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预防疟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0664发布日期:2018-07-27 21:2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预防疟疾装置。



背景技术:

疟疾是经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疟疾的传播主要靠蚊子,蚊子幼虫生活在低洼潮湿的水环境中,人类防治疟疾病,除了医药治疗外,还要治理和清除低洼的死水环境,以阻断蚊的生活区域,减少蚊的数量,从而阻断疟原虫的传播途径,达到消灭疟原虫防治疟疾病的目的,目前缺乏将低洼中的死水抽出的稳定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预防疟疾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设备的一种新型预防疟疾装置,包括洼地,所述洼地内设置有凹地,所述凹地左右端壁外表面固设有位于外部的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上下贯通且与所述凹地通接的通接腔a,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洼地内,所述底座内左右相应设置有腔部b,所述腔部b下方设置有位于所述底座内且与所述腔部b相通的传输腔a,所述腔部b上端壁内固设有马达a,所述马达a的外输轴可旋动的穿过所述腔部b并探入所述传输腔a内,所述马达a的外输轴与所述传输腔a下端壁旋动配合连接,所述马达a的外输轴外表面螺形纹配合连接设置有与所述传输腔a左右端壁滑移配合连接的斜导块,所述斜导块的表面相抵设置有左右相应的锁接杆,所述锁接杆可滑移的贯通所述传输腔a左右端壁,所述底座上端面固设有机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与所述通接腔a相通的传输腔e,所述传输腔e下侧左右端壁之间固设有贯通所述机体的电子控制阀a,所述传输腔e左右端壁内设置有传输腔b和传输腔d,所述传输腔b后端壁外表面固设有销子a,所述销子a外表面可旋动设置有探入所述传输腔e内的隔板a,所述传输腔d后端壁外表面固设有销子b,所述销子b外表面可旋动设置有探入所述传输腔e内的隔板b,所述传输腔d上方设置有贯通所述机体且向右探出外部的通管a,所述通管a与所述传输腔e通接,所述通管a右端面通接设置有电子控制阀b,所述电子控制阀b右端面通接设置有通管b,所述通管b右侧设置有位于外部的闸阀,所述闸阀内设置有连接腔,所述通管b贯通所述闸阀与所述连接腔通接,所述连接腔右端壁通接设置有向右探出外部的通管c,所述通管c有端面通接设置有电子控制阀c,所述电子控制阀c右端面通接设置有通管d,所述传输腔e左端壁内固设有马达b,所述马达b的外输轴右端面固设有旋动盘,所述旋动盘右端面固设有旋动柱b,所述旋动柱b外表面可旋动的设置有柄件,所述传输腔e左右端面之间可滑移的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上端面固设有立杆,所述立杆左端面固设有与所述柄件旋动配合连接的旋动柱a,所述马达b上设置有减噪除震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隔板b设置于所述隔板a上方,所述隔板a和隔板b下方设置有凸出台,用于限制所述隔板a和隔板b的摆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旋动柱b固设于所述旋动盘右端面上侧,所述旋动柱b的中轴线与所述马达b外输轴中轴线不在同一线上,从而将旋动转化为直线运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锁接杆外表面设置有簧件和挡阻块,簧件设置于所述传输腔a左右端壁内的腔部,所述锁接杆可滑移的穿过腔部,从而提高了设备安装便利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推板左右端面设置有滑移垫,滑移垫与所述传输腔e左右端壁滑移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减噪除震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马达上下两侧面的减噪垫和固定设置在所述马达前后两侧面的除震板,所述减噪垫和所述除震板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装置稳定,本装置能够将洼地中的死水抽干,阻断疟原虫的传播途径,从而达到防治疟疾病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预防疟疾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中b-b方向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马达b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预防疟疾装置,包括洼地100,所述洼地100内设置有凹地101,所述凹地101左右端壁外表面固设有位于外部的底座107,所述底座107内设置有上下贯通且与所述凹地101通接的通接腔a108,所述底座107设置在所述洼地100内,所述底座107内左右相应设置有腔部b106,所述腔部b106下方设置有位于所述底座107内且与所述腔部b106相通的传输腔a102,所述腔部b106上端壁内固设有马达a105,所述马达a105的外输轴可旋动的穿过所述腔部b106并探入所述传输腔a102内,所述马达a105的外输轴与所述传输腔a102下端壁旋动配合连接,所述马达a105的外输轴外表面螺形纹配合连接设置有与所述传输腔a102左右端壁滑移配合连接的斜导块104,所述斜导块104的表面相抵设置有左右相应的锁接杆103,所述锁接杆103可滑移的贯通所述传输腔a102左右端壁,所述底座107上端面固设有机体122,所述机体122内设置有与所述通接腔a108相通的传输腔e121,所述传输腔e121下侧左右端壁之间固设有贯通所述机体122的电子控制阀a109,所述传输腔e121左右端壁内设置有传输腔b112和传输腔d115,所述传输腔b112后端壁外表面固设有销子a110,所述销子a110外表面可旋动设置有探入所述传输腔e121内的隔板a111,所述传输腔d115后端壁外表面固设有销子b114,所述销子b114外表面可旋动设置有探入所述传输腔e121内的隔板b113,所述传输腔d115上方设置有贯通所述机体122且向右探出外部的通管a125,所述通管a125与所述传输腔e121通接,所述通管a125右端面通接设置有电子控制阀b126,所述电子控制阀b126右端面通接设置有通管b127,所述通管b127右侧设置有位于外部的闸阀128,所述闸阀128内设置有连接腔135,所述通管b127贯通所述闸阀128与所述连接腔135通接,所述连接腔135右端壁通接设置有向右探出外部的通管c129,所述通管c129有端面通接设置有电子控制阀c130,所述电子控制阀c130右端面通接设置有通管d131,所述传输腔e121左端壁内固设有马达b117,所述马达b117的外输轴右端面固设有旋动盘118,所述旋动盘118右端面固设有旋动柱b120,所述旋动柱b120外表面可旋动的设置有柄件119,所述传输腔e121左右端面之间可滑移的设置有推板124,所述推板124上端面固设有立杆123,所述立杆123左端面固设有与所述柄件119旋动配合连接的旋动柱a116,所述马达b117上设置有减噪除震装置。

有益地,其中,所述隔板b113设置于所述隔板a111上方,所述隔板a111和隔板b113下方设置有凸出台,用于限制所述隔板a111和隔板b113的摆动。

有益地,其中,所述旋动柱b120固设于所述旋动盘118右端面上侧,所述旋动柱b120的中轴线与所述马达b117外输轴中轴线不在同一线上,从而将旋动转化为直线运动。

有益地,其中,所述锁接杆103外表面设置有簧件和挡阻块,簧件设置于所述传输腔a102左右端壁内的腔部,所述锁接杆103可滑移的穿过腔部,从而提高了设备安装便利性。

有益地,其中,所述推板124左右端面设置有滑移垫,滑移垫与所述传输腔e121左右端壁滑移配合连接。

有益地,其中,所述减噪除震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马达b117上下两侧面的减噪垫1171和固定设置在所述马达b117前后两侧面的除震板1172,所述减噪垫1171和所述除震板1172相连接,所述减噪除震装置能够有效减少所述马达b117运转产生的噪音和震动。

本发明设备在初始状态时,所述马达a105和马达b117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所述电子控制阀a109、电子控制阀b126、电子控制阀c130和电子控制阀d132处于关闭状态,所述隔板a111和隔板b113处于水平状态,所述推板124位于下方极限位置,所述斜导块104位于所述传输腔a102内上方极限位置,所述锁接杆103位于所述传输腔a102左右端壁内的腔部内且未探入所述洼地100内,腔部内的簧件处于自然状态。

当设备运行时,所述马达a105工作,将所述斜导块104向下推动,使所述锁接杆103向外滑移并探入所述洼地100内,所述传输腔a102左右端壁内的腔部中的簧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电子控制阀a109打开,所述马达b117驱动所述推板124向上移动,将所述凹地101内的死水吸入所述传输腔e121内,所述电子控制阀b126和电子控制阀c130打开,所述马达b117再驱动所述推板124向下移动使死水沿着所述通管a125、电子控制阀b126、通管b127、连接腔135和通管c129并由所述电子控制阀c130进入所述通管d131内,所述通管d131与外界通管通接,死水即进入外部水循环,所述隔板a111和隔板b113在死水进入所述传输腔e121内时由死水顶压后打开,所述隔板a111和隔板b113在所述推板124向下推压时关闭,在所述马达b117的连续工作下实现了死水的连续输送。

当所述隔板a111和隔板b113运动时,所述隔板a111和隔板b113运动到下方的凸出块时被限位,且所述隔板a111和隔板b113组成密闭式结构将所述传输腔e121封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设备在初始状态时,所述马达a和马达b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所述电子控制阀a、电子控制阀b、电子控制阀c和电子控制阀d处于关闭状态,所述隔板a和隔板b处于水平状态,所述推板位于下方极限位置,所述斜导块位于所述传输腔a内上方极限位置,所述锁接杆位于所述传输腔a左右端壁内的腔部内且未探入所述洼地内,腔部内的簧件处于自然状态,从而使设备处于初始状态有利于后续的安装与维修。

当设备运行时,所述马达a工作,将所述斜导块向下推动,使所述锁接杆向外滑移并探入所述洼地内,所述传输腔a左右端壁内的腔部中的簧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电子控制阀a打开,所述马达b驱动所述推板向上移动,将所述凹地内的死水吸入所述传输腔e内,所述电子控制阀b和电子控制阀c打开,所述马达b再驱动所述推板向下移动使死水沿着所述通管a、电子控制阀b、通管b、连接腔和通管c并由所述电子控制阀c进入所述通管d内,所述通管d与外界通管通接,死水即进入外部水循环,所述隔板a和隔板b在死水进入所述传输腔e内时由死水顶压后打开,所述隔板a和隔板b在所述推板向下推压时关闭,在所述马达b的连续工作下实现了死水的连续输送,从而实现了设备的连续工作。

当所述隔板a和隔板b运动时,所述隔板a和隔板b运动到下方的凸出块时被限位,且所述隔板a和隔板b组成密闭式结构将所述传输腔e封闭,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密封性。

本发明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装置稳定,本装置能够将洼地中的死水抽干,阻断疟原虫的传播途径,从而达到防治疟疾病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