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弃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8488发布日期:2018-07-31 20:48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水弃流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是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雨水利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政府积极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为了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性目标。其中对雨水资源进行收集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增加城市水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减小城市径流量,延滞汇流时间,减轻城市排洪设施的压力,减少防洪投资和洪灾损失。在降雨过程中,初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其污染程度甚至可以超过普通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而中、后期的雨水径流污染程度低。为了收集到水质良好的雨水,减少雨水处理的成本,对初期的雨水弃之不用,只收集中、后期的雨水。

公开号为CN10467489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无动力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弃流水箱,所述弃流水箱的上游设置有离心式雨水分离器,所述离心式雨水分离器的入口前设置有一段水平进水管,所述弃流水箱的下游设置有玻璃钢雨水收集池。本发明工艺能高效收集雨水,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能在不用人工、不耗电的情况下实现雨水收集;玻璃钢雨水专用蓄水池采用环保材料玻璃钢制造,工厂化整体一次成形生产,密封性好,无渗漏,耐酸碱腐蚀。设置有设备检修口,可进入内部检修,施工快捷,节省劳动力和材料,处理后的雨水可达标回用,用于绿化、洗车、洒水、冲厕、景观等用水。

该发明专利中利用设置于弃流管中的浮球的降落与浮起来控制雨水进入弃流水箱或者进入雨水收集池,当初期的雨水进入时,会因浮球处于弃流管中而堵塞弃流管,使得初期雨水无法进入弃流水箱中,而会在积满弃流槽上部空间后沿进水管流入雨水收集池中,导致弃流效果差,使得雨水收集池被污染,导致收集效果差,回收的水中掺有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弃流结构,能够较好的对初期污水进行弃流防止初期污水进入净化腔。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雨水弃流结构,包括主体,主体上方开设有进水口,主体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将空腔底部隔开形成废水腔和净水腔的隔块,所述废水腔中滑移安装有活塞板,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一端位于进水口下方且转动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导流板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活塞板上,所述活塞板底部与废水腔底面之间安装有用于在初期降雨时使导流板背离连杆的一端位于废水腔上方的弹性件,所述导流板背离连杆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且导流板背离连杆的一端的转动路径经过净水腔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雨时,初期雨水从进水口进入空腔内部并流入导流板,由于此时导流板远离连杆的一端位于废水腔上方,所以初期雨水落入废水腔并在活塞板上积聚,随着初期雨水的积累,活塞板与雨水的总重量增加,使得弹性件收缩,活塞板沿废水腔向下滑移,当活塞板下移时,连杆拉动导流板位于进水口下方的一端向下转动,使得导流板远离进水口的一端向上转动,导流板远离进水口的一端向上转动时,该端部在水平位置上向净水腔移动,并最终移动到净水腔上方,此时进入的雨水已经转变为可利用的干净水,干净的雨水从进水口进入空腔后沿导流板流入净水腔,从而实现自动将初期雨水和后期净水分离的目的,结构简单且分离效果较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块上可定位地转动安装有隔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流板远离进水口的一端位于隔板面向废水腔的一侧的上方时,雨水流入废水腔中,当导流板远离进水口的一端位于隔板面向净水腔的一侧的上方时,雨水流入净水腔中,通过转动隔板并且定位隔板可以提前或者延后雨水进入净水腔,可以更具实际的情况对隔板进行调节。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顶部截面呈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从导流板远离进水口一端流下时与隔板顶部碰撞,将隔板顶部截面设计为三角形时,雨水与隔板顶部碰撞时能够更好的分流,减小雨水与隔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废水腔底部设置有废水出口,所述活塞板中滑移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与活塞板密封配合且底端设置有半径小于插杆的排水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活塞板上的雨水增加时,活塞板下移,由于活塞板与插杆密封配合,所述雨水不会从活塞杆与插杆密封配合处流出。当活塞板下降到排水部的高度时,由于排水部的半径小于插杆,活塞板与排水部之间产生空隙,雨水从空隙处流入活塞板下方,并从废水出口排出。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废水腔底部设置有排水气缸,所述排水气缸的活塞杆与排水部底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启动排水气缸可以使得排水气缸的活塞杆将插杆以及排水部顶起,从而使得排水部穿过活塞板,使得活塞板与排水部之间形成间隙,使活塞板上方的雨水可以顺利排出,以防止第二次降雨时由于活塞板上方仍具有大量雨水导致第二次降雨时的雨水过早的进入净水腔,使得收集到的雨水不干净,利用排水气缸将活塞板上的初期雨水排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净水腔内设置有净水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净水通道将净水腔中收集的净水排出。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净水通道位于清水腔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净水通道设置于清水腔的内壁上可以使净水腔位于净水通道下方的部分形成具有沉淀杂质作用的水池,使得收集到的水更加干净。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净水腔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污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期使用后,净水腔底部会沉积一些杂质,通过第一排污阀可以对净水腔底部的杂质进行排出,清理更加方便。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腔侧壁上设置有水龙头,所述水龙头位于净水腔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清洗时可以通过水龙头将自来水等放入净水腔底部,从而使得净水腔的清洗更加简单、方便。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净水通道底部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污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沉淀池对从净水腔进入净水通道的水进行二次沉淀,使得收集的雨水更加干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隔块可开废水腔和净水腔,初期雨水进入废水腔,且随着雨水进入活塞板上的量驱动导流板转动,从而使雨水逐渐流入净水腔中,结构简单,初期废水弃流效果好且能良好的防止废水进入净水腔使净水腔污染;

2、通过沉淀池以及净水腔底部对雨水起到沉淀除杂的作用,使收集到的雨水更加符合使用标准,通过第一排污阀和第二排污阀可以对净水腔和沉淀池进行良好的清洗,进一步保证收集的雨水的干净;

3、通过排水气缸推动插杆和排水部从而将活塞杆上的水排出,方便下次降雨时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以表示雨水流入废水腔时的的雨水弃流结构;

图2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以表示雨水流入净水腔时的雨水弃流结构;

图中:1、主体;11、进水口;2、空腔;21、隔块;22、隔板;23、锁紧螺栓;24、水龙头;3、废水腔;31、废水出口;4、净水腔;41、第一排污阀;5、活塞板;51、插杆; 52、插杆孔;53、排水部;54、排水气缸;6、连杆;7、导流板;8、弹性件;9、净水通道;91、沉淀池;92、第二排污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雨水弃流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1,主体1上方开设有进水口11,主体1 内部开设有空腔2,空腔2底部设置有隔块21,隔块21将空腔2的底部分隔成废水腔3和净水腔4。隔块21上转动安装有隔板22并通过锁紧螺栓23固定于隔块21上。隔板22顶部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位于靠近废水腔3的一侧。

废水腔3中滑移安装有活塞板5,活塞板5上转动安装有连杆6,连杆6远离活塞板 5的一端向上延伸并转动安装有导流板7,导流板7转动安装在空腔2的内壁上且导流板7 靠近连杆6的一端位于进水口11下方,另一端位于废水腔3上方。导流板7背离连杆6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且导流板7背离连杆6的一端的转动路径经过净水腔4上方。

活塞板5底部与废水腔3底部之间设置有弹性件8,弹性件8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活塞板5的底部和废水腔3底部。结合图2所示,活塞板5上积累雨水时,弹簧收缩从而使得活塞板5高度下降,活塞板5高度下降时连杆6的下端高度随之下降,从而拉动导流板7转动,使导流板7靠近净水腔的一端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向净水腔4移动。

如图1所示,活塞板5上开设有插杆孔52,插杆孔52中穿设滑移有插杆51,插杆 51底部固定有排水部53,排水部53形状为与插杆51同轴的圆台且半径从上往下逐渐减小。废水腔3底部安装有排水气缸54,排水气缸54的活塞杆竖直向上设置并与排水部53 底端固定连接。废水腔3底部侧壁开设有连通主体1外部的废水出口31。

净水腔4底部安装有第一排污阀41,空腔2侧壁上安装有水龙头24,水龙头24位于净水腔4上方用于将自来水等放入净水腔4底部以方便清洗净水腔4。净水腔4侧壁上连接有连通主体1外部与净水腔4的净水通道9,净水通道9中部开设有沉淀池91,沉淀池 91底部安装有第二排污阀92。

使用时,雨水从进水口11进入空腔2中,并流入进水口11下方的导流板7上,由于导流板7倾斜设置,初期雨水向导流板7上高度较低的靠近净水腔4的一端流动,并落到废水腔3中的活塞板5上,活塞板5上的雨水的量增加使得活塞板5与雨水的总重量增加,弹簧受力增大而收缩,从而使活塞板5向下滑移。活塞板5下移时带动与活塞板5转动连接的连杆6向下移动,连杆6与导流板7转动连接的一端拉动导流板7沿导流板7与空腔2内壁转动安装处旋转,从而使得导流板7靠近净水腔4的一端高度随转动上升且在水平位置上的逐渐向净水腔4移动。当初期雨水结束并转变为干净的雨水时,当水流落下时位于隔板22 面向净水腔4的一侧时,干净的雨水流入净水腔4中,当雨水住满净水腔4底部并且满溢到净水通道9的高度时,雨水通过净水通道9流入沉淀池91中,当雨水继续注满沉淀池91且满溢到净水通道9的高度时,雨水从净水通道9流出。

降雨停止后或者雨水收集好以后可以通过启动排水气缸54使排水部53上升,从而将活塞板5上的雨水排出废水腔3,从而使得导流板7复位,方便下次使用。

可以通过调整隔板22的角度来调节雨水能够进入净水腔4时活塞板5上所需的雨水量,从而更加方便的控制废水的弃流量以及净水的收集量。

通过打开水龙头24可以在将水放入净水腔4底部以及沉淀池91中,并通过打开第一排污阀41和第二排污阀92对净水腔4底部以及沉淀池91进行清洁。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