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隔地下室外墙套管雨水渗漏的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0923发布日期:2018-12-21 20:02阅读:8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隔地下室外墙套管雨水渗漏的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阻隔地下室外墙套管雨水渗漏的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安装工程中,常需要将一些管道和线缆从建筑墙体穿出,而为了保护管道和线缆以免受墙体压力损坏,常在墙体设置穿墙套管,将管道和线缆从套管穿出。在地下室建筑安装过程中,地下室外墙套管一般在管道或线缆敷设完,采用麻丝和密封材料将管口封堵,然后用土掩埋。

但实践发现外墙套管端口处经过长时间的雨水浸泡,容易发生漏水、渗水的情况,不仅影响项目施工质量,增加维修成本,使雨水通过套管管口处渗漏到地下室内,从而造成地下室浸泡,带来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阻隔地下室外墙套管雨水渗漏的导流装置,将此处雨水导流至其他地方,解决长时间雨水浸泡的渗漏问题,保证工程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阻隔地下室外墙套管雨水渗漏的导流装置,包括管井,所述管井的底部封闭,所述管井通过设于所述管井下部的第一通孔与地下室外墙套管连通,所述管井通过设于所述管井下部的第二通孔与排水管连通,所述排水管与外网排水管道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通孔的高度。

优选的,管井的底部的上表面向设有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倾斜。

优选的,管井的底部倾斜坡度为1%-3%。

优选的,管井的顶部设有盖板。

优选的,管井由页岩砖砌成。

优选的,管井的底部采用混凝土地面找坡。

优选的,盖板为混凝土预制板。

优选的,管井的底部采用C20混凝土地面找坡。

优选的,盖板为C20混凝土预制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将该导流装置施工于地下室外墙外侧地下并与外墙套管连接后,可有效的将渗漏至地下的雨水污水等导流至外网排水管道,使地下室免于雨水渗入,防止地下室物品受潮或浸泡;

2.该导流装置的施工方法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导流装置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导流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

1、管井 2、地下室外墙套管 3、排水管

4、通孔 5、通孔 6、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阻隔地下室外墙套管雨水渗漏的导流装置,包括管井1,管井1的底部封闭,管井1通过设于管井1下部的通孔4与地下室外墙套管2连通,管井1通过设于管井1下部的通孔5与排水管3连通,排水管3与外网排水管道连通,通孔5的高度低于通孔4的高度。导流装置埋设于地下,位于地下室外墙套管出口一侧,地下室墙内的管路和线缆通过外墙套管2穿出外墙,并进入管井1,从管井1的顶部出口穿出管井1,与外网连接,外部降雨的雨水通过地面渗入地下时,进入管井1,管井1中积存的水由高度较低排水管3导流至外网排水管道,而不会经高度较高的外墙套管2一端流入地下室,由此,设置该导流装置可防止雨水渗漏至地下室,使地下室中物品被浸泡。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管井1的底部设有底面导流装置,管井1底部的上表面向设有通孔5的一侧倾斜,可将渗漏至管井中的雨水导流向通孔5,及时引导至外网排水管道。

更优选的,管井1的底部的倾斜坡度为1%-3%。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管井1的顶部设有盖板6,盖板6对渗漏的雨水起初步阻挡作用,管井1中线缆或管道的连接有问题时可打开盖板6方便的进行维修。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管井1的侧壁使用页岩砖砌成,页岩砖强度高、保温、隔热效果好,页岩砖与传统的黏土砖施工方法完全一样,无须附加任何特殊施工设施、专用工具。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管井1的底部采用混凝土地面找坡,更优选的,管井1的底部采用C20混凝土地面找坡,C20混凝土的强度可满足该导流装置的强度要求。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盖板6为混凝土预制板,更优选的,盖板1为C20混凝土预制板。

将该导流装置施工于地下室外墙外侧地下并与外墙套管连接后,可有效的将渗漏至地下的雨水污水等导流至外网排水管道,使地下室免于雨水渗入,防止地下室物品受潮或浸泡;且该导流装置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施工方便。

该阻隔地下室外墙套管雨水渗漏的导流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浇注垫层,在管井1的底部采用C20混凝土地面找坡,坡度为1%-3%,优选2%;

步骤二、使用页岩砖在地下室外墙外侧砌筑管井1,在砌筑管井1时在管井底部预留通孔4和通孔5,通孔5的高度低于通孔4的高度;

步骤三、将地下室外墙套管2与通孔4连接,将排水管3的一端与通孔5连接,另一端与外网排水管道连接。

步骤四、将预制混凝土盖板安装于管井1的顶部。

该施工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使用此方法可将地下室外墙套管处雨水收集到管井内,引流至外网。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