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用于的斜坡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6338发布日期:2018-10-19 19:0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基坑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于的斜坡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基坑的开挖支护中,基坑支护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安全、效率及成本。而现有的支撑系统主要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刚度高、变形小、安全可靠,但其主要缺点在于施工工期长、拆除困难、材料无法多次重复使用。而钢支撑具有安装后可拆卸,可重复利用的优点,符合标准化和机械化的发展方向,钢支撑虽然强度较大但也存在刚度较小易失稳的缺陷,由于钢支撑易失稳,在基坑的支护中经常使用于开挖形状成狭窄及长条桩的基坑,另外一种钢管斜支撑的方式为:首先完成支护桩的围护,然后在基坑内侧放坡开挖,当开挖至基坑底部时即施工放坡边线外的建筑主体,当底板结构完成后在底板处做钢管斜撑支座,然后安装钢管斜撑,最后开挖斜撑位置放坡时预留的土台,该支护形式也适用于开挖深度浅的基坑,且由于钢管撑的底座在建筑结构的底板上,导致了施工工期长,当基坑侧壁承受较大土压力时会带动建筑底板的位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易于组装的建筑工程用于的斜坡防护装置。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建筑工程用于的斜坡防护装置,它包括贴附于基坑内壁上的护坡板、贯穿护坡板并插在基坑内壁内部的固定组件,所述护坡板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基坑内壁上;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护坡板上的穿孔、与穿孔同轴设置并固定在穿孔外侧端部上的固定螺母,还包括一插管,所述插管的前端为尖状,插管内为中空结构,且尾端设有与内部中空连通的插口;插管的尾端上设有一固定管,固定管与插管同轴设置,固定管的下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固定管的上端外壁呈正六棱体状,固定管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

所述固定管侧壁上设有至少两各穿孔带,各穿孔带内分别设有一弹簧片,弹簧片的下端与穿孔带的下端内壁固定连接,弹簧片的上端插在穿孔带上端内的插管内,所述弹簧片呈中部拱起的弧状,且弹簧片中部拱起的部位可通过穿孔带凸出至穿孔外部;所述弹簧片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突刺;

还包括呈圆柱状的推块,所述推块的尾端内设有内六角凹孔,所述推块的侧壁上设有螺纹,所述推块设置于固定管内并与固定管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推块的端部抵在弹簧片的端部,当所述推块向插管内推进时,所述推块推动弹簧片压缩促使弹簧片的中部拱起并通过穿孔带凸出插管外部。

还包括与推块连接的推杆,所述推杆位于插管内,所述推杆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弹簧片中部的位置并位于弹簧片所围区域内部。

所述限位块呈椭圆状或球状。

与所述弹簧片接触处的推块的端部设有向内凹陷的球形凹槽,弹簧片的端部抵在球形凹槽内。

所述突刺倾斜设置,且所述突刺的端部向固定管的方向倾斜。

所述穿孔带对称设置。

所述护坡板由至少两个基板拼接而成;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基板上;所述基板的上端设有至少由两个通孔构成的一排第一固定孔组;所述基板的下端设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基板同宽,所述连接板固定在基板下端部的侧壁上并延伸至基板的外部,且所述基板的下端部与所述连接板构成台阶状;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组内的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固定孔组;

上下相邻设置的两个基板通过连接板连接,连接时,位于上方基板上的连接板压在下方基板的顶端,且下方基板的顶端抵在上方基板下部的台阶处,此时,上方基板上连接板上的第二固定孔组和下方基板上部上的第一固定孔组上通孔一一对应,一一对应后的第一固定孔组和第二固定孔组内的通孔内插有固定销杆。

所述基板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条加阻条,所述加阻条横向设置,且所述加阻条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加阻条的直角边位于下方。

还包括上护板,所述上护板的端部铰接有一插板,所述插板的截面呈倒置u形,插板上设有与第一固定孔组内的通孔一一对应的固定孔,所述插板通过内部的u形槽插在位于最上方基板的端部,此时,所述第一固定孔组内的通孔与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固定孔组内的通孔与所述固定孔内插有固定轴。

所述上护板的下侧壁上设有至少两条纵板,所述纵板的下端为刀刃状。

所述上护板的左侧端部设有第一台面,所述上护板的右侧端部设有倒置的并与第一台面匹配的第二台面,左右相邻的两个上护板通过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连接,此时,位于左侧上护板右端部上的第二台面压在位于右侧上护板左端部上的第一台面上。

同一基板通过至少一个固定组件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装置的使用能够同时满足不同的复杂地质条件,且安装拆卸方便、材料可重复利用,同时,本装置的使用可以满足邻近周边区域存在建筑物的支护要求,且在使用过程中省去了现有钢管斜支撑的要求,能够大大增加基坑底部的面积,为基坑底部施工提供有利条件,再者,本装置采用固定组件结构的设计,在使用中可大大解决现有支撑体系失稳的问题,相对于传统支护结构,本设计可保证支撑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上护板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单个基板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4本本发明中的基板和上护板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单个基板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固定组件剖面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固定组件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的推块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的弹簧片局部侧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的固定组件使用状态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建筑工程用于的斜坡防护装置,参见图1至图11。

首先,参见图1、3-6;它包括贴附于基坑内壁上的护坡板100、贯穿护坡板100并插在基坑内壁内部的固定组件200,所述护坡板100通过固定组件200固定于基坑内壁上。

具体的,参加图1、3-6;所述护坡板100由至少两个基板101拼接而成;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基板101上,同一基板101通过至少一个固定组件固定;所述基板101的上端设有至少由两个通孔102构成的一排第一固定孔组;所述基板101的下端设有一连接板103,所述连接板103与所述基板101同宽,所述连接板103固定在基板下端部的侧壁上并延伸至基板101的外部,且所述基板101的下端部与所述连接板103构成台阶状;同时,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组内的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固定孔组104。

上下两个基板在连接时,上下相邻设置的两个基板101通过连接板103连接,具体的,连接时,位于上方基板101上的连接板103压在下方基板的顶端,且下方基板的顶端抵在上方基板下部的台阶处,此时,上方基板上连接板上的第二固定孔组104和下方基板上部上的第一固定孔组上通孔一一对应,一一对应后的第一固定孔组和第二固定孔组内的通孔内插有固定销杆,通过固定销杆将两个基板固定连接于一起。

进一步的,本设计还在所述基板101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条加阻条107,所述加阻条107横向设置,且所述加阻条107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加阻条的直角边位于下方,这样在基板压在基坑内壁的土层上时,其多条加阻条107可被按压于土层内,这样通过加阻条采下方的直角边(图6所示)增加基板下移时的阻力,此设计可以确保基板贴附在基坑内壁上,避免基板下移。

进一步的,本设计它还包括上护板300,所述上护板板体301的端部通过铰接轴304铰接有一插板302,所述插板302的截面呈倒置u形,插板302上设有与第一固定孔组内的通孔102一一对应的固定孔305,所述插板302通过内部的u形槽304插在位于最上方基板101的端部,此时,所述第一固定孔组内的通孔102与所述固定孔305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固定孔组内的通孔与所述固定孔305内插有固定轴,这样通过固定轴可将上护板与基板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本设计还在所述上护板板体301的下侧壁上设有至少两条纵板306,所述纵板306的下端为刀刃状,这样在上护板置于基坑顶部表面时,其纵板可被按压在地面以下,通过上护板可防止基坑顶部边缘的塌陷、及雨水对顶部边缘的冲刷。

进一步的,本设计还在所述上护板板体301的左侧端部设有第一台面307,所述上护板的右侧端部设有倒置的并与第一台面匹配的第二台面308,第二台面308向上护板板体的外部延伸,左右相邻的两个上护板通过第一台面和307第二台面308连接,此时,位于左侧上护板右端部上的第二台面压在位于右侧上护板左端部上的第一台面上,这样左右设置的两个上护板可实现搭接,杜绝左右两个上护板连接时出现的缝隙。

同理,按照上述左右两个上护板的连接关系,本设计同样可以在基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台面,这样在左右相邻设置的两个基板连接时,同样可以通过该台面实现无缝连接,杜绝左右两个基板之间出现的缝隙。

具体的,参见图3、5、7-10,所述固定组件200包括开设于基板上的穿孔、与穿孔106同轴设置并固定在穿孔外侧端部上的固定螺母105,还包括一插管201,所述插管201的前端为尖状,插管201内为中空结构,且尾端设有与内部中空连通的插口;插管的尾端插口上设有一固定管204,固定管204与插管201同轴设置,固定管204的下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205,固定管的上端外壁206呈正六棱体状,固定管204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

具体的,所述固定管204侧壁上设有至少两各穿孔带203,各穿孔带203内分别设有一弹簧片207,弹簧片207的下端与穿孔带的下端内壁固定连接,弹簧片207的上端插在穿孔带上端内的插管内,所述弹簧片207呈中部拱起的弧状,且弹簧片中部拱起的部位可通过穿孔带凸出至穿孔外部;所述弹簧片207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突刺214,突刺214的尖部向插管的尾端方向(固定管方向)倾斜。

进一步的,它还包括呈圆柱状的推块210,所述推块210的尾端内设有内六角凹孔211,所述推块的侧壁上设有螺纹,所述推块设置于固定管内并与固定管内壁螺纹连接,与所述弹簧片207接触处的推块210的端部设有向内凹陷的球形凹槽213,弹簧片的端部抵在球形凹槽内,通过该球形凹槽213可避免弹簧片的端部从该球形凹槽213内跳出,更重要的时可避免弹簧片207的端部夹在推块与固定管内壁之间的缝隙内造成推块卡死、推进困难的问题发生。当所述推块向插管内推进时,所述推块推动弹簧片压缩促使弹簧片的中部拱起并通过穿孔带凸出插管外部。

进一步的,它还包括与推块210连接的推杆208,所述推杆208位于插管内,所述推杆上设有限位块209,所述限位块209位于弹簧片中部的位置并位于弹簧片所围区域内部,同时,所述限位块呈椭圆状或球状,通过该限位块209可防止弹簧片的中部过度向内回缩现象发生(因弹簧片具有弹性,当弹簧片的中部过度向插管内部弯曲造成弹簧片中部拱起部位反方向向插管内部弯曲后,当推块推动弹簧片端部时,弹簧片的中部将向插管内部拱起,此时,弹簧片经不能从插管内顶起,此时便失去了弹簧片应有的作用,而当弹簧片具有过度向内弯曲的趋势时,弹簧片的中部可抵在此限位块上以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

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对护坡板的安装,安装时按照由下至上、从右到左的顺序依次安装,首先对位于最底层的单个基板进行安装,安装时,将基板按压在基坑内壁上,而后将固定组件上的插管穿过固定螺母和穿孔(插管直径小于固定螺母和穿孔直径)后插在基坑内壁上(此时推块位于固定管内),而后敲击固定管将插管嵌入基坑内壁上,当插管尾端的固定管与固定螺母接触时,停止敲击,而后使用扳手将固定管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母上,通过固定管和固定螺母的连接实现将插管与基本进固定连接,而后,通过内六角扳手旋转推块,将推块向插管前端方向推动,推块向前推进时,推块的顶端顶在弹簧片端部并对弹簧片施加推力,此时,弹簧片中部拱起部分从穿孔带203内顶起并抵在土层内,此时弹簧片上的突刺实现与土层的紧密接触,这样通过弹簧片及其上的突刺并与插管的配合可实现对将插管牢固的固定在土层内,如此可将基板牢牢的固定在基坑表面。

而后向上再次安装基板,安装时,上方基板上的连接板上的二固定孔组104和下方基板上部上的第一固定孔组上通孔一一对应,一一对应后的第一固定孔组和第二固定孔组内的通孔内插有固定销杆,通过固定销杆将两个基板固定连接于一起,而后按照上述第一块基板的安装方式将固定组件进行安装。重复上述步骤将基板由基坑的底部依次安装至基坑顶部。

而后对上护板的安装,安装时,所述插板302通过内部的u形槽304插在位于最上方基板101的端部,此时,所述第一固定孔组内的通孔102与所述固定孔305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固定孔组内的通孔与所述固定孔305内插有固定轴,这样通过固定轴可将上护板与基板进行连接,而后对上护板向下施加压力,促使纵板被按压在地面以下,这样通过上护板可防止基坑顶部边缘的塌陷、及雨水对顶部边缘的冲刷。

如此可完成对基坑由底部至上部的安装。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