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轮胎条网格式土质地面固化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8756发布日期:2018-08-21 19:05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土保护土质地面固化技术,尤其是一种废旧轮胎条网格式土质地面固化垫。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泥土流失,地面固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各种防护网或保护工程结构众多,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6436678A,一种预防水土流失的锁土网,包括底网,其埋设于土地内;若干个固定钉,其包括钉杆和钉帽,每个固定钉通过钉杆插入于土地内并通过钉帽压在底网上;顶网,设置于土地的表层,该顶网位于底网的正上方;若干个压盖,若干个该压盖压在顶网上,且若干个该压盖各与一个固定钉对应;若干个拉绳,每个压盖与对应的固定钉的钉帽之间通过一个该拉绳进行连接;以及若干个加强台,每个拉绳的中间设置有一个该加强台。又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7165179A设计的一种避免水土流失的防护结构,包括上部网状结构层、下部网状结构层、连接钩以及编织袋堆积层;上部网状结构层、编织袋堆积层以及下部网状结构层自上而下依次设置;连接钩贯穿编织袋堆积层并分别与上部网状结构层以及下部网状结构层相连;上部网状结构层上设置有上部网状结构层孔;下部网状结构层上设置有下部网状结构层孔;上部网状结构层孔的孔径小于下部网状结构层孔的孔径。由于这些保护网结构都需要大量消耗各种材料,成本很大,且有些材料对土质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或在土质没有固化时就已经老化,产生不了真正稳固土质的目的。而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报废橡胶轮胎越来越多,回收处理成为人类共同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部分废弃轮胎重新利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废旧轮胎条网格式土质地面固化垫。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废旧轮胎条网格式土质地面固化垫,包括若干条橡胶条,其特征是在所述橡胶条端部设有穿连体,若干条橡胶条中相邻的橡胶条构成菱形或长方形网孔;所述穿连体为铆接体或绳接体;所述铆接体包括穿针以及和穿针配合的承接钉;所述穿针一端为尾座,另一端为针头,在针头部位沿轴向设有异变槽;所述承接钉包括与异变槽配合的钉尖部以及承接座,所述承接座朝穿方向设有承接面,承接面上设有过盈扩槽。

前述的废旧轮胎条网格式土质地面固化垫中,作为优选,所述穿针的针头为圆锥体,圆锥体尖部部位沿其圆周设有翻铆变位槽。

前述的废旧轮胎条网格式土质地面固化垫中,作为优选,所述穿针的针头为圆锥体,在圆锥体表面设有若干处过盈变位槽。

前述的废旧轮胎条网格式土质地面固化垫中,作为优选,所述承接钉上的过盈扩槽具有从内向外延伸的导向边。

前述的废旧轮胎条网格式土质地面固化垫中,作为优选,所述承接钉的钉尖部表面设有防滑齿。

前述的废旧轮胎条网格式土质地面固化垫中,作为优选,所述防滑齿是朝承接钉钉尖部方向相反的斜倾齿。

本技术方案先把报废轮胎进行无尘切割处理,制成橡胶条,然后把橡胶条一一连接成网状、格状体,作为大型活动所场、停车场、荒坡绿化固定等区域的地面固化之用。根据轮胎橡胶的特殊性质,本方案设计了穿连体,这种穿连体无需对橡胶进行冲孔,不会因冲孔而产生剩余废料,而是经挤压穿破橡胶进行铆接,并保持橡胶条之间的转动,以方便成型后收藏运输。

本方案尤其对穿连体中的铆接体进行了研究,设计了穿针和承接钉,由穿针穿透橡胶层,由承接钉配合穿针并通过异变槽、过盈扩槽对穿针端部进行外扩,获得反向制约和过盈配合的装配目的。

本装置中异变槽是在穿针制作时预先设计在其中的变位孔或槽,当穿针作用于橡胶之上时保持其尖部挤压穿过作用,当穿透橡胶时,由承接钉对其进行变形,在向外扩张挤压橡胶产生过盈的同时,对穿针端部进行外翻,产生外铆效果,使穿针和承接钉合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废旧轮胎或废弃橡胶制成网格状土质固化垫,改善易产生水土流失区域的表面结构,可长期对土质进行加强固化,不仅解决了部分废旧轮胎的再利用,而且大大降低了固化成本;其结构合理,定型稳定,铆接强度大,可应用于堤坝、消落带、大型活动所场、停车场、荒坡绿化固定等场所,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穿连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承接钉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穿针工作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绳接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右视图。

图中:1.橡胶条,2.穿连体,21.穿针,211.尾座,212.异变槽,213.翻铆变位槽,214.过盈变位槽,22.承接钉,221.防滑齿,222.过盈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本实施例一种废旧轮胎条网格式土质地面固化垫,如图1所示,包括由废旧轮胎切割而成、长度相等的橡胶条1,在橡胶条端部设有穿连体2,由相邻橡胶条构成菱形网孔。

实施例一:穿连体为铆接体。铆接体包括穿针21以及和穿针21配合的承接钉22,如图2所示,穿针21的一端为半球体结构的尾座211,另一端为针头,在针头部位沿轴向设有异变槽212,如图5所示,异变槽212在制作穿针21时预先进行设置,在穿孔前保持针头的锋尖形状。穿针21的针头为圆锥体,在圆锥体表面设有两处过盈变位槽214,在穿孔完成时通过过盈变位槽214的径向变量实现穿针21和橡胶条之间的过盈配合。在圆锥体尖部部位沿其圆周还设有一处翻铆变位槽213,通过翻铆变位槽213使得针头端部外翻,产生与承接钉22之间的铆接。

承接钉22包括与异变槽212配合的钉尖部以及半球体结构的承接座,如图3、图4所示,承接座朝穿方向设有承接面,在该承接面上从与针尖部过渡点位起设有过盈扩槽222。过盈扩槽222具有从内向外延伸的导向边,以及由内向外延伸的槽体。翻铆变位槽213的位置与过盈扩槽222的深度配合,保证穿针21针头进入过盈扩槽222内向外铆压,并受到轴向制约。承接钉22的钉尖部表面设有防滑齿221,防滑齿221是朝承接钉22钉尖部方向相反的斜倾齿,形成倒扣效果。

实施例二:穿连体为绳接体,把橡胶条1间隔排列,端部相连,间隔排列的橡胶条1方向相反,如图6、图7所示,串接成中间具有长方形孔的网状结构,可直接卷曲收藏运输。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等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