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含水量大于60%的软土上进行基坑开挖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73490发布日期:2018-08-01 00:32阅读:7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含水量大于60%的软土上进行基坑开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的埋深要求;在容积率限定的情况下,增加车库的面积;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现在几乎每栋新建建筑都有地下室;而地下室的基坑开挖,属于危险性较大的项目,一般要制订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论证。地下室基坑开挖首先关系到安全性,其次关系到工程质量,包括工程桩质量,地下室施工质量;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应严格执行国家及地区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其中包括分层,分台阶,梯田式开挖。

当土壤含水量大于60%时,分层,分台阶,梯田式开挖难以实施,即使放路基箱、路基板,上面也难停挖机。挖土单位往往停在表面硬壳层上一挖到底,最后形成工程桩大面积偏位,断裂,产生大量三类桩、四类桩,造成重大质量事故和经济损失,延误工期。有部分项目采用普遍打水泥搅拌桩办法,提高地基承载力,创造条件,允许停挖机,做到分层,分台阶,梯田式施工,但费用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含水量大于60%的软土上进行基坑开挖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含水量大于60%的软土上进行基坑开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挖基坑区域分为三个待挖条区,三个待挖条区分别计划配置第一台挖机、第二台挖机和第三台挖机;

2)进行第一阶段开挖,将第一台挖机开进最外侧待挖条区,停在最外侧待挖条区起始端的硬壳层上,然后,沿着最外侧待挖条区的延伸方向逐步退挖;

3)将最外侧待挖条区挖出的软土层放置,经过阳光晒、风吹,逐步风干,形成新的硬壳层;

4)进行第二阶段开挖,将第一台挖机重新开到最外侧待挖条区起始端的新硬壳层上,沿着最外侧待挖条区的延伸方向在新硬壳层上逐步退挖;同时,将第二台挖机开到中间待挖条区起始端的硬壳层上,沿着中间待挖条区的延伸方向逐步退挖;

5)将最外侧待挖条区以及中间待挖条区挖出的软土层放置,经过阳光晒、风吹,逐步风干,形成新的两个硬壳层;

6)进行第三阶段开挖,将第一台挖机重新开到最外侧待挖条区起始端的新硬壳层上,沿着最外侧待挖条区的延伸方向在新硬壳层上逐步退挖;同时,将第二台挖机重新开到中间待挖条区起始端的新硬壳层上,沿着中间待挖条区的延伸方向在新硬壳层上逐步退挖;同时,将第三台挖机开到最内侧待挖条区起始端的硬壳层上,沿着最内侧待挖条区的延伸方向逐步退挖,形成三台挖机、三个台阶、梯田式挖土;

7)将最外侧待挖条区、中间待挖条区以及最内侧待挖条区挖出的软土层放置,经过阳光晒、风吹,逐步风干,形成新的三个硬壳层;

8)依次重复按步骤6)和步骤7)进行反复挖土,直至形成满足施工要求的基坑。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禁止被挖出的软土遭受扰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3)中软土风干时间为24~48h。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5)中软土风干时间为24~48h。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7)中软土风干时间为24~48h。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待挖基坑区域四周分布设置排水系统,间歇性地将软土上的积水排出基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少扰动原土,充分利用阳光晒、风吹,使土壤硬化,有序安排施工,前一道挖土工序为后一道挖土工序创造工作面和工作条件,从而做到分层、分台阶、梯田式施工目的,解决了在土壤含水量大于60%的软土上难以实施分层、分台阶、梯田式开挖的难题;采用本发明施工,除第一、二阶段对工效有小量影响外,从第三阶段开始不影响工效,对工期影响少,经济效益显著,适用于大面积软土开挖;有利于推广应用,社会效益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在含水量大于60%的软土上进行基坑开挖的方法中第一阶段挖土平面示意图;

图2为一种在含水量大于60%的软土上进行基坑开挖的方法中第一阶段挖土剖面示意图;

图3为一种在含水量大于60%的软土上进行基坑开挖的方法中第二阶段挖土平面示意图;

图4为一种在含水量大于60%的软土上进行基坑开挖的方法中第二阶段挖土剖面示意图;

图5为一种在含水量大于60%的软土上进行基坑开挖的方法中第三阶段挖土平面示意图;

图6为一种在含水量大于60%的软土上进行基坑开挖的方法中第三阶段挖土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在含水量大于60%的软土上进行基坑开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挖基坑区域分为三个待挖条区,三个待挖条区分别计划配置第一台挖机、第二台挖机和第三台挖机;

2)进行第一阶段开挖,将第一台挖机开进最外侧待挖条区,停在最外侧待挖条区起始端的硬壳层上,然后,沿着最外侧待挖条区的延伸方向逐步退挖,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以及形成硬壳层之前,禁止被挖出的软土遭受扰动,即:既不能下挖机也不能下人;

3)将最外侧待挖条区挖出的软土层放置,经过阳光晒、风吹,逐步风干,形成新的硬壳层;风干的时间决定于土壤的含水量、阳光的强度和风的强度,一般为24小时,也可能36小时或48小时;

4)进行第二阶段开挖,将第一台挖机重新开到最外侧待挖条区起始端的新硬壳层上,沿着最外侧待挖条区的延伸方向在新硬壳层上逐步退挖;同时,将第二台挖机开到中间待挖条区起始端的硬壳层上,沿着中间待挖条区的延伸方向逐步退挖,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以及形成硬壳层之前,禁止被挖出的软土遭受扰动,即:既不能下挖机也不能下人;

5)将最外侧待挖条区以及中间待挖条区挖出的软土层放置,经过阳光晒、风吹,逐步风干,形成新的两个硬壳层;风干的时间决定于土壤的含水量、阳光的强度和风的强度,一般为24小时,也可能36小时或48小时;

6)进行第三阶段开挖,将第一台挖机重新开到最外侧待挖条区起始端的新硬壳层上,沿着最外侧待挖条区的延伸方向在新硬壳层上逐步退挖;同时,将第二台挖机重新开到中间待挖条区起始端的新硬壳层上,沿着中间待挖条区的延伸方向在新硬壳层上逐步退挖;同时,将第三台挖机开到最内侧待挖条区起始端的硬壳层上,沿着最内侧待挖条区的延伸方向逐步退挖,形成三组挖机、三个台阶、梯田式挖土,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以及形成硬壳层之前,禁止被挖出的软土遭受扰动,即:既不能下挖机也不能下人;

7)将最外侧待挖条区、中间待挖条区以及最内侧待挖条区挖出的软土层放置,经过阳光晒、风吹,逐步风干,形成新的三个硬壳层;风干的时间决定于土壤的含水量、阳光的强度和风的强度,一般为24小时,也可能36小时或48小时;

8)依次重复按步骤6)和步骤7)进行反复挖土,直至形成满足施工要求的基坑。由于三组挖机每天会创造新的三个硬壳层,即创造三个工作面,今后,三组挖机就可以全负荷持续不断地施工。

在待挖基坑区域四周分布设置排水系统,间歇性地将软土上的积水排出基坑,确保软土能够被快速风干而形成新的硬壳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