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型公路路基生态护坡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29553发布日期:2018-06-30 09:5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型公路路基生态护坡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公路路基护坡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稳定型公路路基生态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公路的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了起来,在此过程中,公路路基护坡作为保证路基稳定的重要结构,也得到更多的关注;而随着当前绿色发展理念的盛行,生态护坡技术在公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生态护坡只是在路基坡面上种植一些绿色植被,并未考虑到路基边坡的稳定性,这在沿海软土地区是远远不够的。

查阅相关文献,目前的专利主要是对坡面的护坡砖结构进行创新研究,比如一种生态护坡挡墙混凝土砌块的基础块(CN201621375290.9)、一种生态护坡挡墙混凝土砌块的压顶块(CN201621375306.6)和一种互锁式生态护坡砌块及互锁式生态护坡施工工艺(CN201510064880.3)均是研究了新型的护坡砖结构,通过上下或相邻两块砌块的机械咬合,避免了每块护坡砖的水泥砂浆层施工,并在护坡砖空隙内播撒绿色植被以达到保持路基边坡水土平衡,上述专利可显著提高施工效率,但护坡砖在坡面上的稳定性以及路基边坡自身的稳定性问题仍旧尚未解决。高强度公路护坡(CN201621276921.1)考虑了路基边坡的稳定性以及生态护坡理念,但其施工程序繁琐,施工量大,不适宜大范围推广应用。

鉴于此,虽然当前对生态护坡和路基边坡稳定的研究已十分普遍,但对于两类研究相结合的文献并未有报道。故针对此情况,综合考虑当前路基边坡巡视维护困难的缺陷,寻求一种新型、绿色生态,高稳定性的路基护坡及其施工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稳定型公路路基生态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型公路路基生态护坡。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稳定型公路路基生态护坡其包括若干上下叠合的填土层、正六边形混凝土环、底座和饰面砖,所述的填土层截面呈梯形结构,上层填土层底部的宽度小于下层填土层顶部的宽度,下层的填土层上表面多出上层填土层下表面的部分形成护坡平台,护坡平台上设有横向排水通道,填土层的斜面设有纵向排水通道,护坡平台处设有竖向的承重钢柱;所述的正六边形混凝土环设在填土层的斜面上,其内侧设有承重结构体和斜向加强梁,斜向加强梁插入填土层并与承重钢柱连接,六边形混凝土环的底部设有锚杆和透水孔,锚杆穿过承重结构体并插入填土层;所述的底座铺设在正六边形混凝土环内,饰面砖铺设在底座上表面,底座和饰面砖内均设有植被孔,植被孔内设有绿色植被。

优选地,所述的横向排水通道呈内凹状,坡度均为5%,两端分别连接着两侧的纵向排水通道。

优选地,所述的正六边形混凝土环底边设有锚杆孔,承重结构体与正六边形混凝土环底边呈一体式的结构形式。承重结构体配合锚杆承担整个正六边形混凝土环的重量。

优选地,所述的底座呈正三角形状,覆盖在底座上表面的饰面砖的尺寸均与底座的尺寸相匹配,底座均匀布置在正六边形混凝土环内部的空腔内,相邻底座的底边通过锚钉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底座上表面两侧边设有L型构件,饰面砖下表面相对位置设有L型槽,L型构件插入L型槽内部。

优选地,每层填土层的下方均设有碎石层,碎石层与透水孔相连,保证了土坡的稳定性。

一种上述稳定型公路路基生态护坡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填筑路基底层的砾石层,安装承重钢柱,并固接底层填土层内的加强梁;

(2)继续填土至一定高度,形成护坡平台,设置纵向排水通道和横向排水通道,并在坡面上支模浇筑承重结构体和正六边形混凝土环,使斜向加强梁和正六边形混凝土环连接;

(3)利用预留的锚杆孔,进行锚杆的施工,随后设置第二层砾石层;

(4)重复步骤1~3,完成所有填土层的施工;

(5)在正六边形混凝土环围成的空间内铺设底座;

(6)最后在底座上表面覆盖饰面砖,随即在植被孔中种绿色植被,完成生态护坡的施工。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计的护坡平台,为日后的巡逻维护工作提供了便利,并以此增设了横向排水通道,保证了路基边坡面排水。

2、本发明设置了双层砾石层,并配合直通边坡外表面的透水孔,避免由于高水位带来的边坡深层的滑坡危害,并配合承重柱以及斜向加强梁,进一步加强了边坡内部抗倾覆的能力;坡面上种植的绿色植被,可解决强降雨等冲刷产生的边坡浅层坍塌、滑坡等灾害。

3、本发明采用的双层护坡砖构造,在保证护坡砖稳定性的前提下既避免了对每块护坡砖进行水泥砂浆层施工的工作量,又因为底座的轻质混凝土材料,减轻对正六边形混凝土环的压力,保证边坡表面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路基边坡生态护坡结构坡面图;

图2是路基边坡生态护坡正视图;

图3是正六边形混凝土环示意图;

图4是底座拼装完成效果图;

图5是饰面砖拼装完成效果图;

图6是L型构件、L型槽示意图。

图示标注:1-护坡平台;2-纵向排水通道;3-横向排水通道;4-正六边形混凝土环;5-锚杆;6-锚钉;7-底座;8-饰面砖;9-植被孔;10-绿色植被;11-L型构件;12-L型槽;13-承重结构体;14-砾石层;15-承重钢柱;16-斜向加强梁;17-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若路基边坡高3m,宽为4.6m,护坡平台1宽为0.3m,坡面为45°角。施工时,在选定位置预埋地脚螺栓,首先安装两根直径为20cm的承重钢柱15,间距为1.3m,紧接着进行路基的填筑。在路基填筑初期,路基边缘首先填筑一层20cm的砾石层14,压实完毕后在承重钢柱15焊接两斜向加强梁16,斜向加强梁16截面尺寸为5*5cm,长度分别为136cm和63cm,承重钢柱15和斜向加强梁16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并涂有防水涂层,此时可设置临时支撑,支撑两斜向加强梁16。

结合附图1和2所示,继续填土至1m高度处,保证坡面为45°角。在路基外侧设置0.3m宽的护坡平台1,护坡平台内设置横向排水通道3,其呈凹形,俯视图为15cm的正方形,四面均内凹5%的坡度,横向排水通道3两端连接着纵向排水通道2,纵向排水通道2呈凹形,宽度为25cm,高度为10cm,接下去在坡面上测量放线,挖去边长为116cm,厚5cm的正六边形坡面土,形成正六边形槽,底边处挖厚度为10cm。正六边形混凝土环4和承重结构体13已在工厂预制完成,构成一个整体,正六边形混凝土环4腰处底面预留了供斜向加强梁16插入支撑的支撑孔,将预制好的正六边形混凝土环4和承重结构体13利用吊机准确吊装至正六边形槽内,并保证斜向加强梁16端部已插入支撑孔。此时正六边形混凝土环4如图3所示,透水孔直径为3cm,利用其底边上的锚杆孔进行固定,即在锚杆孔的位置打设锚杆6实现正六边形混凝土环4与填土层的连接,本实施李忠锚杆直径为5cm,长度为50cm,施工为正常锚杆施工步骤,在此不在叙述。

随后在保持坡面坡度不变的前提下,继续填筑20cm的砾石层,填筑上一层填土层,并按图纸焊接第三根斜向加强梁16,第三根斜向加强梁16的截面尺寸为3*3cm的正方形,长度为63cm。并逐一安装第二层填土层侧面边坡位置的正六边形混凝土环4和承重结构体13。

结合附图4~6所示,在正六边形混凝土环4围成的空间内安装底座7,底座7由轻质混凝土材料制成,呈正三角形状,厚度为3cm,外边长为116cm,内边长为66cm,上表面两腰中部安装有L型构件11。安装底座7过程期间仅需要在相邻两底座7底边用锚钉6固定连接即可,安装完毕效果图如图4所示。

最后在底座7上安装饰面砖8,饰面砖8尺寸截面尺寸同底座7,只是厚度为2cm,利用其背面的L型槽12扣住底座。紧接着在66cm边长内的植被孔9内种植绿色植被10,如图5所示。最后施工完毕得到正面如图2的公路路基生态护坡形式。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