内壁设置的防水内衬,所述的防水内衬穿过窨井的部分为过渡段,所述的过渡段设有向上的开口;所述过渡段至窨井底部之间设有填充物,所述的填充物与过渡段的外柱面接触并与过渡段开口处的边缘平齐,所述的填充物向两侧延伸直至窨井井壁。

所述的排水管道内侧设有紧贴排水管道内壁设置的防水内衬,提高了管道的防水能力,特别是在相邻两个预制管的连接处,防止管内外水的交互,实现了雨污分流。所述的过渡段设有向上的开口,从窨井顶部进入的雨水井开口处进入管道。所述过渡段至窨井底部之间设有填充物,所述的填充物与过渡段的外柱面接触并与过渡段开口处的边缘平齐,所述的填充物向两侧延伸直至窨井井壁。填充物全方位彻底的充满窨井底部的流动死角,避免杂质在窨井底部沉积,影响窨井的使用性能。在底部填充的过程中,过渡段以模具的形式存在,填充物的填充效果很好,在不影响管道排水性能的前提下,将填充物填充至与过渡段开口平齐的高度,很好的兼顾了消除流动死角和确保排水性能的特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水内衬由热固性树脂制成。热固性材料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和防水效果,使用性能优异。

作为优选,所述的填充物为混凝土。

作为优选,所述过渡段两侧设有向窨井井壁逐渐升高的导流层,从窨井顶部进入的雨水,及雨水中夹杂的杂质在导流层的作用下,完全汇集至过渡段的腔体内,并通过排水管道排走,有效的避免了在过渡段两侧形成流动死角,进一步的降低窨井内杂质的堆积量。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层的上表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α为20°~40°。

作为优选,所述过渡段横截面的弧长L为0.4~0.5倍的周长,过渡段的开口较大,确保从窨井顶部进入的雨水能顺利的进入排水管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改进型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新型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新型排水系统中窨井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3所示,一种新型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2和与排水管道2连通的窨井1,所述的排水管道2在窨井1内断开,所述排水管道2的外表面的最低点高于窨井1的底面;所述的排水管道2内侧设有紧贴排水管道2内壁设置的防水内衬4,所述的防水内衬4优选采用热固性树脂制成。提高了管道的防水能力,特别是在相邻两个预制管的连接处,防止管内外水的交互,实现了雨污分流。

所述的防水内衬4穿过窨井1的部分为过渡段41,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过渡段41设有向上的开口42;从窨井1顶部进入的雨水井开口42处进入管道。所述过渡段41横截面的弧长L为0.4~0.5倍的周长,过渡段41的开口42较大,确保从窨井1顶部进入的雨水能顺利的进入排水管道2内。所述过渡段41至窨井1底部之间设有填充物5,所述的填充物5与过渡段41的外柱面接触并与过渡段41开口42处的边缘平齐,所述的填充物5向两侧延伸直至窨井1井壁,所述的填充物5优选为混凝土。填充物5全方位彻底的充满窨井1底部的流动死角,避免杂质在窨井1底部沉积,影响窨井1的使用性能。在底部填充的过程中,过渡段41以模具的形式存在,填充物5的填充效果很好,在不影响管道排水性能的前提下,将填充物5填充至与过渡段41开口42平齐的高度,很好的兼顾了消除流动死角和确保排水性能的特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过渡段41两侧设有向窨井1井壁逐渐升高的导流层,所述导流层的上表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α为20°~40°。从窨井1顶部进入的雨水,及雨水中夹杂的杂质在导流层的作用下,完全汇集至过渡段41的腔体内,并通过排水管道2排走,有效的避免了在过渡段41两侧形成流动死角,进一步的降低窨井1内杂质的堆积量。

以上所述的新型排水系统,在管道内部增加防水内衬,并以防水内衬作为模具,对窨井底部进行浇筑,彻底消除窨井内的流动死角。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