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用护坡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0570发布日期:2018-08-17 20:4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坡砖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河道用护坡砖。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速公路建设、铁路建设、河道保护中大量运用护坡砖,护坡砖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有效的保护了高速公路两旁、河道堤岸的环境,有效预防了水土流失。

河道环境的生态较为脆弱,并且会时常受到河流的冲击,现有技术中的护坡砖排水较慢,不利于河道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河道用护坡砖,能够实现联锁以使相邻砖体进行拼装结合,同时具有适合营造生态环境、排水快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河道用护坡砖,包括板状的砖体,所述一种河道用护坡砖既为左右对称结构体也为上下对称结构体;

所述砖体的左、右两侧均分别设置有凸出的T形锁头,所述锁头包括与所述砖体连接的锁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锁体的上、下两侧的锁体凸缘;所述砖体的左侧端面和右侧端面分别与相应一侧的所述锁头之间形成与所述锁头形状、大小匹配的二分之一锁槽。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相邻的护坡砖通过T形的锁头插入到两个二分之一锁槽所组成的T型锁槽内进行联锁,提高护坡砖的整体性。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锁体凸缘朝向所述砖体的侧面为其内侧面,所述锁体凸缘的内侧面自其与所述锁体的连接端朝向其自由端外倾或内倾。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内倾的锁体凸缘使砖体同时具有上下左右方向的联锁功能。外倾的锁体凸缘能够分别实现左右方便或上下方向上的联锁功能,并且能够方便相邻护坡砖之间拼接,降低铺设成本。这两种倾斜方式的锁体凸缘可根据实际的河道环境来综合考虑并最终选择。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锁体的外侧端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贯穿所述砖体的顶面和底面;

所述砖体的左、右两侧端面均分别设置有两个半径与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半径相等的四分之一圆形锁舌,位于所述砖体的左侧、上侧的所述四分之一圆形锁舌的一直角面连接所述砖体的左侧端面,另一直角面与所述砖体的上侧面平齐。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相邻拼接的砖体之间,通过将两个四分之一圆形锁舌组合成一与半圆形凹槽的形状、大小匹配的二分之一圆形锁舌,在所述二分之一圆形锁舌插入到所述半圆形凹槽时,相邻的砖体之间能够实现上下左右方向的联锁。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砖体的上、下两侧端面分别开设有二分之一凹槽,所述二分之一凹槽自所述砖体的顶面贯穿至所述砖体的底面,所述二分之一凹槽于所述砖体的相应一侧形成缺口,所述缺口的左右两侧形成凸脚。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砖体之间的两个二分之一凹槽组合成一通孔,该通孔能够用于种植植物,也可作为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有利于生态的恢复或建设。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砖体的中心处开设有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中心通孔。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中心通孔能够用于种植植物,也可作为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有利于生态的恢复或建设。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砖体的顶面开设有第一排水槽,所述第一排水槽自所述砖体的上侧端面延伸至下侧端面并上下连通二分之一凹槽和中心通孔。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在多个砖体上下依次拼接时,第一排水槽自上而下组成一贯通的排水槽,有利于雨水或河水的快速排出,减少雨水或河水经过砖体之间的缝隙或孔洞渗透到坡体内,保持坡体和护坡砖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砖体的顶面开设有两条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二排水槽自所述砖体的左侧端面延伸至右侧端面,两条所述第二排水槽分设于所述砖体的上侧端面和下侧端面并分别左右贯通相应的二分之一凹槽。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第二排水槽用于在该种护坡砖横放时提供排水功能。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中心通孔为横截面呈矩形的通孔。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中心通孔的内侧面、二分之一凹槽的内侧面均平滑过渡。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分之一凹槽的宽度等于所述中心通孔的宽度,所述二分之一凹槽的长度等于中心通孔长度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分之一凹槽的内侧面以及中心通孔的内侧面均分别具有沿其各自的周向延伸的内凸缘,所述内凸缘的顶面与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的槽底面平齐。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内凸缘作为第一排水槽的延伸,从第一排水槽或第二排水槽进入到二分之一凹槽或中心通孔内的水能够沿内凸缘流至下一个第一排水槽或第二排水槽内,这样设置使得更多的流水能够顺利的排掉。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锁头的底面与所述砖体的底面平齐,所述锁头的顶面平行于所述砖体的顶面,所述锁头的厚度小于所述砖体的厚度。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在相邻砖体拼接时,锁头的拼接处形成一连续贯通的排水槽,有利于雨水或河水的快速排出,减少雨水或河水经过砖体之间的缝隙或孔洞渗透到坡体内,保持坡体和护坡砖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相邻的护坡砖通过锁头和锁槽相互结合连接,形成联锁状态,提高整体性;

(2)本实用新型中,砖体上设置的二分之一凹槽、中心通孔能够为植物提供生长空间,是植物对坡体起到锚固的作用,也能够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有利于营造生态环境;同时,第一排水槽和锁头之间形成的排水槽能够使水流快速排走,是坡体和护坡砖的结构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3中采用第一种联锁结构的拼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个图1中的河道用护坡砖的拼装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中采用第二种联锁结构的拼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多个图3中的河道用护坡砖的拼装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中采用第三种联锁结构的拼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多个图5中的河道用护坡砖的拼装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4中的河道用护坡砖结构示意图;

图8是多个图7中的河道用护坡砖的拼装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5中的河道用护坡砖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多个图9所示的河道用护坡砖的横向拼装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锁体;2-锁体凸缘;3-二分之一锁槽;4-二分之一凹槽;5-中心通孔;6-第一排水槽;7-半圆形凹槽;8-四分之一圆形锁舌;9-内凸缘;10-第二排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河道用护坡砖,能够实现联锁,同时具有适合营造生态环境、排水快的优点,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

包括板状的砖体,所述河道用护坡砖既为左右对称结构体也为上下对称结构体;砖体的左、右两侧均分别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T形锁头,T形的锁头包括与砖体连接的锁体1和分别设置在锁体1的上、下两侧的锁体凸缘2;砖体的左侧端面和右侧端面分别与相应一侧的锁头之间形成与锁头形状、大小匹配的二分之一锁槽3。

相邻的护坡砖通过T形的锁头插入到两个二分之一锁槽3所组成的T型锁槽内进行联锁,提高护坡砖的整体性。

该种河道用护坡砖具有三种联锁结构可供选择:

规定锁体凸缘2朝向砖体的侧面为其内侧面。

第一种联锁结构:锁体凸缘2的内侧面自其与锁体1的连接端朝向其自由端外倾。外倾的锁体凸缘2能够分别实现左右方便或上下方向上的联锁功能,并且能够方便相邻护坡砖之间拼接,降低铺设成本。

第二种联锁结构:锁体凸缘2的内侧面自其与锁体1的连接端朝向其自由端内倾。内倾的锁体凸缘2使砖体同时具有上下左右方向的联锁功能。

这两种倾斜方式的锁体凸缘2可根据实际的河道环境来综合考虑并最终选择。

第三种联锁结构:在此种联锁结构下,对锁体凸缘2的形式不做特殊要求,但,锁体凸缘2的内侧面一般采用为外倾方式,同时在锁体1的外侧端面的中间位置开设一半圆形凹槽7,半圆形凹槽7贯穿所述砖体的顶面和底面;砖体的左、右两侧端面均分别设置有两个半径与半圆形凹槽7的半径相等的四分之一圆形锁舌8,位于砖体的左侧、上侧的四分之一圆形锁舌8的一直角面连接所述砖体的左侧端面,另一直角面与所述砖体的上侧面平齐。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相邻拼接的砖体之间,通过将两个四分之一圆形锁舌8组合成一与半圆形凹槽7的形状、大小匹配的二分之一圆形锁舌,在所述二分之一圆形锁舌插入到所述半圆形凹槽7时,相邻的砖体之间能够实现上下左右方向的联锁。

以上三种联锁结构可根据实际的河道环境和铺贴要求等来综合考虑并最终选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砖体的上、下两侧端面分别开设有二分之一凹槽4,二分之一凹槽4自砖体的顶面贯穿至砖体的底面,二分之一凹槽4于砖体的相应一侧形成缺口,缺口的左右两侧形成凸脚。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上下相邻的两个砖体之间的两个二分之一凹槽4组合成一通孔,该通孔能够用于种植植物,也可作为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有利于生态的恢复或建设。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用于种植植物的空间或动物栖息的场所,砖体的中心处开设有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中心通孔5。

具体的,中心通孔5为横截面呈矩形的通孔,两个相邻拼接的二分之一凹槽4组合成为横截面呈矩形的通孔。并且,中心通孔5的内侧面、二分之一凹槽4的内侧面均平滑过渡。二分之一凹槽4的宽度等于中心通孔5的宽度,二分之一凹槽4的长度等于中心通孔5长度的二分之一。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砖体的顶面开设有第一排水槽6,第一排水槽6自砖体的上侧端面延伸至下侧端面并上下连通二分之一凹槽4和中心通孔5。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在多个砖体上下依次拼接时,第一排水槽6自上而下组成一贯通的排水槽,有利于雨水或河水的快速排出,减少雨水或河水经过砖体之间的缝隙或孔洞渗透到坡体内,保持坡体和护坡砖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排水效果,使锁头的底面与砖体的底面平齐,锁头的顶面平行于砖体的顶面,并且,锁头的厚度小于砖体的厚度。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在相邻砖体拼接时,锁头的拼接处形成一连续贯通的排水槽,有利于雨水或河水的快速排出,减少雨水或河水经过砖体之间的缝隙或孔洞渗透到坡体内,保持坡体和护坡砖的结构稳定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本实施例中以采用第二种联锁结构的河道用护坡砖为例进行展示说明。

在二分之一凹槽4的内侧面以及中心通孔5的内侧面均分别具有沿其各自的周向延伸的内凸缘9,内凸缘9内伸的长度不宜过多,避免减小植物种植面积。其中,内凸缘9的顶面与第一排水槽6的槽底面以及第二排水槽10的槽底面平齐。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内凸缘9作为第一排水槽6的延伸,从第一排水槽6或第二排水槽10进入到二分之一凹槽4或中心通孔5内的水能够沿内凸缘9流至下一个第一排水槽6或第二排水槽10内,这样设置使得更多的流水能够顺利的排掉。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本实施例中以采用第二种联锁结构的河道用护坡砖为例进行展示说明。

在砖体的顶面开设有两条左右走向的第二排水槽10,第二排水槽10自砖体的左侧端面延伸至右侧端面,两条第二排水槽10分设于砖体的上侧端面和下侧端面并分别左右贯通相应的二分之一凹槽4。并且,为了排水的顺畅,使锁头的顶面与第二排水槽10的槽底平齐。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第二排水槽10用于在该种护坡砖横放时提供排水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