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消防保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0395发布日期:2018-10-30 21:25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消防保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消防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市政消防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室外消火栓是设置在建筑物外面消防给水管网上的供水设施,主要供消防车从市政给水管网或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取水实施灭火,也可以直接连接水带或者是水枪出水灭火,是扑救火灾的重要消防设施。

传统的室外消火栓包括地上式消火栓以及地下式消火栓。地上式消火栓在地上接水,操作方便,但易被碰撞以及易受冻;地下式消火栓虽然防冻效果好,但需要建造较大的地下井室,并且在使用时消防队员需要到井内接水,对争分夺秒的消防救火不利。

公告号为CN20542141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室外地上式消火栓防护装置,该室外地上式消火栓防护装置包括底座以及防护罩,在底座的上端设置有保温罩外壳,在保温罩外壳的外端面上设置有蓄光标识,在保温罩外壳的上端设置有防护罩,在底座的上端面处开设有充沙口及旋塞,防护罩与保温罩外壳之间通过锁具进行锁闭连接。

但是该室外地上式消火栓防护装置的防护罩与保温罩外壳之间通过锁具进行锁闭连接,在拆除该保护装置时需要将锁具打开,再将保温罩外壳移除,对发生火灾时需要争分夺秒的消防救火不利,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消防保护系统,具有保护消火栓的作用,并且在需要时能够被快速拆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消防保护系统,包括固定底座以及用于灭火的消火栓,所述固定底座连接有固定壳体以及移动壳体,所述固定壳体的弧度小于120度,所述固定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移动壳体的两端设置有插接于连接凹槽内的连接凸条,所述固定壳体与所述移动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使用消火栓时,取下保护盖后,进而将移动壳体从与固定壳体固定连接的状态中顺着连接凹槽取出,进而原先被固定壳体、移动壳体以及保护盖保护在内的消火栓便可用于连接水枪进而进行消防救火的工作,在保护消火栓的同时具备被快速拆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壳体的内侧壁上端设置有主滑移槽,所述移动壳体设置有旁滑移槽,所述主滑移槽与所述旁滑移槽相互连通,所述保护盖设置有插接于所述主滑移槽与所述旁滑移槽内的滑移凸环,所述移动壳体设置有放置滑移凸环的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保护盖到固定壳体以及移动壳体上时,先令保护盖上的滑移凸环卡入置槽内,进而令保护盖绕着保护盖的轴心旋转,令滑移凸环插接于主滑移槽与旁滑移槽内,进而固定保护盖、主滑移槽以及旁滑移槽,在使用时,通过旋转保护盖便可以将保护盖从与固定壳体以及移动壳体固定连接到分离,在保护消火栓的同时具备被快速拆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壳体设置有两个旁滑移槽,两个所述旁滑移槽设置在置槽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盖同时插接于主滑移槽以及两个旁滑移槽内,起到对固定壳体以及移动壳体的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其中一个所述旁滑移槽与置槽之间设置有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盖的滑移凸环在沿着旁滑移槽、主滑移槽直至滑到另一个旁滑移槽内时,限位块的一侧与滑移凸环抵接,保护盖停止旋转;在将滑移凸环旋出时,滑移凸环与限位块的另一侧抵接,进而不需要特意去控制滑移凸环的旋转位置,便将保护盖取出,缩短分离保护盖所需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盖的上端铰接有用于旋转保护盖的旋转手柄,所述旋转手柄在不使用时嵌入保护盖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手柄在嵌入保护盖后不易发生损坏,在需要拆卸保护盖时,旋转旋转手柄并以此控制保护盖旋转,进而简易保护盖的拆卸方式,缩短拆卸保护盖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盖设置有至少一个漏水孔,所述漏水孔设置于所述旋转手柄下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令旋转手柄处于干燥的状态,进而在需要使用旋转手柄对保护盖进行拆卸时,避免因为有水分的存在进而手与旋转手柄之间出现打滑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分离移动壳体与固定壳体的提拉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取下保护盖后,手放入提拉槽令移动壳体沿着连接凹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分离,进而减小分离移动壳体与固定壳体的难度,缩短分离所需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壳体上端设置有填充口,所述固定底座外圆周侧壁上设置有启闭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些紧急情况下,通过开启启闭件,令固定壳体内部的物质流出,进而将固定底座从消火栓的周边取走,进而再利用消火栓用于消防救火。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旋转保护盖即可将保护盖从固定壳体以及移动壳体上拆卸下来,进而令移动壳体沿着连接凹槽的长度方向运动即可分离移动壳体与固定壳体,在保护消火栓的同时具备被快速拆除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的保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底座;11、底座圆弧边;12、固定壳体;121、主滑移槽;122、连接凹槽;123、填充口;13、启闭件;2、移动壳体;21、提拉槽;22、连接凸条;23、旁滑移槽;24、限位块;25、置槽;3、保护盖;31、旋转手柄;32、保护盖圆弧边;33、滑移凸环;34、漏水孔;4、消火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市政消防保护系统,包括呈圆环状且中空的固定底座1以及用于灭火的消火栓4。固定底座1设置有防止碰撞的底座圆弧边11。固定底座1的设置有圆柱状的壳体,壳体包括有中空的固定壳体12以及移动壳体2。固定壳体12呈圆弧状且弧度为120度。在壳体的上侧设置有保护盖3,保护盖3设置有防止碰撞的保护盖圆弧边32。

如图1、图2所示,消火栓4设置于固定底座1中。保护盖3的上端内嵌有旋转手柄31,通过旋转手柄31与保护盖3固定连接进而方便将保护盖3从固定壳体12以及移动壳体2上取下。保护盖3上放置旋转手柄31的位置设置有漏水孔34,水沿着漏水孔34流到地面进而起到保护旋转手柄31的作用。在固定壳体12的上端设置有填充口123,通过填充口123将填充物加入固定壳体12与固定底座1内,进而令固定底座1与固定壳体12固定在消火栓4四周,并对消火栓4起到保护的作用。在固定底座1上设置有启闭件13,当开始启闭件13时,固定底座1以及固定壳体12内的填充物将从启闭件13内流出,进而可以将固定底座1从消火栓4边抽离。

如图2、图3、图4所示,在固定壳体12两侧均设置有垂直于固定底座1的连接凹槽122。在移动壳体2的两侧设置有与连接凹槽122相互匹配的连接凸条22。当连接凸条22完全插接于连接凹槽122内时,移动壳体2与固定壳体12连成一体进而围成一个保护消火栓4的空间。在固定壳体12的内侧面上端设置有圆弧状的主滑移槽121。移动壳体2的两侧设置有旁滑移槽23。在移动壳体2与固定壳体12卡接时,旁滑移槽23与主滑移槽121相互连通。移动壳体2的两个旁滑移槽23之间设置有放置保护盖3突出部的置槽25。置槽25为半圆弧状,在其中一个旁滑移槽23与置槽25之间设置有其限位作用的限位块24。

如图2、图5所示,保护盖3设置有与置槽25相匹配的滑移凸环33,通过将保护盖3的滑移凸环33放入置槽25内,进而旋转保护盖3,保护盖3将插接于主滑移槽121以及盘滑移槽23内,并最终与限位块24抵接进而停止转动。在移动壳体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提拉槽21,通过利用提拉槽21可将移动壳体2与固定壳体12分离。

在使用时,旋转保护盖3,令滑移凸环33从主滑移槽121以及旁滑移槽23内旋出,并与限位块24抵接,进而向上提拉旋转手柄31将保护盖3与壳体分离,进而通过提拉槽21向上提拉移动壳体2,令移动壳体2与固定壳体12分离,即可利用消火栓4进行消防救火。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但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修改和润饰,这些修改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