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深基坑坑中坑基础底板二次浇筑施工工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9533发布日期:2018-12-01 01:36阅读:13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型深基坑坑中坑基础底板二次浇筑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城市中心用地局促有限,促使建筑往天空及地下发展,而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的复杂、未知、多变成为施工的重难点,如基坑管涌、侧壁渗漏、塌方等等。

并且,深基坑施工周期长,坑中坑部位又是整个深基坑施工中的重中之重,坑底暴露时间越长,给整个基坑带来的施工风险越大。

故而需要一种新的施工工法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大型深基坑坑中坑基础底板二次浇筑施工工法,将大型深基坑的坑中坑底板二次浇筑,底部先浇,施工缝的位置设置止水带,并对施工缝位置在终凝前加固,使底板整体受力不受影响,有效缩短坑中坑部位的基底暴露时间,同时,局部先浇工法减小了底板的一次浇筑厚度,电梯井部位的支模抗浮要求降低,便于支模的加固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深基坑坑中坑基础底板二次浇筑施工工法,包含如下步骤:

s1、坑中坑部位土方挖至垫层底标高;

s2、坑底垫层浇筑;

s3、工程桩破桩,深坑斜侧壁加固;

s4、防水施工,深坑部位底板钢筋绑扎;

s5、底板砼先浇筑至标高中部,止水钢板焊接固定成钢板止水带;

s6、顶部钢筋网片支架预埋;

s7、砼浇筑,设置加固钢筋;

s8、养护后进行后续整体大底板施工。

进一步地,所述s2中,垫层厚度为300-400mm,垫层砼采用≥c30抗渗混凝土,且垫层内布有ф10@150单层双向钢筋网片。

进一步地,所述s2中,垫层浇筑范围为深坑底尺寸向外扩500-800mm宽。

进一步地,所述深坑斜侧壁加固采用分层浇筑砼护坡并逐层砌挡墙的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砼护坡采用c20抗渗混凝土,所述挡墙为720宽砖墙。

进一步地,所述挡墙砌筑过程中进行斜率控制,并根据预定的斜率尺寸进行了设计复核。

进一步地,所述s5中,先浇筑部分砼水平施工缝四周环状设置b≥300mm、t≥4mm的止水钢板带。

进一步地,所述s6中,根据坑中坑部位底板总厚度确定竖向受力构件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受力构件采用18#槽钢。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钢筋的设置为在混凝土终凝前插入1000mm的25钢筋,插入深度500mm,纵横向间距1m、梅花型设置,或是,在钢筋绑扎过程中提前定位焊接竖向短钢筋。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本发明将大型深基坑的坑中坑底板二次浇筑,底部先浇,施工缝的位置设置止水带,并对施工缝位置在终凝前加固,使底板整体受力不受影响,有效缩短坑中坑部位的基底暴露时间,同时,局部先浇工法减小了底板的一次浇筑厚度,电梯井部位的支模抗浮要求降低,便于支模的加固稳定性。

本方法有效解决大型深基坑坑中坑施工的管涌风险,是一种安全可靠、合理可行的处理方案,降低了管涌带来的损失,为类似深基坑工程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借鉴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深坑斜侧壁加固示意图;

图2是先浇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大型深基坑坑中坑基础底板二次浇筑施工工法,首先将坑中坑部位土方挖至垫层底标高,随后进行坑底垫层浇筑。

具体的,为防止基坑出现管涌险情,尽量将垫层浇筑厚度加厚垫层厚度为300-400mm,故而在土方开挖时,应注意垫层底标高的控制。

而垫层砼采用≥c30抗渗混凝土,且垫层内布有ф10@150单层双向钢筋网片,并且,垫层浇筑范围为深坑底尺寸向外扩500-800mm宽,便于后续挡墙的砌筑。

垫层浇筑完成养护后,进行工程桩破桩,并进行深坑斜侧壁加固。

参见附图1,深坑斜侧壁加固采用分层浇筑砼护坡并逐层砌挡墙的方式,其中,砼护坡100采用c20抗渗混凝土,挡墙200为720宽砖墙。

这种方式能够降低现场深坑斜侧壁坍塌的风险。

而因现场砌筑斜面的斜率与设计图纸中的尺寸往往有所不同,因此在砌筑过程中进行了斜率的控制,并根据现场预定的斜率尺寸进行设计复核,提前进行钢筋翻样与成型。

当深坑四周斜面挡墙及砼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深坑部位底层钢筋网绑扎施工和防水施工。

以上施工完成后,进行底板浇筑。

浇筑过程中,底板砼先浇筑至标高中部,止水钢板焊接固定成钢板止水带。

具体的,先浇筑部分砼水平施工缝四周环状设置b≥300mm、t≥4mm的止水钢板带,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2所示,b=300mm、t=4mm。

进一步地,顶部钢筋网片支架预埋,并进行底板的二次砼浇筑和加固钢筋的设置。

其中,顶部钢筋网片支架预埋根据坑中坑部位底板总厚度确定竖向受力构件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竖向受力构件采用18#槽钢。

并且,加固钢筋的设置为在混凝土终凝前插入1000mm的25钢筋,插入深度500mm,纵横向间距1m、梅花型设置,或是,在钢筋绑扎过程中提前定位焊接竖向短钢筋。

深坑部位的底板砼总厚度为整个工程中最厚点,可达到4米高甚至更大,面层钢筋网绑扎支架因高度高,且底部只能焊接在底层钢筋网上而缺乏足够的稳定性。

而本工法,有效减小了钢筋支架的总高度,且支架型钢的生根点在先浇筑的砼基础上,或将上层钢筋网片的支架底部直接预埋在先浇砼内,支架的稳定性大大提升。

最后进行大底板持续施工。

具体的,局部先浇,二次浇筑的工法减小了底板的一次浇筑厚度,电梯井部位的支模抗浮要求降低,便于支模的加固稳定性。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深基坑坑中坑基础底板二次浇筑施工工法,将大型深基坑的坑中坑底板二次浇筑,底部先浇,施工缝的位置设置止水带,并对施工缝位置在终凝前加固,使底板整体受力不受影响,有效缩短坑中坑部位的基底暴露时间,同时,局部先浇工法减小了底板的一次浇筑厚度,电梯井部位的支模抗浮要求降低,便于支模的加固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松;张津铨;孙成伟;胡勇;徐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30
技术公布日:2018.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