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础底板的抗剪钢筋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6864发布日期:2019-01-05 09:41阅读:19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础底板的抗剪钢筋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础底板的抗剪钢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为承受超高层建筑上部结构的压、拔、剪等荷载,基础底板均呈现出厚度大、钢筋排数多、直径大、较密等特点。由于上述原因、型钢柱支架及其他预埋管线影响,基础底板抗剪钢筋安装施工变得极其困难、甚至无法施工。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解决抗剪钢筋安装施工难题,节省工期的基础底板的抗剪钢筋及其施工方法,已成为建筑施工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础底板的抗剪钢筋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在材料加工阶段,将抗剪钢筋分为两段(即弯折段和l形直角段)进行加工,抗剪钢筋下段(即l形直角段)与基础底板下部钢筋中第一皮钢筋同时施工,同时使得长短钢筋间隔使用,保证接头错开,同时将抗剪钢筋下段点焊在第一皮钢筋上并进行定位固定,而后依次进行基础底板的下部其他皮钢筋施工、承重支架施工、基础底板的上部钢筋施工,并提前在基础底板的上部钢筋位置处预留下人孔,上部钢筋施工完后,从上向下放入抗剪钢筋上段,施工人员从下人孔进入基础底板的上下部钢筋之间,对抗剪钢筋上下段进行绑扎搭接。它解决了抗剪钢筋的安装施工难题,节约了大量工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础底板的抗剪钢筋,它包括按照一定间距布置的若干抗剪钢筋单元,每个所述抗剪钢筋单元包括绑扎搭接的弯折段和l形直角段,所述弯折段的自由端与基础底板的上部钢筋固定连接,所述l形直角段的自由端与基础底板的下部钢筋固定连接,相邻的抗剪钢筋单元绑扎搭接的接头为错口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基础底板的抗剪钢筋,通过在材料加工阶段,将抗剪钢筋分为弯折段和l形直角段进行分段加工,l形直角段与基础底板下部钢筋中第一皮钢筋同时施工,同时使得长短钢筋间隔使用,保证接头错开,同时将二者焊接固定,而后依次进行基础底板的下部其他皮钢筋施工、承重支架施工、基础底板的上部钢筋施工,并在基础底板的上部钢筋位置处预留下人孔,上部钢筋施工完后,从上向下放入弯折段,施工人员从下人孔进入基础底板的上下部钢筋之间,对l形直角段和弯折段进行绑扎搭接。通过对抗剪钢筋采用两段式加工及安装,解决了多层密布配筋基础底板抗剪钢筋施工的难题,节约了大量工期。

(2)本发明的基础底板的抗剪钢筋的施工方法,两段式分段加工抗剪钢筋,在绑扎施工时,先完成下段钢筋与基础底板的下部钢筋中第一皮钢筋的固接,然后逐步完成下部钢筋中其他皮钢筋的绑扎,再完成基础底板的上部钢筋的绑扎,并预留下人孔,下人孔作为上段钢筋的入口,同时作为施工人员进出的通道。施工人员通过下人孔进入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之间进行上段钢筋和下段钢筋的绑扎搭接,从而使得每个抗剪钢筋单元中的上段钢筋和下段钢筋成为一体结构,满足基础底板的抗剪受力要求。当然,完成抗剪钢筋单元中两段钢筋的连接之后,上部钢筋中下人孔的洞口需要采用钢筋进行补缺。该施工方法操作简便,解决了超大超厚基础底板中抗剪钢筋的安装施工难题,具有较好地推广价值。

进一步地,所述l形直角段与基础底板的下部钢筋中第一皮钢筋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段与基础底板的上部钢筋绑扎搭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l形直角段自由端的长度是钢筋直径的6倍。

进一步地,所述抗剪钢筋沿着所述基础底板的厚度方向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基础底板的抗剪钢筋的施工方法,它包括:

按照设计将抗剪钢筋单元分为弯折段和l形直角段加工并运输至施工现场备用;

l形直角段与基础底板的下部钢筋中第一皮钢筋同时施工,并将二者焊接连接,同时安装时使得相邻的l形直角段的竖向长度不同;

搭设承重支架,完成基础底板其他钢筋以及上部钢筋的绑扎,在基础底板的上部钢筋处留设下人孔;

弯折段从上向下逐步放入基础底板的上下部钢筋之间,施工人员通过预留的所述下人孔进入基础底板的上下部钢筋之间,进行每个抗剪钢筋单元中弯折段和l形直角段的绑扎搭接,同时将弯折段的自由端与基础底板的上部钢筋固接,直至完成所有抗剪钢筋单元的施工。

进一步地,还包括:当完成抗剪钢筋单元的绑扎搭接工作后,施工人员通过下人孔离开基础底板的上下部钢筋之间,并对下人孔所在的部位进行钢筋补缺。

进一步地,所述下人孔的面积为800mm×800mm。

附图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础底板的抗剪钢筋及其施工方法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抗剪钢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础底板的抗剪钢筋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

10-基础底板,11-基础底板的上部钢筋,12-基础底板的下部钢筋;20-抗剪钢筋单元;21-弯折段,22-l形直角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基础底板的抗剪钢筋及其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一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基础底板的抗剪钢筋的结构组成。本实施例中基础底板10为超大超厚底板,根据设计要求需要布设多层密布配筋,其配筋主要包括基础底板的上部钢筋11、基础底板的下部钢筋12和抗剪钢筋。当然,根据设计要求,部分基础底板10还设有其他构造钢筋。

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基础底板的抗剪钢筋,它包括按照一定间距布置的若干抗剪钢筋单元20,每个抗剪钢筋单元20包括绑扎搭接的弯折段21和l形直角段22,弯折段21的自由端与基础底板的上部钢筋11固定连接,l形直角段22的自由端与基础底板的下部钢筋12固定连接,相邻的抗剪钢筋单元20绑扎搭接的接头为错口式。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基础底板的抗剪钢筋,通过在材料加工阶段,将抗剪钢筋单元分为弯折段21和l形直角段22进行分段加工,l形直角段22与基础底板的下部钢筋12中第一皮钢筋同时施工,同时使得长短钢筋间隔使用,保证接头错开,同时将二者焊接固定,而后依次进行基础底板的下部其他皮钢筋施工、承重支架施工、基础底板的上部钢筋11施工,并在基础底板的上部钢筋11位置处预留下人孔,基础底板的上部钢筋11施工完后,从上向下放入弯折段21,施工人员从下人孔进入基础底板10的上下部钢筋之间,对l形直角段22和弯折段21进行绑扎搭接。通过对抗剪钢筋单元采用两段式加工及安装,解决了多层密布配筋基础底板抗剪钢筋施工的难题,节约了大量工期。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l形直角段22与基础底板的下部钢筋12中第一皮钢筋焊接连接,从而将抗剪钢筋的下段即l形直角段22,点焊固定在第一皮钢筋上。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弯折段21与基础底板的上部钢筋11绑扎搭接连接。因此,在工厂制备抗剪钢筋的弯折段21和l形直角段时,要保证搭接错开长度及搭接长度满足设计要求,即绑扎搭接后的抗剪钢筋单元20的整体长度与基础底板10的厚度基本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为了保证抗剪受力要求,l形直角段22自由端的长度是钢筋直径的6倍。也就是说,l形直角段22与第一皮钢筋连接的那一条直角边长度为钢筋直径的6倍。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根据设计要求,为了满足抗剪强度,抗剪钢筋沿着基础底板10的厚度方向设置。

实施例二

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基础底板的抗剪钢筋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

按照设计将抗剪钢筋单元20分为弯折段21和l形直角段22加工并运输至施工现场备用;

l形直角段22与基础底板的下部钢筋12中第一皮钢筋同时施工,并将二者焊接连接,同时安装时使得相邻的l形直角段22的竖向长度不同;

搭设承重支架(未图示),完成基础底板其他钢筋以及基础底板10的上部钢筋11的绑扎,并在基础底板的上部钢筋11处留设下人孔;

弯折段21从上向下逐步放入基础底板10的上下部钢筋之间,施工人员通过预留的下人孔进入基础底板的上下部钢筋之间,进行每个抗剪钢筋单元20中弯折段21和l形直角段22的绑扎搭接,同时将弯折段21的自由端与基础底板的上部钢筋11固接,直至完成所有抗剪钢筋单元的施工,即完成了基础底板10的抗剪钢筋的施工。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还包括:当完成抗剪钢筋单元20的绑扎搭接工作后,施工人员通过下人孔离开基础底板的上下部钢筋之间,并对下人孔所在的部位进行钢筋补缺。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为了方便材料的搬运以及施工人员的进出,下人孔的面积为800mm×800mm。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