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梯式膨胀加强带系统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25699发布日期:2018-12-19 05:54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阶梯式膨胀加强带系统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阶梯式膨胀加强带系统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多样化发展,工程结构设计越来越新颖,城市中超长结构、大底盘多塔式结构或形体不规则结构的建筑不断涌现,特别是对地下防水有特殊要求的超大面积地下建筑的不断出现。

大部分结构设计有施工后浇带,以解决混凝土的收缩开裂问题。

但是,后浇带部位极易发生渗漏水,给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带来隐患。在主体施工中留置时间较长,在此期间养护水及施工垃圾对钢筋锈蚀极为严重,浇注前的清理工作及成品保护难度较大。

在施工当中,由于模板的拆除,后浇带两侧的梁板成为悬臂构件,与设计意图相违背;后浇带贯穿整个地下、地上结构,所到之处遇梁断梁、遇板断板,给施工带来很多不便,影响施工进度。

在后浇带灌充混凝土前,需将两侧混凝土凿毛,施工非常困难,而有些结构混凝土与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数月,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很难保证,又由于浇筑时间差,造成这些结构的混凝土的干缩大部分已于后浇带灌充前完成;因此,后浇带混凝土的干缩极易在新老混凝土的连接处产生裂缝;设置施工后浇带的初衷是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而后浇带处理不好却人为地在每条后浇带处造成两条贯穿裂缝,引起漏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超长构件开裂及施工缝区域渗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阶梯式膨胀加强带系统及施工方法:

一种阶梯式膨胀加强带系统,包括混凝土底模,所述混凝土底模的上端浇筑有混凝土基体,所述混凝土基体内预埋有上部贯通钢筋和下部贯通钢筋,所述混凝土基体内设有膨胀加强带,所述膨胀加强带内浇注有后浇膨胀混凝土,所述膨胀加强带为的截面为斜坡阶梯状,且所述膨胀加强带两侧壁贴合的设有阶梯式的钢丝网,两侧所述钢丝网均固定连接有一根阶梯式竖向加固钢筋,所述膨胀加强带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部附加钢筋及下部附加钢筋。

优选的,所述膨胀加强带的阴角处设置有膨胀止水带。

优选的,所述上部附加钢筋、下部附加钢筋、阶梯式竖向加固钢筋和钢丝网相互焊接、绑扎。

优选的,所述阶梯式竖向加固钢筋为a16@250mm钢筋。

优选的,所述膨胀加强带的横截面宽度为800mm。

优选的,所述膨胀加强带和钢丝网的结构为两级斜坡阶梯结构,其中下级阶梯宽度为350mm。

优选的,所述下部附加钢筋和上部附加钢筋面积ast/2。

优选的,所述的钢丝网为网孔尺寸5mm×5mm的钢丝网。

优选的,所述的后浇膨胀混凝土中添加有sy-g复合纤维抗裂剂。

一种阶梯式膨胀加强带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铺设混凝土底模;

步骤二,在混凝土基体中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分别沿构筑物纵、横向每隔35m设置膨胀加强带,膨胀加强带的横截面宽度为800mm,膨胀加强带与混凝土基体接触的横截面为斜坡阶梯式结构;

步骤三,在膨胀加强带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一道斜坡阶梯式的钢丝网进行隔离,在钢丝网的位置分别设置一根a16@250mm的阶梯性钢筋进行加固,膨胀加强带的上、下端分别设置上部附加钢筋及下部附加钢筋,并将上部附加钢筋及下部附加钢筋、阶梯型竖向加固钢筋、钢丝网相互焊接、绑扎牢固,避免浇筑过程中被混凝土冲开,在膨胀加强带的阴角处设置膨胀止水带,对混凝土底模进行加厚处理;

步骤四,安装模板、螺栓及预留管道;

步骤五,当浇筑的混凝土基体养护强度达到1.2mp后,在内膨胀加强带浇筑后浇膨胀混凝土,避免产生施工缝;

步骤六,养护后浇膨胀混凝土,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后蓄水,在水中养护14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该阶梯式膨胀加强带系统,通过膨胀加强带和钢丝网加强带采用阶梯式结构,可以增大原基体与后浇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它们相关之间的粘接,配合阴角处的止水带,可有效防范超长构件开裂及施工缝区域的渗水问题。

2)该阶梯式膨胀加强带系统,通过后浇膨胀混凝土中添加sy-g复合纤维抗裂剂,混凝土最小膨胀率为0.015,掺入复合纤维增韧剂,使后浇膨胀混凝土最小限制膨胀率为0.025%,弥补了混凝土的收缩,达到防治混凝土裂缝,提高混凝土性能的目的。

3)该阶梯式膨胀加强带系统,通过上部附加钢筋、下部附加钢筋、阶梯式竖向加固钢筋和钢丝网相互焊接和绑扎,可以加固膨胀加强带,并且避免浇筑过程中被混凝土冲开。

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施工方法简明,操作方便,可以有效的利用于绝大部分混凝土浇筑中膨胀后浇带的施工,解决了超长构件开裂及施工缝区域渗水的问题,保障了施工质量,同时避免后需的返工步骤,节约了工程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膨胀加强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墙体膨胀加强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梁膨胀加强带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基体、2膨胀加强带、3钢丝网、4上部贯通钢筋、5后浇膨胀混凝土、6上部附加钢筋、7下部附加钢筋、8混凝土底模、9下部贯通钢筋、10膨胀止水带、11防水卷材、12砖胎模、13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阶梯式膨胀加强带系统,包括混凝土底模,所述混凝土底模的上端浇筑有混凝土基体,所述混凝土基体内预埋有上部贯通钢筋和下部贯通钢筋,所述混凝土基体内设有膨胀加强带,所述膨胀加强带内浇注有后浇膨胀混凝土,所述膨胀加强带为的截面为斜坡阶梯状,且所述膨胀加强带两侧壁贴合的设有阶梯式的钢丝网,两侧所述钢丝网均固定连接有一根阶梯式竖向加固钢筋,所述膨胀加强带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部附加钢筋及下部附加钢筋。

其中,所述膨胀加强带的阴角处设置有膨胀止水带,所述上部附加钢筋、下部附加钢筋、阶梯式竖向加固钢筋和钢丝网相互焊接、绑扎,所述阶梯式竖向加固钢筋为a16@250mm钢筋,所述膨胀加强带的横截面宽度为800mm,所述膨胀加强带和钢丝网的结构为两级斜坡阶梯结构,其中下级阶梯宽度为350mm,所述下部附加钢筋和上部附加钢筋面积ast/2,所述的钢丝网为网孔尺寸5mm×5mm的钢丝网,所述的后浇膨胀混凝土中添加有sy-g复合纤维抗裂剂。

一种阶梯式膨胀加强带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铺设混凝土底模;

步骤二,在混凝土基体中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分别沿构筑物纵、横向每隔35m设置膨胀加强带,膨胀加强带的横截面宽度为800mm,膨胀加强带与混凝土基体接触的横截面为斜坡阶梯式结构;

步骤三,在膨胀加强带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一道斜坡阶梯式的钢丝网进行隔离,在钢丝网的位置分别设置一根a16@250mm的阶梯性钢筋进行加固,膨胀加强带的上、下端分别设置上部附加钢筋及下部附加钢筋,并将上部附加钢筋及下部附加钢筋、阶梯型竖向加固钢筋、钢丝网相互焊接、绑扎牢固,避免浇筑过程中被混凝土冲开,在膨胀加强带的阴角处设置膨胀止水带,对混凝土底模进行加厚处理;

步骤四,安装模板、螺栓及预留管道;

步骤五,当浇筑的混凝土基体养护强度达到1.2mp后,在内膨胀加强带浇筑后浇膨胀混凝土,避免产生施工缝;

步骤六,养护后浇膨胀混凝土,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后蓄水,在水中养护14天。

实施例二

如图2所述的墙体膨胀加强带系统,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基底清理;

步骤二,在混凝土基体1中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分别沿构筑物纵、横向每隔35m设置膨胀加强带2,膨胀加强带2的横截面宽度为800mm,膨胀加强带2与混凝土基体1接触的横截面为斜坡阶梯式结构;

步骤三,在膨胀加强带2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一道斜坡阶梯式的钢丝网3进行隔离,在钢丝网3的位置分别设置一根a16@250mm的阶梯性钢筋进行加固,膨胀加强带2的内侧设置上部附加钢筋7,并将附加钢筋7、阶梯型竖向加固钢筋、钢丝网3相互焊接、绑扎牢固,避免浇筑过程中被混凝土冲开,在膨胀加强带2的阴角处设置膨胀止水带10;

步骤四,安装模板、螺栓及预留管道;

步骤五,当浇筑的混凝土基体1养护强度达到1.2mp后,加强带部位迎水面铺设防水卷材11,且在防水卷材11的外侧壁砌筑砖胎模12,砖胎模12的厚度为120mm,在膨胀加强带2浇膨胀混凝土5,避免产生施工缝;

步骤六,浇筑后洒水养护膨胀混凝土5,养护14天。

实施例三

如图3所述的梁膨胀加强带系统,其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基底清理;

步骤二,在混凝土基体1中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分别沿构筑物纵、横向每隔35m设置膨胀加强带2,膨胀加强带2的横截面宽度为800mm,膨胀加强带2与混凝土基体1接触的横截面为斜坡阶梯式结构;

步骤三,在膨胀加强带2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一道斜坡阶梯式的钢丝网3进行隔离,在钢丝网3的位置分别设置一根a16@250mm的阶梯性钢筋进行加固,膨胀加强带2的内侧设置上部附加钢筋7,并将附加钢筋7、阶梯型竖向加固钢筋、钢丝网3相互焊接、绑扎牢固,加强带位置两侧附加4根箍筋13,一共附加8根箍筋13,箍筋13的分布间距一般为50,直径和强度等级同梁上其他正常箍筋。避免浇筑过程中被混凝土冲开,在膨胀加强带2的阴角处设置膨胀止水带10;

步骤四,安装螺栓及预留管道;

步骤五,当浇筑的混凝土基体1养护强度达到1.2mp后,在膨胀加强带2浇膨胀混凝土5,避免产生施工缝;

步骤六,浇筑后进行薄膜覆盖、洒水养护膨胀混凝土5,养护14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上,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