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管、马桶盖板组件及马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7025发布日期:2018-11-24 10:0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向人体局部喷水以清洗人体局部的喷管、马桶盖板组件及马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马桶一般会设置有用于清洗人体局部的人体局部清洗组件。现有的人体局部清洗组件一般包括能够喷出清洗用水的喷管和用于驱使喷管作伸缩运动以使喷管在使用时能够伸出于盆体的盆腔中而不使用时缩入壳体内以隐藏起来的伸缩驱动机构。因担心喷管长期供大量人群使用(例如公园、酒店、旅馆等公共场所的洗手间) 而引起病毒、细菌的交叉感染或其他卫生问题的发生。现有技术中,出现了能够更换喷管的装配方式。

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CN107354986A所公开的人体局部清洗组件、马桶盖板组件及马桶中,其喷管更换方式如下:替代喷管顶着待替换喷管沿换管通道移动,替代喷管到位后,待替换喷管部分在马桶盖板组件内,部分在马桶盖板组件外,这时,待替换喷管倾斜向下,待替换喷管本身的重量会形成向下的分力,使得待替换喷管滑落到马桶盖板组件外。但是,由于马桶盖板组件内比较潮湿,待替换喷管和排管导管之间有水的吸附,存在一定的几率造成待替换喷管不能顺利排出马桶盖板组件外,导致待替换喷管部分在马桶盖板组件内,部分在马桶盖板组件外的情况,这时,通常需要手动辅助抽出待替换喷管,显然既不方便又不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管,所述喷管包括首端和尾端,所述首端上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尾端上设有可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相互吸合的第二磁吸件。

本发明实施例再提供了一种马桶盖板组件,包括喷管和排出导管,所述排出导管具有可供喷管沿该喷管的长度方向运动时穿越的排出导管通道,所述喷管为如上所述的喷管;所述排出导管通道的大小被设置成允许喷管于其内抖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马桶,包括盆体和设于盆体上的马桶盖板组件,所述马桶盖板组件为如上所述的马桶盖板组件。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马桶盖板组件,在更换喷管过程中,相互吸合(尤其是首尾相互吸合)的替代喷管和待替换喷管在分离时使得待替换喷管瞬间失去了磁力的吸持作用而使得待替换喷管于排出导管通道内发生抖动,并由于突然分离所产生的抖动促使待替换喷管滑落排出,减少人工手动从排出导管通道中抽出待替换喷管的辅助操作即可顺利排出待替换喷管,既方便又卫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喷管应用于上述马桶盖板组件上,以能够实现上述马桶盖板组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马桶包含上述马桶盖板组件,而具备上述喷管的所有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马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喷管处于缩入容室内的位置;

图2示出了喷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J-J剖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壳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的A部放大图;

图6示出了图4的B部放大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壳体的一个正投影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的A-A剖视图;

图9示出了图8的B-B剖视图;

图10和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排出导管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0的K-K剖视图;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预推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9的C部放大图;

图15示出了本发明所述喷管处于所述排出导管通道内时两者在垂直于所述喷管的长度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

图16a示出了图15中D方向的剖视图,其中所述喷管未作剖视处理;

图16b示出了本发明所述喷管在所述排出导管通道内的抖动状态示意图;

图17和图18示出了本发明的更换喷管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9和图20分别示出了本发明的排出导管另一实施例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1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马桶,包括盆体10 和设于盆体10上的马桶盖板组件100,所述马桶盖板组件100包括可让所述喷管301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于其上的人体局部清洗组件,所述人体局部清洗组件可带动安装于其上的所述喷管301转动以使所述喷管301的长度方向可选择地与所述排出导管通道603平行或相交,尤其是,所述人体局部清洗组件可带动安装于其上的所述喷管 301转动以使所述喷管301的长度方向可选择地与所述排出导管通道 603平行或垂直相交。本实施例中,该喷管301于其长度方向与所述排出导管通道603平行时处于排出导管通道603的延伸方向上(即公布号为CN10735498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中所述的换管通道上),该喷管301于其长度方向与所述排出导管通道603垂直相交时离开公布号为CN10735498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中所述的换管通道而处于伸缩通道上。本实施例所述的人体局部清洗组件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公布号为CN10735498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中的“人体局部清洗组件”,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马桶盖板组件100还包括喷管301和排出导管60,所述排出导管60具有可供所述喷管301沿所述喷管301的长度方向运动时穿越的排出导管通道603,所述排出导管通道603的大小被设置成允许所述喷管301于其内抖动。

为了使得所述喷管301能于所述排出导管通道603内进行抖动动作,所述喷管301在垂直于所述喷管301的长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小于所述排出导管通道603在垂直于所述喷管301的长度方向上的最小尺寸;

所述喷管301在垂直于所述喷管301的长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也可以理解为,所述喷管301在垂直于所述喷管301的长度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的最大尺寸;

所述排出导管通道603在垂直于所述喷管301的长度方向上的最小尺寸,也可以理解为,所述排出导管通道603在垂直于所述喷管 301的长度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的最小尺寸;

也就是说,所述喷管301在垂直于所述喷管301的长度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的最大尺寸小于所述排出导管通道603在垂直于所述喷管301的长度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的最小尺寸。

具体地,所述排出导管60具有相对的两个端部,所述排出导管通道603自所述排出导管60的其中一个端部延伸至另一个端部,且所述排出导管通道603于所述排出导管60的两个端部处分别形成一个可供所述喷管301通过的开口,其中一个开口为排出导管入口,另一个开口为排出导管出口,所述排出导管通道603呈所述排出导管入口小而所述排出导管出口大的喇叭状。本实施例中,喷管自排出导管入口进入排出导管通道后,经排出导管出口离开排出导管通道。

所述喷管301包括首端3011和尾端3012,所述首端3011上设有第一磁吸件1,所述尾端3012上设有可与所述第一磁吸件1相互吸合的第二磁吸件2。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喷管,结合公布号为 CN10735498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公开的换管方式,在更换喷管的过程中,替代喷管308和待替换喷管309的首尾相互吸合, 即替代喷管308的首端的第一磁吸件1与待替换喷管309的尾端的第二磁吸件2相互吸合,人体局部清洗组件的转动座从换管位置切换至工作位置(即人体局部清洗组件带动安装于其上的所述喷管301从所述喷管30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排出导管通道603平行的位置转动至所述喷管30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排出导管通道603垂直相交的位置)过程中,相互吸合的替代喷管308和待替换喷管309在分离时使得待替换喷管309瞬间失去了磁力的吸持作用,并由于突然分离所产生的抖动促使待替换喷管309滑落排出,既方便又卫生,减少人工手动从排出导管通道中抽出待替换喷管的辅助操作。同时,通过替代喷管308 和待替换喷管309之间增加磁力相吸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增加喷管在换管过程的稳定性,防止喷管在换管途中掉落。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换管通道周边设置磁传感器,检测喷管的当前位置,通过检测喷管位置,作为控制喷管下一动作的依据,例如在所述人体局部清洗组件带动安装于其上的所述喷管301转动过程中停电,那么来电后就需要判断喷管的位置以决定下一步动作。

其中,所述第一磁吸件1与所述第二磁吸件2中至少一个为永磁铁。具体地,所述第一磁吸件1与所述第二磁吸件2中,其中一个为永磁铁,另一个可以同为永磁铁,当然也可以为铁块、铁硅合金、纯碳钢、矽钢或锰锌铁氧体等软磁体。

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是:在换管过程中,处于排出导管通道603 的喷管301的尾端与安装于人体局部清洗组件上的喷管301的首端由于磁力的作用相互吸合;处于排出导管通道603的喷管301记为待替换喷管309(例如为已使用过的旧的喷管),安装于人体局部清洗组件上用于替代该待替换喷管309的喷管301记为替代喷管308(例如为未使用过的新的喷管),人体局部清洗组件带动安装于其上的替代喷管308转动时,替代喷管308的长度方向从与所述排出导管通道603 平行的状态,切换至与所述排出导管通道603相交(尤其是垂直相交) 的状态,此过程中,由于磁力的作用,待替换喷管309的尾端跟随替代喷管308的首端运动,由于排出导管对待替换喷管309的限制,导致替代喷管308的首端与待替换喷管309的尾端分离,待替换喷管 309在与替代喷管308的磁力消失后在所述排出导管通道603内发生抖动,从而促使待替换喷管309滑落并排出所述导管通道603,需要说明的是,替代喷管308通过转动与待替换喷管309分离时,其转动速度越快,待替换喷管抖动就越大;这是由于替代喷管308通过转动与待替换喷管309分离的过程中,待替换喷管309一开始是在磁力的作用下被替代喷管308带动运动,具体地,待替换喷管309的尾端沿替代喷管308的首端的转动圆周的切向运动,即待替换喷管309的尾端沿与喷管排出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替代喷管308的首端转动至与待替换喷管309的尾端瞬间分离后,基于惯性原理,待替换喷管309 的尾端仍存在一个与喷管排出方向垂直的速度,在待替换喷管309质量不变的情况下,该速度越大,待替换喷管309的动能越大,产生的抖动显然越大,越有利于喷管的排出。所述排出导管通道603呈所述排出导管入口小而所述排出导管出口大的喇叭状以便于抖动的产生,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喷管的排出更加顺畅。

相应地,所述首端3011上设有第一容置腔1A,所述第一磁吸件 1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A内,所述尾端3012上设有第二容置腔2A,所述第二磁吸件2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2A内。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可以通过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分别固定在喷管的两端,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也可以通过在制造喷管过程中,在喷管成型时于喷管两端预设空腔,同时制作可封闭空腔的空腔盖板,再将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分别设在所述喷管两端的空腔内,然后用空腔盖板盖合,再用胶水封装而成,当然,也可以使用螺丝等紧固件将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分别固定在所述喷管两端,甚至可以采用卡扣的方式将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分别固定在所述喷管两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喷管301的首端3011上设有喷管水流通道出口30111,所述喷管301的尾端3012设有喷管水流通道入口,相应地,所述容室201内还设有座体,所述座体上设有与供水系统相连通的座体水流通道出口315,所述喷管可选择地置于所述座体上以使所述座体水流通道出口315与所述喷管水流通道入口相连通,尤其是,所述喷管以卡嵌的方式可选择地置于所述座体上,具体可参考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CN107354986A所公开的喷管与座体的装配结构,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座体水流通道出口315处还设有弹性密封圈 3151,且所述弹性密封圈3151凸出于所述座体水流通道的出口315,所述弹性密封圈一方面可以起到密封防漏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弹性密封圈的弹性将喷管顶住卡紧在所述座体上以禁止其自由穿越所述座体而允许其强行穿越所述座体。

所述马桶盖板组件还包括壳体20,所述壳体20内设有一容室 201,所述容室201内还设有可供喷管穿越的换管通道203、用于驱使所述喷管301从所述容室201外部进入所述换管通道203的预推管机构3;

所述预推管机构3包括位于所述换管通道203一侧的滚动驱动机构5,所述滚动驱动机构5上设有压紧进入所述引换管通道203内的喷管301的滚轮6,更佳地,所述滚轮6外缘为橡胶,所述滚轮6的切向与所述喷管301进入所述换管通道203的方向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换管时当替代喷管308伸进入管口且替代喷管 308前端接触到所述预推管机构的滚轮外缘,滚轮滚动自动将替代喷管308送进换管通道内,并且替代喷管308尾端脱离滚轮时,替代喷管308尾刚好到达特定位置。进一步地,可以在滚轮外缘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当替代喷管308进管时,压力传感器受到压力以触发预推管机构开始工作,所述预推管机构能够实现自动进管,简化人工手动换管操作。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将替代喷管以附图中标号308标识,将待替换喷管以附图中标号309标识,然而替代喷管与待替换喷管的结构是相同的,即本实施例所述的喷管301。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结构上的改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更换喷管的过程中,替代喷管和待替换喷管的首尾相互吸合,即替代喷管的首端的第一磁吸件与待替换喷管的尾端的第二磁吸件相互吸合,人体局部清洗组件的转动座从换管位置切换至工作位置过程中,相互吸合的替代喷管和待替换喷管在分离时使得待替换喷管瞬间失去了磁力的吸持作用,并由于突然分离所产生的抖动促使待替换喷管滑落排出,既方便又卫生,减少人工手动从排出导管通道中抽出待替换喷管的辅助操作。同时,通过替代喷管和待替换喷管之间增加磁力相吸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增加喷管在换管过程的稳定性,防止喷管在换管途中掉落。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换管通道周边设置磁传感器,检测喷管的当前位置,通过检测喷管位置,作为控制喷管下一动作的依据,例如在所述人体局部清洗组件带动安装于其上的所述喷管转动过程中停电,那么来电后就需要判断喷管的位置以决定下一步动作。

2、所述弹性密封圈一方面可以起到密封防漏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弹性密封圈的弹性将喷管顶住卡紧在所述座体上以禁止其自由穿越所述座体而允许其强行穿越所述座体。

3、所述预推管机构使得换管时当替代喷管伸进入管口且替代喷管前端接触到所述预推管机构的滚轮外缘,滚轮滚动自动将替代喷管送进换管通道内,并且替代喷管尾端脱离滚轮时,替代喷管尾刚好到达特定位置。进一步地,可以在滚轮外缘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当替代喷管进管时,压力传感器受到压力以触发预推管机构开始工作,所述预推管机构能够实现自动进管,简化人工手动换管操作。。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发明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发明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是基于本申请人于早前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具体参见公布号为CN10735498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所作出的改进。因此,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人将上述早前申请的专利的说明书复制如下。

实施例一:

一种马桶,包括盆体和设于盆体上的马桶盖板组件,该马桶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座圈、壳体和人体局部清洗组件,该壳体设于盆体上,尤其是,该壳体设于盆体的后部上方,该壳体内设有一容室,该人体局部清洗组件安装于容室内,本实施例中,容室内还可以装配有诸如进水阀、调压阀等设备,该盖板和座圈分别与壳体铰接;

本实施例中,马桶盖板组件与盆体是以可拆装的方式装配,以使马桶盖板组件能够整体的更换;

该人体局部清洗组件包括座体和以可拆装的方式装配于座体上的喷管,该喷管中设有喷管水流通道,该座体中设有座体水流通道,该喷管水流通道于喷管装配于座体上时与座体水流通道连通,该座体设有座体接合部,该喷管设有与座体接合部相接合以使喷管装配于座体上的喷管接合部;

该座体上设有可供喷管穿越座体的移动通道,该喷管接合部于喷管沿移动通道运动时可选择地与座体接合部相接合或者脱离接合,以使喷管装配或者拆离座体。

该技术方案通过驱使喷管沿移动通道运动即可实现喷管的拆装操作,以便于喷管的拆装。此外,该技术方案更能够实现通过推动未使用过的新的喷管而推使已使用过的旧的喷管脱离(即拆离)座体,并在推动未使用过的新的喷管的过程中实现未使用过的新的喷管的装配于座体上,即能够实现一替一的方式更换喷管,这种更换喷管的方式可使人们无需接触已使用过的旧的喷管,避免已使用过的旧的喷管上的病毒、细菌等感染人体。

该座体包括基座、移动座和转动座,该移动通道、座体接合部以及座体水流通道均设于转动座上;该基座固定地装配于容室内;

该移动座可滑移地装配于基座上,该转动座可转动地装配于移动座上;

该人体局部清洗组件还包括用于驱使移动座相对基座滑移的伸缩驱动机构和用于驱使转动座相对移动座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该技术方案公开的人体局部清洗组件结构简单,通过设置转动座可以使得拆装更换喷管时可以在设定的位置上进行,而该设定的位置例如可以是除盆体的盆腔之外的其它位置,该设定的位置以使人们更能接受喷管的更换操作,也避免喷管在更换操作过程中跌落入盆体的盆腔中而引起马桶的堵塞;

该转动驱动机构驱使转动座转动时在一工作位置与一换管位置之间切换;

该盆体具有盆腔,盆腔用于接收人体排泄物,该容室内设有伸缩通道,本实施例中,该伸缩通道将容室与盆腔连通,该移动座的滑移方向平行于伸缩通道的延伸方向,该伸缩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于X 轴;该转动座处于工作位置时装配于转动座上的喷管处于伸缩通道上,也就是说,该转动座处于工作位置时装配于转动座上的喷管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伸缩通道的延伸方向,该转动座处于工作位置时该转动座及装配于转动座上的喷管均跟随移动座沿伸缩通道运动,以使该装配于转动座上的喷管可选择地地缩入或者伸出容室,在喷管缩入容室时被隐藏起来,在喷管伸出容室时显露于外,本实施例中,在喷管伸出容室时即伸入盆腔内;

该容室内还设有可供喷管穿越的换管通道,该换管通道的延伸方向与伸缩通道的延伸方向相交,尤其是,该换管通道的延伸方向与伸缩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相交,如该换管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于Y轴;该转动座处于换管位置时该移动通道处于换管通道上,也就是说,该转动座处于换管位置时该移动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换管通道的延伸方向;

该装配于转动座上的喷管为待替换喷管(例如为已使用过的旧的喷管),处于换管通道上用于替代该待替换喷管的喷管为替代喷管(例如为未使用过的新的喷管);

该替代喷管于转动座处于换管位置时沿换管通道朝转动座运动,以推使该待替换喷管沿移动通道运动,而使

该待替换喷管的喷管接合部与座体接合部脱离接合以使该待替换喷管被推离转动座;

该替代喷管的喷管接合部与座体接合部相接合以使该替代喷管装配于转动座上;也就是说,当转动座处于换管位置时,处于换管通道上的替代喷管在沿换管通道运动时(当然,换管通道的延伸方向与移动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在将待替换喷管推出转动座后能够装配在转动座上。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换管通道,可以使得喷管的更换操作只需在换管通道中驱使(例如人手推动或者机械自动推动)替代喷管朝转动座运动即可实现喷管的更换,以便于喷管的更换,此外,人们无需接触待替换喷管,避免待替换喷管上的病毒、细菌等感染人体。

该壳体具有第一侧壁和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位于盆体的两侧,该换管通道贯穿第一侧壁而于第一侧壁上形成供待替换喷管排出容室之外的排管口。本实施例中,该壳体还具有连接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面壁,该伸缩通道贯穿面壁而于面壁上形成供装配于转动座上的喷管进出容室的伸缩口;被替代喷管推离转动座的待替换喷管经排管口排出容室之外。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排管口以排出待替换喷管至预定的位置,且使排管口位于盆体的侧面以避免排出的待替换喷管跌落入盆腔中。

该移动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喷管的长度方向;

该容室内设有排出导管,该排出导管位于转动座与排管口之间,该排出导管的一端朝向转动座,而另一端朝向排管口;

该排出导管朝向转动座的一端设有排出导管入口,该排出导管朝向排管口的一端设有排出导管出口,该排出导管内设有自排出导管入口延伸至排出导管出口的可供喷管穿越的排出导管通道,该排出导管通道处于换管通道上,也就是说,该排出导管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换管通道的延伸方向;

该排出导管朝向转动座的一端还设有自该端朝转动座延伸的托板,该装配于转动座上的喷管于转动座处于换管位置时被承托于托板上,本实施例中,托板上立设有用于对喷管进行限位的限位挡板,在从排出导管入口往排出导管出口的方向上,限位挡板位于托板的左侧;

该排出导管通道的底面为自排出导管入口向排出导管出口倾斜延伸的斜面,以使进入排出导管通道的待替换喷管被该排出导管通道的底面引导至排管口。本实施例利用物体受重力的作用在斜面上自行滑落的原理,使得进入排出导管通道的待替换喷管被该排出导管通道的底面引导至排管口,并最后从排管口排出容室之外,以便于待替换喷管的自动排出,避免排出导管通道的堵塞。

该换管通道也贯穿第二侧壁而于第二侧壁上形成供替代喷管进入换管通道的入管口;该技术方案通使得入管口和排管口分立于不同的位置以避免入管口和排管口相互交叉污染。本实施例中,壳体由上半壳和下半壳拼合而成的,入管口和排管口均设置于上半壳上;

该容室内设有引入导管,该引入导管位于入管口与转动座之间,该引入导管的一端朝向入管口,而另一端朝向转动座;

该引入导管朝向入管口的一端设有引入导管入口,该引入导管朝向转动座的一端设有引入导管出口,该引入导管内设有自引入导管入口延伸至引入导管出口的可供喷管穿越的引入导管通道,该引入导管通道也处于换管通道上,也就是说,该引入导管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换管通道的延伸方向;

该容室内还设有用于驱使经入管口进入引入导管通道内的替代喷管沿换管通道朝转动座运动的推管机构。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引入导管和推管机构能够实现机械自动换管,简化人工手动换管操作。

该推管机构包括位于引入导管通道内的推块和用于驱使推块沿引入导管通道的延伸方向运动的推块驱动机构,本实施例中,该推块驱动机构可以采用现有的能够驱动推块直线滑移的机构,其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推块驱动机构驱使推块在一靠近引入导管入口的初始位置和一远离引入导管入口而靠近引入导管出口的推出位置之间切换;

该喷管包括管体部以及设于管体部首端的喷嘴部,该管体接合部设于管体部的尾端,

本实施例中,管体部、喷嘴部以及管体接合部可以通过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制造,当然,管体部、喷嘴部以及管体接合部也可以通过独立的制造管后进行组装而成喷管;该喷嘴部于替代喷管置入引入导管通道时朝向引入导管出口,推块的一端面与置入引入导管通道内的替代喷管的管体部的尾端相顶抵,以使推块从初始位置运动至推出位置时推使置入引入导管通道内的替代喷管沿引入导管通道朝转动座运动;

本实施例中,每根喷管可以设置一条或者多条喷管水流通道,每条喷管水流通道的入口设于管体部的尾端,而每条喷管水流通道的出口设于喷嘴部上;

转动座上设置有与喷管水流通道数量相同的座体水流通道,每条座体水流通道的入口可以与一条供水的软管连接,每一条喷管水流通道于喷管装配于转动座上时分别与一条座体水流通道连通,尤其是指,每一条喷管水流通道的入口于喷管装配于转动座上时分别与一条座体水流通道的出口连通。

入管口设有封口塞,该封口塞包括塞入条和用于封堵入管口的封板,该塞入条的尾端与封板连接,该塞入条的首端经引入导管入口伸入引入导管通道内,且该塞入条叠于推块之上;

该推块与置入引入导管通道内的替代喷管的管体部的尾端相顶抵的端面为顶推面,该塞入条的首端的端面与顶推面持平,或者该塞入条的首端的端面比顶推面更靠近引入导管出口(即,在从引入导管入口往引入导管出口的方向上,塞入条的首端的端面凸出于顶推面),该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在往引入导管通道放入替代喷管后,通过塞入塞入条以推使替代喷管朝引入导管出口方向运动并最终使替代喷管的尾端在从引入导管入口往引入导管出口的方向上位于顶推面的前方,使得推块能够顺利推使替代喷管沿引入导管通道朝转动座运动。此外,通过设置封口塞可以对入管口封堵以避免灰尘、水等经入管口进入容室。

该引入导管的侧壁设有一贯穿该引入导管的侧壁的条形滑槽,该条形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引入导管通道的延伸方向,该推块设有经条形滑槽伸出于引入导管外以与推块驱动机构连接的伸出部;

该排管口处具有用于可选择地打开或者关闭该排管口的门板,该门板于待替换喷管经过排管口时被该待替换喷管顶起而使该排管口被打开;本实施例中,该门板的装配结构可采用现有的方式,例如参见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CNA所公开的闸板的装配结构,或者参见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CNA所公开的遮蔽板的装配结构,又或者参见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CNA所公开的喷嘴挡板的装配结构,此处不再赘述。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门板可以对排管口封堵以避免灰尘、水等经排管口进入容室。

该伸缩驱动机构驱使移动座滑移时在一缩入位置与一伸出位置之间切换;

该装配于转动座上的喷管于移动座处于缩入位置时收纳于容室内;该装配于转动座上的喷管于移动座处于伸出位置时伸出容室外,即伸入盆腔内;

该转动座处于换管位置时该移动通道及装配于转动座上的喷管均处于换管通道上,也就是说,该转动座处于换管位置时装配于转动座上的喷管的长度方向、移动通道的延伸方向以及换管通道的延伸方向均相互平行;

本实施例中,该装配于转动座上的喷管于移动座处于伸出位置时伸出容室外(即伸入盆腔内),是指该装配于转动座上的喷管于移动座处于伸出位置时该喷管的局部伸出容室外,尤其是指,该装配于转动座上的喷管于移动座处于伸出位置时该喷管的喷嘴部伸伸出容室外。

该伸缩驱动机构设于基座与移动座之间;

该转动驱动机构设于转动座与移动座之间,或者该转动驱动机构设于基座与移动座之间;

该座体接合部处于移动通道的旁边;该移动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喷管的长度方向;

本实施例中,该基座与移动座之间可以设置有用于引导移动座相对基座滑移的移动座导向机构。该伸缩驱动机构可以驱使移动座沿移动座导向机构滑移,当然,由于转动座装配于移动座上,转动座会跟随移动座相对基座滑移。本实施例中,设置伸缩驱动机构的目的是驱使移动能够在一喷管伸入于马桶的盆体内以对人体局部进行冲洗的伸出位置和一喷管缩入马桶的壳体内以隐藏起来的缩入位置之间切换。该伸缩驱动机构可以采用现有的能够驱动移动座直线滑移的机构,其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该移动座与转动座可以通过转动副连接以使转动座能够相对移动座转动,例如移动座与转动座之间可以设置有轴承机构 (例如可以是滑动轴承或者滚动轴承)以使转动座能够相对移动座转动。

本实施例中,该转动驱动机构被设置于转动座与基座之间,该转动机构包括转动驱动电机、转动驱动主动齿轮和转动驱动从动齿轮,本实施例中,该转动驱动从动齿轮可以是扇形齿轮,该转动驱动电机相对基座固定地装配(例如,该转动驱动电机可以是固定地装配于基座上,转动驱动电机也可以是固定地装配于与基座相对地固定的物体上(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壳体)),该转动驱动主动齿轮固定地装配于转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该转动驱动从动齿轮固定地装配于转动座上,该转动驱动从动齿轮于移动座处于缩入位置时与转动驱动主动齿轮啮合,该转动驱动从动齿轮于移动座处于伸出位置时与转动驱动主动齿轮脱离啮合。

当然,该转动驱动机构也可以设置于转动座与移动座之间,例如,可以将转动驱动机构的电机固定地装配于移动座上,而在该转动驱动机构的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座之间设置转动传动机构(例如齿轮传动机构、联轴器等)以实现通过该转动驱动机构的动力源驱使转动座相对移动座转动。

本实施例中,转动座被设置成转动时在一工作位置和一换管位置之间切换,当转动座处于工作位置时,该转动座上的移动通道的延伸方向于转动座处于工作位置时与移动座的滑移方向相互平行;该转动座上的移动通道的延伸方向于转动座处于换管位置时与移动座的滑移方向相互垂直;此外,该转动座被设置成限制自由转动而允许强行转动,以使转动座能够限制于工作位置和换管位置上;当然,也可以通过在转动座与移动座设置限位机构或者锁机构以使转动座能够限制于工作位置和换管位置上。

该喷管接合部包括卡条,该座体接合部包括呈长条状的卡槽,该卡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该移动通道的延伸方向,当然,该卡条也呈长条状,且于转动座处于换管位置时,该装配于转动座上的喷管的卡条的长度方向也平行于该移动通道的延伸方向;

该卡槽被设置成限制卡条自由穿越该卡槽而允许卡条强行穿越该卡槽;该卡条于喷管沿移动通道运动时可选择地置入或者脱离卡槽;该喷管接合部于卡条置入卡槽中时与座体接合部相接合,该喷管接合部于卡条脱离卡槽时与座体接合部脱离接合。该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以便于实现喷管沿移动通道运动时喷管接合部与座体接合部的接合与脱离接合。

该卡槽内设有限制卡条自由穿越该卡槽而允许卡条强行穿越该卡槽的阻尼件;

该阻尼件包括于卡条置入卡槽中时挤压卡条以阻碍卡条相对卡槽运动的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为弹性胶条;该卡槽有两条,这两条卡槽分别位于移动通道的相对两侧;该卡条有两条,这两条卡条分别位于喷管的相对两侧;各卡槽具有一朝向移动通道而与移动通道连通的侧部槽口和两分别位于侧部槽口的两端的端部开口;各卡条于喷管沿移动通道运动时分别与一条卡槽对应。

该引入导管内位于引入导管通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自引入导管入口延伸自引入导管出口的限位滑槽,各限位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引入导管通道的延伸方向,该两条限位滑槽呈对称地布置在引入导管通道的两侧,在换管通道的延伸方向上,各限位滑槽分别与一卡槽位置对准且相互呈连通状,置入引入导管通道内的替代喷管的两卡条分别可滑移地置入一限位滑槽内,各限位滑槽在垂直于引入导管通道方向上的高度在从引入导管入口往引入导管出口的方向上逐渐减少,以使替代喷管的两卡条在脱离引入导管时能够准确地进入两卡槽。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不需要更换装配于转动座上的喷管时,让转动座处于工作位置,此时,驱动移动座在缩入位置与伸出位置之间切换,即可实现,装配于转动座上的喷管于移动座处于缩入位置时收纳于容室内,装配于转动座上的喷管于移动座处于伸出位置时伸入盆腔中;

需要更换装配于转动座上的喷管(即待替换喷管)时,让移动座处于缩入位置;驱使转动座切换至换管位置;拔出封口塞以打开入管口和引入导管入口,并将替代喷管从入管口送入引入导管通道;替代喷管从入管口送入引入导管通道时允许该替代喷管的管体部的尾端局部留置于入管口之外;塞入封口塞以关闭入管口和引入导管入口,同时,在塞入封口塞的过程中,塞入条会推使替代喷管完全进入引入导管通道内,并使该替代喷管的管体部的尾端落于推块的顶推面之前方,推块驱动机构推使推块从初始位置向推出位置方向运动,在推块运动过程中会推使引入导管通道内的替代喷管沿换管通道往转动座方向运动,在替代喷管运动过程中,替代喷管的喷嘴部顶推待替换喷管的管体部的尾端,以使待替换喷管被替代喷管逐渐推使脱离移动通道而最终被推出转动座(即该待替换喷管的喷管接合部与座体接合部脱离接合以使该待替换喷管拆离转动座),且待替换喷管被替代喷管推使逐渐脱离移动通道的过程中逐渐进入排出导管通道并顶开排管口处的门板;而替代喷管则逐渐进入移动通道而进入转动座中;推块最终运动至推出位置,此时,替代喷管的喷管接合部与座体接合部相接合,由此使替代喷管实现装配于转动座上;在排出导管通道的底面的引导下,待替换喷管从排管口排出容室之外。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控制器分别控制伸缩驱动机构、转动驱动机构以及推块驱动机构的执行相应的动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作出的修改,具体修改方案如下:

该引入导管的通道被设置成能够收纳在垂直于该引入导管的通道的延伸方向上堆叠的两根以上的替代喷管。本实施例中,该塞入条的首端的端面在垂直于该引入导管的通道的延伸方向上有足够的高度以保证各替代喷管替代喷管的尾端在从引入导管入口往引入导管出口的方向上位于顶推面的前方。该技术方案通过使得引入导管的通道能够存放两根以上的替代喷管,人们可以一次往引入导管的通道内放置数跟替代喷管,以实现一次放置喷管而可进行数次更换喷管的操作,以减少人们往引入导管的通道内放置替代喷管的次数,便于人们的使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推块驱动机构推使推块从初始位置向推出位置方向运动,在推块运动过程中会推使引入导管通道内位于下方的喷管沿换管通道往引入导管出口方向运动,在推块运动至推出位置时,位于下方的喷管最终从引入导管出口排出引入导管,在推块从初始位置向推出位置方向运动过程中,位于上方的喷管的管体部的尾端由于缺少支撑而下落至引入导管通道的底面,而位于上方的喷管的管体部的首端则被位于下方的喷管或者推块所支撑,使得位于上方的喷管呈倾斜状;在推块从推出位置运动回初始位置后,原位于上方的喷管(即还留在引入导管通道内的喷管)会最终下落至原位于下方的喷管(即已排出引入导管外的喷管)所在的位置。此后,再次使推块驱动机构推使推块从初始位置向推出位置方向运动,而将原位于上方的喷管(即还留在引入导管通道内的喷管)推出引入导管,以实现将引入导管内收纳的两根替代喷管逐一被推块推出引入导管之外。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参见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参见图19和图20所示,其示出了排出导管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另一实施例所示的排出导管是于图10和图11所示的排出导管的基础上作出的改进,该另一实施例所示的排出导管于是于图10和图11所示的排出导管的用于限定排出导管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两相对的以分立于进入排出导管通道中的喷管(即待替换喷管) 的两侧的弹性元件6011(例如弹簧),通过设置弹性元件6011使得替代喷管308的长度方向从与所述排出导管通道603平行的状态,切换至与所述排出导管通道603相交(尤其是垂直相交)的状态过程中,待替换喷管309的尾端跟随替代喷管308的首端运动而使待替换喷管压缩其中一侧的弹性元件6011,于待替换喷管的尾端与替代喷管的首端分离后,被压缩的弹性元件6011因其始终具有恢复原状的能力而增加待替换喷管于排出导管通道内的抖动的能力,更加有利于喷管的滑落排出。本实施例中,该两弹性元件6011被布置在靠近排出导管入口的位置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