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沉淀过滤一体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1082发布日期:2018-08-04 13:27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雨水的回收与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雨水沉淀过滤一体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雨水的回收与沉淀设备存在如下缺陷:

(1)沉淀过滤为两个井池分开工作。

(2)沉淀池设在进水前端,沉淀区较小,沉淀效果较差,而且没有排泥设施。

(3)目前常用过滤设施只起到隔栅的作用,不能起到净水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雨水沉淀过滤一体井。

本发明雨水沉淀过滤一体井,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井体形状采用圆柱形结构,进水管的尾端与井体下部进水口联通,进水管的尾端距井体底部不低于500mm,在井体内中部、下部进水口之上的位置装入上浮型颗粒状轻体滤料,在井体内滤料上端设置滤料隔离网盘,滤料隔离网盘上设置均匀的直径为10-15mm的孔眼,滤料隔离网盘上焊接连接杆;井体上部设置的出水管连接蓄水池;井体下部进水口下方设有排水总管和带有孔洞的辐射排水管,排水总管和带有孔洞的辐射排水管与井底距离为5-8mm,排水总管和带有孔洞的辐射排水管设有排水阀,排水阀设有操作杆引到地面。

井体采用硬质塑料pe、玻璃钢或防腐钢板。

上浮型颗粒状轻体滤料的直径为25-45mm,滤料厚度为500-1000mm。

滤料隔离网盘直径在1m以下的焊接一根连接杆,滤料隔离网盘直径在一米以上的焊接三根连接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雨水沉淀过滤一体井是设在雨水收集蓄池前端净水装置。雨水经过本发明处理不但防止杂物进入蓄水池,而且能降低雨水浊度,过滤、沉淀下的杂物还能利用雨水重力流完成反冲洗和排放,不需要电能,本发明施工简单、便于操作,净水效果明显好于传统做法而且节省建设投资,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增加蓄水池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井体1形状采用圆柱形结构,进水管2的尾端与井体下部进水口联通,进水管的尾端距井体底部不低于500mm,在井体内中下部进水口之上的位置装入上浮型颗粒状轻体滤料3,在井体内滤料上端设置滤料隔离网盘4,滤料隔离网盘上设置均匀的直径为10-15mm的孔眼,滤料隔离网盘上焊接连接杆5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井体顶盖固定连接;井体上部设置的出水管6连接蓄水池7;井体下部进水口下方设有排水总管和带有孔洞的辐射排水管8,带孔洞的辐射排水管是直接插入式安装在井体的最下端,目的是排除最下端的沉淀物,通过施工现场找到合适的排污井直接连接排放,排水总管和带有孔洞的辐射排水管与井底距离为5-8mm,排水总管和带有孔洞的辐射排水管设有排水阀,排水阀设有操作杆引到地面。

井体采用硬质塑料pe、玻璃钢或防腐钢板。

上浮型颗粒状轻体滤料的直径为25-45mm,滤料厚度为500-1000mm。

滤料隔离网盘直径在1m以下的焊接一根连接杆,滤料隔离网盘直径在一米以上的焊接三根连接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沉淀过滤一体井。本发明井体形状采用圆柱形结构,进水管的尾端与井体下部进水口联通,进水管的尾端距井体底部不低于500mm,在井体内中部、下部进水口之上的位置装入上浮型颗粒状轻体滤料,在井体内滤料上端设置滤料隔离网盘,滤料隔离网盘上设置均匀的直径为10‑15mm的孔眼,滤料隔离网盘上焊接连接杆;井体上部设置的出水管连接蓄水池;井体下部进水口下方设有排水总管和带有孔洞的辐射排水管,排水总管和带有孔洞的辐射排水管设有排水阀,排水阀设有操作杆引到地面。本发明施工简单、便于操作,净水效果明显好于传统做法而且节省建设投资,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增加蓄水池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杜翠亭;杜立柱;杜玉柱;刘欣武;张文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达芬(天津)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2.11
技术公布日:2018.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