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挡墙施工缝留设位置的确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02428发布日期:2018-10-02 20:35阅读:17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冶金行业土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挡墙施工缝留设位置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冶金行业c型封闭料场钢筋混凝土挡墙由中间挡墙和横隔墙构成,由于挡墙截面形式特殊,为异形相贯截面形式,挡墙长度达580多米,挡墙厚度达2米多,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采取分段跳仓、分层施工的方法。常规类似超长、超厚、超高钢筋混凝土挡墙施工虽然也是采用分段跳仓、分层施工的方法,其垂直分段施工缝和水平分层施工缝留设的位置比较随意,其垂直分段施工缝留设的原则是约30m留设一段,其水平分层施工缝的留设原则是混凝土浇注体量不宜超过1000m3留设一层,但是仅仅采用这两个原则来指导c型封闭料场钢筋混凝土挡墙的施工,将不利于现场钢筋绑扎操作,不利于钢筋、模板的下料节约、并将延长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挡墙施工缝留设位置的确定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缝留设施工周期长、浪费材料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挡墙施工缝留设位置的确定方法,包括通过水平相贯线的位置、模板的规格、插筋的位置确定水平施工缝位置的过程和通过所述水平施工缝位置确定垂直施工缝位置的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施工缝与所述水平相贯线位置重合。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水平施工缝的宽度等于模板长度或宽度的整数倍。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施工缝设置在所述插筋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施工缝和所述垂直施工缝形成的混凝土浇注方量小于等于1000立方米。

进一步地,设置在横隔墙上的所述水平施工缝和设置在中间挡墙上的所述水平施工缝位于同一标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钢筋混凝土挡墙施工缝留设位置的确定方法通过合理确定水平分层施工缝位置和垂直分段施工缝位置,使得水平施工缝和垂直施工缝的浇注方量小于等于1000立方米,减少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裂缝。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施工缝的间距为模板宽度或者是长度的整数倍,避免了对模板进行切割,降低钢筋、模板的损耗,节约了成本。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设置横隔墙上的水平施工缝和中间挡墙上的水平施工缝位于同一标高,使得插筋和施工人员均有作业面作为立足点,同时可以减少钢筋搭接量,并减少混凝土浇注次数,即确保了安全,又节约了工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型封闭料场钢筋混凝土挡墙断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型封闭料场钢筋混凝土挡墙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型封闭料场钢筋混凝土挡墙水平分层施工缝留设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挡墙施工缝留设位置的确定方法,尤其是适用于c型封闭料场,包括通过水平相贯线1的位置、模板的规格、插筋2的位置确定水平施工缝3位置的过程和通过水平施工缝3位置确定垂直施工缝位置的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合理确定水平分层施工缝位置和垂直分段施工缝位置,使得水平施工缝和垂直施工缝的浇注方量小于等于1000立方米,减少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裂缝。

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型封闭料场钢筋混凝土挡墙水平分层施工缝留设位置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c型封闭料场钢筋混凝土挡墙水平分层施工缝设置五个。

首先,通过水平相贯线1确定第二水平施工缝32的位置,第二水平施工缝32与水平相贯线1重合,便于相贯线位置的模板支设,大大方便现场模板安装效率,并且可以提高相贯线位置模板水平缝的顺直度,确保混凝土观感质量;

其次,水平分层施工缝留设位置其次应充分考虑模板的模数,每一层的留设应为模板宽度或者是长度的最大整数倍,第一水平施工缝31和第二水平施工缝32的间距应当为模板长度或者宽度的整数倍,避免模板的切割加工,导致出现模板使用后报废的现象,节约模板材料。当第一水平施工缝31距离满足了模板宽度或长度整数倍但其位置不在插筋2底部时,插筋2安装时需要采取临时固定措施,但此时施工人员可以借助第一道水平施工缝作为操作面进行钢筋绑扎操作,极大方便了现场施工,同时还保证了安全。

其次,水平分层施工缝留设还应充分考虑挡墙中插筋2的位置,应留设在插筋的底部,第四水平施工缝34设置在v形插筋的下方,便于现场施工人员绑扎插筋的工作,使得插筋和施工人员均有作业面作为立足点,同时可以减少钢筋搭接量,即确保了安全,提高作业效益,节约钢筋材料。

其次,横隔墙水平施工缝应尽可能与中间挡墙水平施工缝留设在同一标高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水平施工缝34和第三水平施工缝33设置在同一高度,使得横隔墙与中间挡墙同时浇注混凝土,极大地缩短施工工期。

垂直分层施工缝留设最后应结合水平分段施工缝计算出每层混凝土的浇注方量,浇注方量小于等于1000立方米,用以减少水化热的产生,预防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的发生。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挡墙施工缝留设位置的确定方法,包括通过水平相贯线的位置、模板的规格、插筋的位置确定水平施工缝位置的过程和通过水平施工缝位置确定垂直施工缝位置的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钢筋混凝土挡墙施工缝留设位置的确定方法通过合理确定水平分层施工缝位置和垂直分段施工缝位置,使得水平施工缝和垂直施工缝的浇注方量小于等于1000立方米,减少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裂缝;其次,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施工缝的间距为模板宽度或者是长度的整数倍,避免了对模板进行切割,降低钢筋、模板的损耗,节约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郭健;朱浩;王一飞;李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27
技术公布日:2018.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