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吊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2426发布日期:2018-10-02 20:35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塔吊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在结构施工期间水平、垂直运输普遍使用塔吊,而塔吊作为一种在建筑工程中大量使用的建筑机械,由于其安装高度较高、重量较大、且使用频繁,其安全控制与管理要求很高。

塔吊设备生产厂或租赁厂家都有每个型号的塔吊基础图,但此图只是在地基土承载力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的塔吊基础,这在工程施工使用过程中局限性太大,一般不具有指导塔吊基础施工的意义。

塔吊基础设置随着不同地区、不同工程、不同地质条件和不同的施工单位有不同的基础型式,如天然地基基础、端承桩基础、摩擦桩基础等等。并且塔吊作为工程建设中的大型机械,其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等均要严格保证;如何能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发明一种既方便、又可靠的塔吊基础型式,既可安全使用,又可操作方便,并且费用低廉。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塔吊基础结构,用来解决现有塔吊基础结构使用不便、安全性差、造价昂贵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塔吊基础结构,包括塔吊基础块,所述塔吊基础块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且底部一体设置有延伸块,所述塔吊基础块的上台面设置有四个植筋区域,每个所述植筋区域内垂直上台面设置有至少四根定位钢筋、且定位钢筋上端延伸出上台面,下端延伸至下底面,所述定位钢筋露出上台面处设置有基础底板,若干所述定位钢筋于上台面和下台面之间设置有至少三个矩形钢筋圈,所述矩形钢筋圈包裹最边缘定位钢筋、且与接触的边缘定位钢筋扎接,所述塔吊基础块为现浇混凝土块。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植筋区域内设置有六根定位钢筋,所述矩形钢筋圈的数量为五根、且等距分布于上台面和下台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钢筋圈内焊接有多跟十字交错的短钢筋,所述短钢筋与定位钢筋的接触处扎接。

进一步地,所述塔吊基础块内部设置有与塔吊基础块截面形状相同的第一钢筋环、且沿塔吊基础块的延伸方向至少布设两根,所述第一钢筋环与定位钢筋相交接触,接触处扎接。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环内侧还设置有等数量的第二钢筋环,所述第二钢筋环的底边与第一钢筋环同边。

进一步地,所述塔吊基础块的侧面对称设置有桩孔,所述桩孔内设置有固定桩,所述固定桩上端面设置有端帽,下端呈锥型延伸至下底面,且延伸段占整个固定桩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桩外套设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塔吊基础块的侧面上还设置有若干梯段条。

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使用定位钢筋、矩形钢筋圈、第一钢筋环和第二钢筋环相互扎接形成整体,然后浇筑成型,能够确保塔吊基础的结构强度;固定桩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塔吊基础结构的整体强度;此发明结构简单,稳定强度高,造价便宜,可重复安装使用,适合建筑施工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塔吊基础结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塔吊基础结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塔吊基础块1、梯段条11、定位钢筋2、基础底板3、矩形钢筋圈4、短钢筋41、第一钢筋环5、第二钢筋环6、桩孔7、固定桩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塔吊基础结构。

参照图1和图2,图1为一种塔吊基础结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塔吊基础结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一种塔吊基础结构,包括塔吊基础块1,塔吊基础块1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且底部一体设置有延伸块,塔吊基础块1的上台面设置有四个植筋区域,每个植筋区域内垂直上台面设置有设置有六根定位钢筋2、且定位钢筋2上端延伸出上台面,下端延伸至下底面,定位钢筋2露出上台面处设置有基础底板3,六根定位钢筋2于上台面和下台面之间设置有五个矩形钢筋圈4、且等距分布于上台面和下台面之间,矩形钢筋圈4包裹最边缘定位钢筋2、且与接触的边缘定位钢筋2扎接,矩形钢筋圈4内焊接有多跟十字交错的短钢筋41,短钢筋41与定位钢筋2的接触处扎接。

本实施例中,塔吊基础块1为现浇混凝土块,塔吊基础块1的侧面上还设置有若干梯段条11。

本实施例中,塔吊基础块1内部设置有与塔吊基础块1截面形状相同的第一钢筋环5、且沿塔吊基础块1的延伸方向至少布设两根,第一钢筋环5与定位钢筋2相交接触,接触处扎接,同时钢筋环5内侧还设置有等数量的第二钢筋环6,第二钢筋环6的底边与第一钢筋环5同边。

本实施例中,塔吊基础块1的侧面对称设置有桩孔7,桩孔7内设置有固定桩8,固定桩8上端面设置有端帽,下端呈锥型延伸至下底面,且延伸段占整个固定桩8的三分之一,固定桩8外套设有弹簧81。

具体操作时,找个适当的位置,进行植筋,将定位钢筋2和矩形钢筋圈4扎接,第一钢筋环5和第二钢筋环6穿接在每个植筋区域内的定位钢筋2,再进行扎接;然后进行制模(同时要预留桩孔7),用混凝土浇筑形成塔吊基础块1,使用固定桩8进一步将塔吊基础块1固定;塔吊安装:将塔吊的四个地脚安装于基础底板3上,使用六根定位钢筋2固定住塔吊的四个地脚,即可使用,使用完成后可吊运至下一施工位置。

受力原理:在使用时,塔吊以及运送物的总重量均由塔吊的四个地脚承受,塔吊的四个地脚将重力传至四个植筋区域上的定位钢筋2上,由于定位钢筋2与第一钢筋环5和第二钢筋环6扎接,所以在竖直受力上将总重力分散至第一钢筋环5和第二钢筋环6,即是整个塔吊基础块1,当塔吊工作时会产生横向的拉力,此时横向拉力传至定位钢筋2被环绕的五个矩形钢筋圈4承受,同时无论是竖直压力或者是横向拉力都能在定位钢筋2、矩形钢筋圈4、第一钢筋环5和第二钢筋环6形成的整体上被承受。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