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4891发布日期:2018-10-13 02:0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混凝土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使用后的损伤主要有裂缝、渗漏、磨损、碳化、溶蚀、化学侵蚀、冻融等,准确的测量损伤情况,评估损伤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程度,对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时间能进行准确的评价,是混凝土结构后期运营维护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混凝土的损伤中,由于磨损、溶蚀、侵蚀、冻融会导致表面混凝土的缺失,特别是输水建筑物和泄洪消能建筑物的冲蚀和磨蚀问题,在含沙水流长期运行下,部分结构部位混凝土可能快速损伤,这种损伤会导致结构尺寸发生变化,在量测时很难确定其初始表面位置,所以损伤量的测量变得非常困难,从而影响后续的评估和评价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测定使用损伤量的混凝土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种混凝土结构,包括混凝土体,所述混凝土体中设置有磨损量标定装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磨损量标定装置的顶面与混凝土的顶面齐平。

进一步的是,所述磨损量标定装置的形状为V形。

进一步的是,所述磨损量标定装置包括第一杆、第二杆,第一杆、第二杆构成夹角的范围在0-180°之间。

进一步的是,所述磨损量标定装置的材质不锈钢或者石墨。

进一步的是,所述磨损量标定装置的底部设置有锚固件。

进一步的是,锚固件的形状为L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混凝土体中设置有磨损量标定装置,并测定磨损量标定装置在混凝土体中的位置,在混凝土体使用过程中,通过混凝土体与磨损量标定装置的位置变化,将变化量换算成混凝土体的表面损伤量,从而准确、快速、简单地测得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损伤量,该混凝土结构方便使用、效果好,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混凝土体磨损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混凝土体1、磨损量标定装置2、第一杆21、第二杆22、锚固件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结构,包括混凝土体1,所述混凝土体1中设置有磨损量标定装置2,并测定磨损量标定装置2在混凝土体1中的位置,在混凝土体1使用过程中,通过混凝土体1与磨损量标定装置2的位置变化,将变化量换算成混凝土体1的表面损伤量,从而准确、快速、简单地测得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损伤量,该混凝土结构方便使用、效果好,利于推广。

具体的,为了便于使用,磨损量标定装置2的形状优选为V形,磨损量标定装置2包括第一杆21、第二杆22,第一杆21、第二杆22的材质采用与混凝土体1能够良好结合、抗冲磨性能与混凝土体1相当的不锈钢或者石墨杆,比如不锈钢棒材或管材。根据混凝土体1的面积来调整第一杆21、第二杆22构成夹角的大小,第一杆21、第二杆22构成夹角构的范围在0-180°之间。

由于混凝土体1的损伤基本都是从上至下,所以,再如图1所示,首先磨损量标定装置2的顶面与混凝土体1的顶面齐平,第一杆21与第二杆22与混凝土体1的顶面齐平位置之间的间距为L0,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混凝土体1出现损伤,如图2所示,第一杆21与第二杆22与混凝土体1的顶面齐平位置之间的间距为L1,第一杆21、第二杆22构成夹角为α,则混凝土体1的损伤量δ=(L0-L1)*tan(α/2)/2,准确、快速、简单地测得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损伤量。

为了提高磨损量标定装置2的固定连接效果,所述磨损量标定装置2的底部设置有锚固件23,锚固件23的形状优选为L形,锚固件23可为锚固钢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