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淋浴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4218发布日期:2018-09-05 01:25阅读:14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淋浴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淋浴器的进水口一般直接连接切换阀,并通过切换阀的切换选择性地连通进水口与顶喷花洒出水管或手持花洒出水管,从而实现顶喷花洒出水或顶喷花洒出水。为方便人们对切换阀的操作,切换阀一般设置在较低的位置处,而进水口也相应地设置在较低位置处。

当进水口设置在较高位置时,进水口需要通过进水管连接到切换阀。此时,淋浴器的安装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进水管装于墙体内,此时,淋浴器外部呈现的安装效果与进水口设置在低位的安装效果相同,但是这样会对墙体造成造成破坏,安装复杂,安装成本也高。另一种是将进水管外露设置,这样安装的复杂度及成本都会有所降低,但这样墙体上就会有多根管路,使得浴室的管路铺设凌乱不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淋浴器连接结构,当淋浴器进水口设置在墙体上部时,该淋浴器连接结构既能避免对墙体造成破坏,降低安装复杂度和安装成本,也能减少管路外露设置,避免浴室管路铺设凌乱不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淋浴器连接结构,包括顶喷花洒机构、手持花洒机构和切换阀,所述切换阀设有一进水口和两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浴器连接结构还包括进水机构,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进水接头、调节接头、墙座和外管,所述调节接头通过法兰连接在墙座内,所述进水接头一端与调节接头进行螺纹连接,另一端则连接设置在墙体上部的进水口,所述外管一端连接墙座,另一端连接切换阀的进水口;所述顶喷花洒机构包括顶喷花洒、上管和内管,所述内管穿设在外管内,其下端连接切换阀的一出水口,上端则延伸至墙座内,并通过转接头与上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上管的另一端则连接顶喷花洒;所述手持花洒机构包括手持花洒和软管,所述软管一端连接切换阀的另一出水口,另一端连接手持花洒。

所述转接头上部外周设有一凹槽,下部设有外螺纹和内螺纹,而上管与转接头连接的一端外周设有固定孔,转接头上部嵌设在上管内,所述凹槽与固定孔对应,固定孔上设有螺钉,螺钉压抵在凹槽上;所述转接头下部通过外螺纹与墙座连接,而内管上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内管的外螺纹与转接头下部的内螺纹配合连接。

所述切换阀设有阀体、阀芯和压紧螺母,所述切换阀的进水口和两出水口均设置在阀体上,所述阀芯通过压紧螺母固定在阀体上。

所述阀芯上连接有把手,而把手上连接有把手柄。

所述切换阀通过吸盘结构、螺钉结构或胶水固定在墙体上。

所述吸盘结构包括吸盘、连接座和连接头,所述吸盘通过吸盘固定片连接在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通过固定爪连接在连接头上,而连接头与切换阀的阀体进行螺纹连接。

所述螺钉结构包括螺钉、螺钉固定座、连接座和连接头,所述螺钉连接在螺钉固定座上,所述螺钉固定座与连接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通过固定爪连接在连接头上,而连接头与切换阀的阀体进行螺纹连接。

所述外管连接有放置手持花洒的滑座。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将进水机构的外管连接到切换阀的进水口,同时将顶喷花洒机构的内管连接切换阀的一出水口后穿设在外管之中,并连接上管,内管和上管配合形成顶喷花洒的水流管路,而外管与内管配合形成淋浴器的进水管路。本实用新型将进水管路与顶喷花洒的水路结合在一起,有效避免对墙体造成破坏,降低了安装复杂度和安装成本,而且可以减少淋浴器的管路外置,避免浴室管路铺设凌乱不堪,提高浴室环境的整洁度。一般进水口的埋墙深度有深有浅,当进水口的埋墙深度较深时,淋浴器的安装会比较麻烦或者不能安装,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水接头、调节接头和墙座配合来连接进水口和外管,调节接头设置在墙座内,而进水接头和调节接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连接后与上墙座内孔配合可调节长度,也就是说调节接头可以根据埋墙深浅与上墙座配合,包容埋进水口埋墙深度的误差,避免了因进水口埋墙的深浅原因而不能安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持花洒出水时水路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顶喷花洒出水时水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手持花洒和顶喷花洒出水时的水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吸盘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螺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淋浴器连接结构,其包括进水机构、顶喷花洒机构、手持花洒机构和切换阀4,其中,切换阀4设有一进水口411和两出水口412、413,进水机构包括进水接头11、调节接头12、墙座13和外管14,调节接头12通过法兰15连接在墙座13内,而进水接头11一端与调节接头12螺纹连接,另一端则连接设置在墙体上部的进水口,外管14一端连接墙座13,另一端连接切换阀4的进水口411,并通过螺母固定;顶喷花洒机构包括顶喷花洒21、上管23和内管22,内管22穿设在外管14内,其下端连接切换阀4的一出水口412,上端则延伸至墙座13内,并通过转接头24与上管23的一端连接,上管23的另一端则连接顶喷花洒21;手持花洒机构包括手持花洒31和软管32,软管32一端连接切换阀4的另一出水口413,另一端连接手持花洒31。

上述转接头24上部外周设有一凹槽241,下部设有外螺纹和内螺纹,而上管23与转接头24连接的一端外周设有固定孔231,转接头24上部嵌设在上管23内,此时,转接头24上部的凹槽241与固定孔231对应,然后采用螺钉232穿过固定孔231后压抵在凹槽241上,从而实现转接头2与上管23的连接;转接头24下部通过外螺纹与墙座13连接,而内管22上端设有外螺纹,内管22的外螺纹与转接头24下部的内螺纹配合实现内管22与转接头24的连接。

上述外管14连接有滑座141,手持花洒31可以放置在滑座141上。

上述切换阀4设有阀体41、阀芯42和压紧螺母43,切换阀4的进水口411和两出水口412、413均设置在阀体41上,阀芯42通过压紧螺母43固定在阀体41上。在阀芯42上连接有把手44,而把手44上连接有把手柄45。通过调节把手柄45可以控制阀芯42,从而实现对切换阀4的两出水口412、413与进水口411的连通与断开。

切换阀4可以通过吸盘结构5、螺钉结构6或胶水固定在墙体上。如图7所示,当采用的是吸盘结构来实现切换阀4的固定时,吸盘结构包括吸盘51、连接座53和连接头54,其中吸盘51通过吸盘固定片52连接在连接座53上,而连接座53通过固定爪55连接在连接头54上,连接头54通过螺纹连接切换阀4的阀体41。此时,通过将吸盘51吸附在墙面上即可实现切换阀4的固定。如图8所示,当采用螺钉结构来实现切换阀4的固定时,螺钉结构包括螺钉61、螺钉固定座62、连接座63和连接头64,螺钉61连接在螺钉固定座62上,而螺钉固定座62与连接座63通过螺纹固定连接,而连接座62通过固定爪65连接在连接头64上,连接头64通过螺纹连接切换阀4的阀体41。此时,将螺钉64钻入墙体内的膨胀螺钉66即可实现切换阀4的固定。

上述结构的淋浴器在安装时,首先将进水接头11、调节接头12和墙座13连接在墙体上部的进水口处;然后将上管23和转接头24连接在墙座13上;接着进行内管22和外管14的安装,具体地,将内管22先旋入切换阀4内,外管14旋入墙座13,内管22插入外管14中,内管22和墙座13上的转接头24旋紧,用螺母把外管14和切换阀4固定住;接着,将切换阀4通过吸盘结构、螺钉结构或胶水固定在墙体下部;最后将顶喷花洒21连接在上管23上,软管32连接在切换阀4上即可。

如图3至图6所示,该淋浴器从墙体上部的进水口进水,经过墙座13流入外管14并进入切换阀4的进水口411,然后由切换阀4控制分水。当切换把手44转到手持花洒档位时,直接从底部出水,水进入软管32,从手持花洒31出水;当切换把手44转到顶喷花洒档位时,水进入内管22和上管23,从顶喷花洒21出水;当切换阀4转到中间位置时,水由切换阀的两个出水口412、413流出,分别进入软管32和内管22,手持花洒31和顶喷花洒21一起出水。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本实用新型将进水机构的外管14连接到切换阀4的进水口411,同时将顶喷花洒机构的内管22连接切换阀4的一出水口412后穿设在外管14之中,并连接上管23,内管22和上管23配合形成顶喷花洒的水流管路,而外管14与内管22配合形成淋浴器的进水管路。本实用新型将进水管路与顶喷花洒的水路结合在一起,有效避免对墙体造成破坏,降低了安装复杂度和安装成本,同时,可以减少淋浴器的管路外置,避免浴室管路铺设凌乱不堪,提高浴室环境的整洁度。

一般进水口的埋墙深度有深有浅,当进水口的埋墙深度较深时,淋浴器的安装会比较麻烦或者不能安装,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水接头11、调节接头12和墙座13配合来连接进水口和外管14,调节接头12设置在墙座13内,而进水接头11和调节接头1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调节接头12可以调节其与墙座13的内孔配合长度,从而实现进水深度的可调节。也就是说调节接头可以根据埋墙深浅与上墙座配合,包容埋进水口埋墙深度的误差,避免了因进水口埋墙的深浅原因而不能安装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