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丁坝头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7585发布日期:2018-06-15 05:4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利防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丁坝头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丁坝是水利领域常用的坝体结构,其坝头深入河流内部,坝体与岸边形成丁字形结构,这种坝体结构对于防止岸边的冲刷破坏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的河流中得到广泛使用。

由于丁坝头部深入河流内,其容易受到河流冲刷,现有的一些防护措施,大多都时通过加固丁坝头部本体,配置钢筋、提高混凝土强度等,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由于丁坝与基础河床的锚固性能差,其抵御水流的能力有限,丁坝的整体稳定性都受到影响,容易发生损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丁坝头部的防护装置,通过提高丁坝头部的防冲以及与河床的锚固,从而提高整体丁坝的稳定性能。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丁坝头部防护装置,包括丁坝混凝土本体、设置在河底基础上的多个锚杆,所述锚杆深度为5-10m,所述锚杆深入到丁坝混凝土本体的头部,所述锚杆深入到混凝土结构中设置有加粗部,所述加粗部为球形,所述加粗部与丁坝混凝土本体中的钢筋焊接连接;在丁坝本体头部两侧设置有第一波形钢板,第一波形钢板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内设置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与预埋在丁坝本体头部混凝土内的预埋件相连,所述第一波形板与丁坝本体头部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若干弹簧,所述间隙内除弹簧外还设置有第一耗能材料,在丁坝本体头部两侧的第一波形板通过弧形的第二波形板进行连接,在所述第二波形板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上设置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上固定设置有弧形橡胶板,弧形橡胶板与第二波形板之间填充有第二耗能材料,所述弧形橡胶板还与第一波形板连接,所述弧形橡胶板与第一波形板连接的位置为第一波形板与第二波形板连接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耗能材料为沙子或泡沫颗粒。

作为优选,所述锚杆设置有多组,所述锚杆深入河底基础的部分设置有多个突出部,多个所述突出部每间隔1m设置一个。

作为优选,所述所述锚杆深入到混凝土结构中的加粗部上还设置有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连接相邻的锚杆,以形成固定连接的锚固体系,提高丁坝的整体锚固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钢筋焊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的第二波形板与第一波形板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或焊接;所述弧形橡胶板与第一波形板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通过在丁坝头部设置的防护装置以及与河床基础的锚固系统,从而提高了丁坝整体的稳定性,利于丁坝的使用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丁坝头部波形板防护装置示意图;

图2为锚杆固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针对说明书附图内容,对本发明限定的结构,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丁坝头部防护装置,包括丁坝混凝土本体1、设置在河底基础上的多个锚杆2,所述锚杆2深度为5-10m,所述锚杆2深入到丁坝混凝土本体的头部,所述锚杆深入到混凝土结构中设置有加粗部3,所述加粗部3为球形,所述加粗部3与丁坝混凝土本体中的钢筋焊接连接;在丁坝本体头部两侧设置有第一波形钢板4,第一波形钢板4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内设置有第一螺栓5,第一螺栓5与预埋在丁坝本体头部混凝土内的预埋件6相连,所述第一波形板与丁坝本体头部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若干弹簧7,所述间隙内除弹簧7外还设置有第一耗能材料,在丁坝本体头部两侧的第一波形板4通过弧形的第二波形板8进行连接;在所述第二波形板8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上设置有第二螺栓9,第二螺栓9上固定设置有弧形橡胶板10,弧形橡胶板10与第二波形板8之间填充有第二耗能材料;所述弧形橡胶板10还与第一波形板4连接,所述弧形橡胶板10与第一波形板4连接的位置为第一波形板4与第二波形板8连接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耗能材料为沙子或泡沫颗粒。

作为优选,所述锚杆2设置有多组,所述锚杆2深入河底基础的部分设置有多个突出部11,多个所述突出部11每间隔1m设置一个。

作为优选,所述锚杆2深入到混凝土结构中的加粗部3上还设置有连接钢筋12,所述连接钢筋12连接相邻的锚杆2,以形成固定连接的锚固体系,提高丁坝的整体锚固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钢筋12焊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的第二波形8板与第一波形板4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或焊接;所述弧形橡胶板10与第一波形板4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波形板4、第二波形板8与丁坝头部形成空腔,通过第一螺栓进行固定,所述弧形橡胶板10与第一波形板4连接,作为优选,弧形橡胶板10与第一波形板4连接的位置为第一波形板4与第二波形板8连接的位置,弧形橡胶板10与第二波形板8之间形成的空腔通过第二螺栓9进行固定,所述第二螺栓9与弧形橡胶板10的固定方式可以是第二螺栓与设置在弧形橡胶板10内部的预埋件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