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桩头封堵装置及其使用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58081发布日期:2019-02-12 23:36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心桩头封堵装置及其使用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空心桩头封堵装置及其使用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桩基混凝土大量应用,在使用空心桩施工时,压桩过程中会将周边淤泥和杂物等掉入桩芯位置,不利于后期桩芯浇筑混凝土工序的进行,也增加了桩芯掏泥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桩基施工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泥土等杂物进入桩芯的空心桩头封堵装置及其使用的施工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空心桩头封堵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

中空堵头盖,堵头盖呈倒置的圆台状,堵头盖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两个呈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套设于堵头盖的外周壁上;以及

环形的底板,底板连接于堵头盖内侧壁的底部,底板上设有出气孔和可盖合出气孔的出气孔盖,出气孔盖铰接于底板上。

上述的空心桩头封堵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堵头盖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两个呈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密封圈槽,o形密封圈分别一一对应套设于密封圈槽中。

上述的空心桩头封堵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堵头盖上还设有提拉手把,提拉手把的两端连接于堵头盖内侧壁的上部。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利用上述空心桩头封堵装置的施工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当最后一节桩施工至离地面1-1.5m时,暂停压桩,将封堵装置放入桩芯中,保证o形密封圈与桩内壁紧密接触且堵头盖未完全进入桩芯中,继续进行压桩至将桩施工至设计标高;当土方开挖施工至设计标高后即可拔出封堵装置。

上述的施工方法,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堵头盖上还设有提拉手把;

当土方开挖施工至设计标高后,将出气孔盖打开以平衡内、外气压,再利用提拉手把将封堵装置从桩芯中拔出。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空心桩头封堵装置中,通过设置o形密封圈和出气孔盖,可有效防止泥土等杂物进入桩芯中,避免了后期桩芯掏泥的工作量。使用上述空心桩头封堵装置的施工方法较常规工艺可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空心桩头封堵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空心桩头封堵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1、堵头盖;2、o形密封圈;3、底板;4、出气孔盖;5、密封圈槽;6、提拉手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空心桩头封堵装置,包括:中空堵头盖1,堵头盖1呈倒置的圆台状,堵头盖1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两个呈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密封圈槽5,上述密封圈槽5内套设由o形密封圈2;以及环形的底板3,底板3连接于堵头盖1内侧壁的底部,底板3上设有出气孔和可盖合上述出气孔的出气孔盖4,出气孔盖4铰接于底板3上。

本发明中当将堵头盖1塞于空心桩头的桩芯中时,通过堵头盖1上的两个o形密封圈2贴合于桩头内壁以实现桩芯密封,同时借助出气盖板4以实现对桩头顶部的密封,上述密封可防止泥土等杂物进入桩芯中,避免了后期桩芯掏泥的工作量,从而有效节省人工成本的同时还可缩短工期。

本发明中通过将堵头盖1优化为倒置的圆台状结构以适应桩头上粗下细的结构特征,以保证良好的封堵效果。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空心桩头封堵装置中还包括提拉手把6,本实施例中提拉手把6的两端连接于堵头盖1内侧壁的上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提拉手把6以方便后期土方开挖施工至设计标高后操作者可使用提拉手把6将装置取出即可。

本发明中提供的空心桩头封堵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当最后一节桩施工至离地面1-1.5m时,暂停压桩,将封堵装置放入桩芯中,保证o形密封圈2与桩内壁紧密接触且堵头盖1未完全进入桩芯中(此时封堵装置借助o形密封圈2与桩头内壁的摩擦力可不下滑),再继续进行压桩,压桩过程中当送桩器作用于桩芯时桩芯内高压气体将出气孔盖4顶压使其绕其一侧转动,从而排气以平衡桩芯内、外气压,当送桩间隙时出气孔盖4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转动并盖合于底板3上以将出气孔封盖,从而防止泥土等杂物进入桩芯中,循环往复至将桩施工至设计标高为止,此时封堵装置即可卡设于桩芯中;本发明中当土方开挖施工至设计标高后,即可拔出封堵装置,此时只需检查、更换破损的o形密封圈2并进行回收利用即可,上述施工方式不同于常规压桩完毕后再人工盖桩(实际施工时桩端距地面通常为-1~-1.5m,人工盖桩工作强度大且也不易施工),本发明中于最后一节桩施工至离地面1-1.5m时利用封堵装置进行封堵最后再压桩完毕,可有效避免桩基施工至地面以下后周围的土方进入桩芯内造成桩头堵塞。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有效防止泥土等杂物进入桩芯的空心桩头封堵装置及其使用的施工方法,上述封堵装置包括:中空堵头盖,堵头盖呈倒置的圆台状,堵头盖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两个呈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套设于堵头盖的外周壁上;以及环形的底板,底板连接于堵头盖内侧壁的底部,底板上设有出气孔盖,出气孔盖铰接于底板上。本发明提供的空心桩头封堵装置中,通过设置O形密封圈和出气孔盖,可有效防止泥土等杂物进入桩芯中,避免了后期桩芯掏泥的工作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锦华;周伟伟;张浩;皇甫锋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19
技术公布日:2019.0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