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状透水生态护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0568发布日期:2018-08-17 20:4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滩结构,特别是一种链状透水生态护滩结构。



背景技术:

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已实施了大量的护滩工程,采用的护滩结构有鱼骨坝(杭齿坝)、软体排、网垫(网格)和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等。这些结构虽能满足功能性的要求,但不能满足生态和景观的要求。常见的护滩工程对滩体进行硬性处理后,周边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会被破坏,甚至因丧失生存条件而使物种消失。这种硬性护滩结构还会改变微生物的交换生存环境,破坏鱼类食物来源及产卵场所。此外,常用的混凝土类硬性护滩结构的视觉效果也与人类回归自然的愿景相违背。

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的课题。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传统护滩形式往往是破坏水域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使用的混凝土、浆砌块阻断了水土交换,以致丧失水体的自净功能,破坏生态平衡;同时所采用的刚性与半刚性护滩结构因整体性不足,不能适应滩体的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结构破坏,甚至工程失事。采用生态型护滩结构,对于水域以及周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必须要在港航工程及河口海岸工程等工程建设中贯彻生态、绿色和环保的理念。而我国在这些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今后的护滩结构必须要具有良好的生态恢复能力、良好的柔性及整体性,以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和工程效益。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既能很好地保护滩体,又能改善滩体周边生态环境的新型护滩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链状透水生态护滩结构,该结构既能很好地保护滩体,又能改善滩体周边的生态环境。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链状透水生态护滩结构,包括铺设在滩体上的营养土工布层,在所述营养土工布层上设有多个沿坡向延伸的链状透水护滩结构,所述链状透水护滩结构是由多个预制块体连接而成的,在所述预制块体上设有种植孔和透水孔,在所述种植孔内种植有护滩植物。

所述预制块体的平面形状为:中间是矩形两头是圆弧。

在所述预制块体的平面上设有一个位于其中部的所述种植孔、二个分别设置在所述预制块体纵向两端部的端部竖向孔以及多个关于预制块体纵向中心线对称布置的侧部竖向孔,在所述预制块体的外缘立面上设有横向孔,所述横向孔与所述侧部竖向孔一一对应地垂直布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块体采用桩柱连接,所述桩柱插装在所述端部竖向孔内,所述桩柱的底部穿过所述营养土工布层固定在滩体上,所述侧部竖向孔和所述横向孔形成所述透水孔。

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块体对接,在所述预制块体的外缘立面上设有纵向孔,所述纵向孔与所述端部竖向孔一一对应地垂直布置,在对接的两个所述预制块体之间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插装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块体相对的纵向孔中,两个所述预制块体各采用一个所述桩柱与所述连接条铰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①将链状透水护滩结构和营养土工布采用桩柱固定在滩面上,既能稳固滩体,防止滩体泥沙被水流带走,又能持续不断的给护滩植物丛提供营养成分,促进植物生长。

②链状透水护滩结构能有效减弱水流冲击力,在其附近形成“缓流区”,为水生、陆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庇护所和觅食区。

③构成链状透水护滩结构的预制块体两端采用圆弧结构,可使过流平顺,能够减少结构棱角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刮碰和伤害。

④采用桩柱连接预制块体形成链状透水护滩结构,不仅能灵活适应滩体的地形变化,而且能避免单个块体可能发生的滑动、倾覆、翻滚等失稳现象。

⑤与普通的透水框架类护滩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在低水位的水域作为护滩结构,而且通过采用预制块体叠层排布能够在高水位水域搭建成稳定的护岸框架群,实现护岸与护滩双重效果。

⑥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预制块体结构简单,易于标准化制作;布置时采用现场拼接施工,非常便捷。

⑦护滩植物在护滩结构上形成天然绿化防护带,实现了功能性、景观性和生态性的统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既能防止水流冲刷、波浪冲击及边滩崩塌引起的边滩破坏,又能达到隐蔽促淤的固滩效果,还能实现护滩结构的生态、景观和工程效益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块体平面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桩柱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条结构示意图。

图中:1、营养土工布层;2、链状透水护滩结构;3、护滩植物;4、预制块体;5、种植孔;6、端部竖向孔;7、侧部竖向孔;8、纵向孔;9、横向孔;10、桩柱;11、连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6,一种链状透水生态护滩结构,包括铺设在滩体上的营养土工布层1,在所述营养土工布层1上设有多个沿坡向延伸的链状透水护滩结构2,所述链状透水护滩结构2是由多个预制块体4连接而成的,在所述预制块体4上设有种植孔5和透水孔,在所述种植孔5内种植有护滩植物3,可使滩涂免受急流波浪、海流等侵蚀,既能防止水流冲刷、波浪冲击及边滩崩塌引起的边滩破坏,又能达到隐蔽促淤的固滩效果,护滩植物丛则充分体现了绿色守护。

护滩植物3通常采用根系发达的固土植物,其在水土保持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使滩面的抗冲性能大大加强,可使滩涂免受急流波浪和海流的侵蚀。所述营养土工布层1复合了一层可缓慢分解的植物所需营养的毛毡,在基本保持无纺土工布的反滤性能的同时,为护滩植物3提供了长期的缓释肥料,解决了充填材料中肥料不足的问题。预制块体4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或其它材料制作,可实现工厂化生产,避免过多采石,有保护生态环境和地球资源的环境效益。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结构的透水性,保证土体、水体和植物丛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构建一个陆地、水上和水下各类生物和谐共存的多元化生态环境,所述预制块体4的平面形状为:中间是矩形两头是圆弧。在所述预制块体4的平面上设有一个位于其中部的所述种植孔5、二个分别设置在所述预制块体纵向两端部的端部竖向孔6以及多个关于预制块体纵向中心线对称布置的侧部竖向孔7,在所述预制块体4的外缘立面上设有横向孔9,所述横向孔9与所述侧部竖向孔7一一对应地垂直布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块体4采用桩柱10连接,所述桩柱10插装在所述端部竖向孔6内,所述桩柱10的底部穿过所述营养土工布层1固定在滩体上,所述侧部竖向孔7和所述横向孔9形成所述透水孔。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块体4可以采用一根所述桩柱10铰接,此时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块体4搭接。当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块体4对接时,在所述预制块体4的外缘立面上设有纵向孔8,所述纵向孔8与所述端部竖向孔6一一对应地垂直布置,在对接的两个所述预制块体4之间设有连接条11,所述连接条11插装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块体4相对的纵向孔6中,两个所述预制块体4各采用一个所述桩柱10与所述连接条11铰接。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