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制装配叠合式地下综合管廊的快速混合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55145发布日期:2018-11-07 10:5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基于预制装配叠合式地下综合管廊的快速混合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预制装配叠合式地下综合管廊的快速混合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以其综合性、长效性、可维护性、环保性等众多优越特性,被越来越多地广泛应用。随着人们对综合管廊性能要求的提升,管廊结构日益复杂,施工周期越来越长,传统的施工技术已很难满足新的要求,尤其对于长距离、多截面复杂施工条件的下的地下综合管廊,提出了更加严苛的施工要求。

传统的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法通常采用整体现浇方式或采取预制装配式。当采用整体现浇方式时,通常由于现场大量的钢筋、模板及混凝土浇筑工程,导致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同时施工成本高;当采用预制装配式时,通常由于预制管廊节段较大,造成运输不便,同时对拼装机械要求较高,导致施工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缩短施工工期,降低现场施工难度,减少施工综合费用的下地下综合管廊快速混合施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基于预制装配叠合式地下综合管廊的快速混合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根据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特点和施工场地条件将管廊分区为若干大区;每个大区内,根据综合管廊廊体截面尺寸和管廊附属接口结构特点,分为若干流水作业区,每一流水作业区又进一步分为现浇段和预制装配段,按照分区分段顺序做好流水施工安排;

(b)按照流水施工安排,做好降水及基坑支护等工作后,对综合管廊的第一大区进行基坑开挖,然后对坑底进行平整清理,做好垫层及底部防水;

(c)根据流水施工安排,对第一大区内的第一流水作业区进行施工:首先对预制装配段进行施工,根据预制装配叠合式管廊的建造方式依次分节对管廊主体结构进行拼装,并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在第一流水作业区预制装配段施工同时,对该流水作业区现浇段管廊的钢筋工程及模板工程施工,待现浇段与预制装配段交界连接处施工完毕后,依次浇筑该流水作业区底板、侧板和顶板混凝土,然后进行混凝土养护;按照上述步骤依次完成第一大区内其余流水作业区管廊施工;于此同时,对下一大区进行基坑开挖;

(d)对第一大区管廊主体进行防水施工,同时按照上述步骤(b)~步骤(c)依次对下一大区地下综合管廊进行施工;

(e)对已经完成验收工作的管廊结构进行回填,直至完成整个管廊施工。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步骤(b)中的地下综合管廊采用明挖法进行施工。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a)中的地下综合管廊的大区及其流水作业区施工资源应合理分配,不应导致窝工。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a)中的现浇段为地下综合管廊的非标准段部分,预制装配段为地下综合管廊廊体的标准段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c)中,施工时从预制装配段与现浇段交界处一端开始沿管廊纵向进行装配,在另一端预制装配段与现浇段交界处,应待预制装配段管廊装配完成后,再进行现浇段模板安装及钢筋铺设。

进一步的,所述的预制装配段管廊采用装配叠合式的形式。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c)中现浇段与预制装配段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在与墙体交接处应高出底板标高300mm以上,并设置止水钢板进行防水处理。

作为优选,现浇段与预制装配段交界处为变形缝连接形式,则预制装配段和现浇段分别单独浇筑混凝土。

作为优选,现浇段与预制装配段交界处为湿接连接形式,则预制装配段和现浇段连续浇筑混凝土。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预先分区分段方式,根据管廊结构特点、截面尺寸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将整个管廊划分为若干段大致相等的大区,每一大区分为若干流水作业区,每一流水作业区又进一步分为现浇段和预制装配段。对地下综合管廊的附属接口等非标准段部分采用现浇方式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对地下综合管廊廊体的标准段部分采用新型的装配叠合式拼装方式,有效地结合了现浇及预制装配式两种施工工艺的优点。

由于采用新型的装配叠合式拼装方式,管廊主体被拆分为底板、侧板及顶板等基本构件,极大地方便了预制构件的运输,大幅度地降低了现场拼装时对机械性能的要求;对于少量难于工厂化预制的非标准段接口部位,采用现场现浇的方式,相比于全预制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该部分的工程造价,同时规避了该类非标准构件的运输、拼装和成形难度,保证了关键重要接口部位的整体刚度和成形精度。

相比于目前现有的施工方法,大幅减少了现场湿作业及支模作业,降低了现场施工难度和作业工人的工作强度,同时可以有效保证关键部位整体刚度和成形精度,有效降低工程综合造价,大幅加快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大区分区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实施例的第①大区施工顺序图;

图3为图1中实施例的第①大区分段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实施例的预制装配叠合段施工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基于预制装配叠合式地下综合管廊的快速混合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根据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特点和施工场地条件将管廊分区为若干大区;每个大区内,根据综合管廊廊体截面尺寸和管廊附属接口结构特点,分为若干流水作业区,每一流水作业区又进一步分为现浇段和预制装配段,按照分区分段顺序做好流水施工安排,地下综合管廊的分区分段应当合理,不应导致窝工;现浇段为地下综合管廊的非标准段部分,预制装配段为地下综合管廊廊体的标准段部分;

(b)按照流水施工安排,做好降水及基坑支护等工作后,对综合管廊的第一大区进行基坑开挖,然后对坑底进行平整清理,做好垫层及防水,地下综合管廊采用明挖法进行施工;

(c)根据流水施工安排,对第一大区内的第一流水作业区进行施工:首先对预制装配段进行施工,根据预制装配叠合式管廊的建造方式依次分节对管廊主体结构进行拼装,并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在第一流水作业区预制装配段施工同时,对该流水作业区现浇段管廊的钢筋工程及模板工程施工,待现浇段与预制装配段交界连接处施工完毕后,依次浇筑该流水作业区底板、侧板和顶板混凝土,然后进行混凝土养护;按照上述步骤依次完成第一大区内其余流水作业区管廊施工;于此同时,对下一大区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时从预制装配段与现浇段交界处一端开始沿管廊纵向进行装配,在另一端预制装配段与现浇段交界处,应待预制装配段管廊装配完成后,再进行现浇段模板安装及钢筋铺设;现浇段与预制装配段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在与墙体交接处应高出底板标高300mm以上,并设置止水钢板进行防水处理;

(d)对第一大区管廊主体进行防水施工,同时按照上述步骤(b)~步骤(c)依次对下一大区地下综合管廊进行施工;

(e)对已经完成验收工作的管廊结构进行回填,直至完成整个管廊施工。所述的预制装配段管廊采用装配叠合式的形式。

当现浇段与预制装配段交界处为变形缝连接形式时,则预制装配段和现浇段分别单独浇筑混凝土。

当现浇段与预制装配段交界处为湿接连接形式时,则预制装配段和现浇段连续浇筑混凝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如图1所示,东西走向,长717米,标准断面总宽为7.3m,总高为4.3m,包含有进风口、排风口、逃生口、吊装口、管线分支口、人员出入口等非标准段,标准段管廊顶覆土厚约3.0m。管廊整体结构复杂,现场施工场地狭小,工期要求紧。

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基于预制装配叠合式地下综合管廊快速混合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根据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特点和施工场地条件将管廊分区为3个大区,如图1所示:

第①大区长度约为251米,包括端部井、综合仓排水泵井、管线分支口、燃气舱排风口及逃生口和燃气舱排水泵井等非标准段。

第②大区长度约为228米,包括综合舱进风口及逃生口、综合仓排水泵井、管线分支口、燃气舱吊装口、综合舱吊装口和人员出入口等非标准段。

第③大区长度约为238米,包括分变配电站、燃气舱排风口及逃生口、综合舱进风口及逃生口、综合舱吊装口等非标准段。

对上述非标准段,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划分为现浇段,其余标准段采用预制装配方式施工,划分为预制装配段。

从按照第①大区→第②大区→第③大区顺序展开施工作业。

步骤(b)、做好降水及基坑支护等工作后,对综合管廊第①大区进行基坑开挖,然后对坑底进行平整清理,做好垫层;

步骤(c)、如图2所示,将第①大区分为2个流水作业区,具体分段如图3所示,第1流水作业区包含1-1、1-2、2-1、2-2段,其中1-1和2-1为现浇段,1-2和2-2为预制装配段;第2流水作业区包含3-1、3-2、4-1、4-2段,其中3-1和4-1为现浇段,3-2和4-2为预制装配段。1-1与1-2在j1处相交,通过变形缝形式连接;1-2与2-1在j2处相交,通过湿接形式连接;2-1与2-2在j3处相交,通过变形缝形式连接;2-2与3-1在j4处相交,通过湿接形式连接;3-1与3-2在j5处相交,通过变形缝形式连接;3-2与4-1在j6处相交,通过变形缝形式连接;4-1与4-2在j7处相交,通过变形缝形式连接。

步骤(c)实施起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c-1):首先对第1流水作业区进行施工。从j1及j3处同时开始施工,预制装配段1-2、2-2分别从j1、j3处由左至右推进依次拼装。如图4所示,先进行垫层a施工,然后铺设底板b,再铺设墙板c-1、c-2、c-3,直至1-2、2-2段拼装完毕。与此同时,现浇段1-1、2-1从j1、j2处开始,由右至左推进绑扎钢筋及支撑模板直至完毕,j2处应控制1-2段最后一节先拼装完毕后,再铺设2-1段在j2处端部的钢筋及模板。

步骤(c-2):对第1流水作业区内1-1段进行混凝土浇筑,同时对1-2段及2-1段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如图4所示,其中在墙板交接处混凝土浇筑在距离底板顶面300mms1处。待底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铺设1-2段顶板支撑及顶板,然后统一浇筑1-2及2-1段墙体及顶板混凝土。与此同时,对第2流水作业区进行施工。从j5及j7处同时开始施工,预制装配段3-2、4-2分别从j5、j7处由左至右推进依次拼装,直至拼装完毕。同时,现浇段3-1、4-1从j5、j7处开始,由右至左推进绑扎钢筋及支撑模板直至完毕。j6处应控制3-2段最后一节先拼装完毕后,再铺设4-1段在j6处端部的钢筋及模板。

步骤(c-3):对2-2段和3-1段、3-2、4-1及4-2段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其中在墙板交接处混凝土浇筑在距离底板顶面300mm处。待底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铺设2-2、3-2及4-2段顶板支撑及顶板,然后分别浇筑2-2和3-1段、3-2、4-1及4-2段墙体及顶板混凝土,直至第1流水作业区管管廊结构主体施工完毕;与此同时,对第②大区进行基坑开挖。

步骤(d):对第①大区管廊主体进行防水施工;

步骤(e):按照步骤(b)~步骤(c)对第②大区进行施工,同时,对第③大区进行基坑开挖;

步骤(f):对第①大区管廊中完成验收工作的区域进行回填,同时第②大区管廊主体进行防水施工;

步骤(g):按照步骤(b)~步骤(c)对第③大区进行施工。

步骤(h):对第②大区管廊中完成验收工作的区域进行回填,同时第③大区管廊主体进行防水施工;

步骤(i):对第③大区管廊中完成验收工作的区域进行回填,直至整个管廊主体结构施工结束。

从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预先分区分段方式,形成了有效的流水作业,使得施工作业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大幅加快施工进度;通过大区内组织流水施工,并区分现浇段和预制装配段,有效地结合了现浇及预制装配式两种施工工艺的优点,大幅减少了现场湿作业及支模作业,降低了现场施工难度和作业工人的工作强度,同时可以有效保证关键部位整体刚度和成形精度,有效降低工程综合造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