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道三舱交叉口钢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1418发布日期:2019-03-20 00:47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廊道三舱交叉口钢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管廊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管廊道三舱交叉口钢筋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直埋管线占用道路地下空间较多,同时管线的铺设往往不能与道路建设同步,造成道路频繁开挖,不但严重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同时也带来严重的噪声和扬尘等环境污染问题,给人们的交通和生活代理极大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铺设地下管线的管廊结构。管廊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目前,对管廊道的建设一般分为现场浇筑和装配式预制管廊结构,对于现场浇筑的方法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钢筋加工绑扎、支模、混凝土浇注、养护、拆模等工序,不仅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对于装配式预制管廊结构,整体式预制管廊往往体积和重量较大,从工厂到施工现场的运输和现场吊装极为不便,而且整体式预制管廊稳固性均劣于现场浇筑的管廊道。根据管廊的系统布置,常常会遇到交叉管廊,在管廊道的交叉处,管廊道交叉处的面积增加,预制管廊体积和重量随之增加,因此增加了安装的难度,而且由于管廊道交叉处的体积和重量增大,导致整体式预制管廊稳定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管廊道三舱交叉口钢筋结构,能够有效增加管廊交叉处的稳定性,而且便于管廊交叉处的施工建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管廊道三舱交叉口钢筋结构,位于两个方向的管廊道的交叉位置处,包括隔墙、顶板、中板及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中板构成上层腔体,所述中板与所述底板构成下层腔体,所述隔墙分别将所述上层腔体及所述下层腔体分割为第一舱体、第二舱体及第三舱体;所述上层腔体及所述下层腔体分别根据所述三个舱体设置进出口,所述上层腔体的进出口方向与所述下层腔体的进出口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舱体与所述第二舱体之间的所述隔墙平行于对应腔体的进出口方向,所述第一舱体、所述第二舱体及所述第三舱体均分别设有两个渐变段及一个扩展段,两个所述渐变段分别与对应所述腔体的进出口连接,所述扩展段位于两个所述渐变段之间并两端分别与所述渐变段连接;

所述顶板、所述中板及所述底板均由预制板构成,所述预制板包括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及第三板块,所述第一板块、所述第二板块及所述第三板块的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舱体、所述第二舱体及所述第三舱体的横截面结构相同,所述预制板之间通过拼接构件连接,所述拼接构件包括固定环扣及接扣钢筋,所述固定环扣及所述接扣钢筋相互间隔设置在各所述预制板的两侧,相邻的所述预制板通过所述接扣钢筋与所述固定环扣扣接;

所述隔墙包括墙体、承托件及铰接机构,所述墙体位于所述拼接构件处,所述承托件位于所述墙体竖直方向的两端,并横截面为三角形,各所述预制板的两侧及所述承托件设有相互契合的卡齿,所述承托件通过所述卡齿与各所述预制板连接;所述铰接机构位于所述渐变段与所述扩展段的连接处,所述铰接机构包括铰接环及固定柱,所述铰接环分别与所述墙体的两端固定连接,两所述墙体的所述铰接环相互插接,所述固定柱与所述铰接环相契合并位于所述铰接环内;

所述中板上分别设有管线预留口及楼梯预留口,所述管线预留口及所述楼梯预留口用于所述上层腔体与所述下层腔体的导通,所述管线预留口及所述楼梯预留口的周边布设有暗梁钢筋。

进一步地,还包括立柱钢筋,所述立柱钢筋分别布设在所述上层腔体及所述下层腔体内,所述上层腔体及所述下层腔体的所述立柱钢筋位于相同的垂直线上,并用于对所述预制板的支撑,所述上层腔体及所述下层腔体的所述立柱钢筋至少设有四根并位于所述上层腔体及所述下层腔体的所述第一舱体与所述第二舱体交叉处。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钢筋均设有架立筋,所述架立筋按梅花状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腔体相对两侧的所述渐变段与所述下层腔体相对两侧的所述渐变段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上层腔体和所述下层腔体另外两侧的所述渐变段有一组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墙体两侧的铰接环位于不同的平面上,所述铰接环通过u型钢浇筑的方式固定在墙体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墙体还包括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件、螺纹杆及扣钩,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螺纹杆的连接处预先浇筑在所述墙体内,所述扣钩一端为钩型结构,另一端与所述螺纹杆滑动连接并通过调节螺帽固定在所述螺纹杆上;所述扣钩用于所述接扣钢筋的扣接。

进一步地,所述楼梯预留口设有楼梯,所述楼梯包括基座、楼梯板、抗震支座及固定机构,所述基座包括上基座及下基座,所述上基座与所述中板的纵向钢筋及横向钢筋连接,所述下基座与所述底板的纵向钢筋及横向钢筋连接,所述基座均设有放置槽,所述楼梯板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抗震支座与所述放置槽连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螺栓及固定螺帽,所述楼梯板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螺栓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基座、所述抗震支座、所述楼梯板,并在所述固定槽穿出,所述固定螺帽位于所述固定槽内并与所述固定螺栓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楼梯板与所述放置槽空隙处布设有抗震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设有透明的保护盖。

进一步地,所述楼梯板内设有空心钢管。

本发明的有效效果是,

1.由于交叉口的顶板、中板及底板体积和重量较大,将预制板分为三个并分别与第一舱体、第二舱体及第三舱体的横截面结构相同,减少预制板起吊安装的难度。在固定环扣及接扣钢筋的作用下,两相邻的预制板能够通过接扣钢筋与固定环扣扣接,实现预制板的连接固定板,加强预制板的稳定性。各预制板的两侧及承托件设有相互契合的卡齿,承托件通过卡齿与各预制板连接,承托件能够对预制板进行支撑,并且通过卡齿,防止预制板与隔墙出现滑动,便于预制板的起吊安装。

2.在隔墙的作用下,第一舱体、第二舱体及第三舱体均分别设有两个渐变段及一个扩展段,两个渐变段分别与对应腔体的进出口连接,扩展段位于两个渐变段之间并两端分别与渐变段连接,通过设置渐变段和扩展段解决了管线向两个方向转换的问题和人员在管廊各舱之间通行的问题。由于渐变段与舱体连接处和渐变段与扩展段连接处均具有非直角的角度,在铰接机构的作用下,能够方便调整两隔墙之间的角度,在确定两隔墙的位置后,通过对两隔墙的铰接处进行浇筑,保证两隔墙的稳固性。

3.在连接机构的作用下,通过拧紧调节螺帽,能够使扣钩拉紧顶板、中板及底板的横向钢筋,增加隔墙对顶板、中板及底板的支撑效果;由于两隔墙具非90度的夹角,导致了隔墙与横向钢筋为非垂直的结构,本发明中能够通过转动扣钩,以调整扣钩与接扣钢筋为垂直状态,避免扣钩拉伤接扣钢筋。

4.上层腔体相对两侧的渐变段与下层腔体相对两侧的渐变段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上层腔体和下层腔体另外两侧的渐变段有一组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使顶板、中板及底板的压力分配到各个隔墙上,有效减少顶板对中板的压力和减少顶板、中板对底板的压力,避免顶板、中板及底板出现塌方。

5.由于第一板块及第二板块的渐变段与扩展段的面积较宽,从而容易导致出现塌陷的情况,通过在上层腔体及下层腔体将立柱钢筋位于相同的垂直线上,能够对上层腔体及下层腔体的第一板块及第二板块进行支撑,保证顶部和底板稳固性。

6.基座均设有放置槽,楼梯板两端分别通过抗震支座与放置槽连接,楼梯板与放置槽空隙处布设有抗震橡胶。在抗震支座和抗震橡胶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对管廊产生震动对楼梯的影响,避免楼梯出现裂缝。固定螺栓一端依次穿过基座、抗震支座、楼梯板,并在固定槽穿出,固定螺帽位于固定槽内并与固定螺栓螺纹连接,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螺帽的配合,便于楼梯的安装,而且保护盖的作用下,便于观察固定螺栓与固定螺帽的情况,使得维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管廊道三舱交叉口钢筋结构的交叉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管廊道三舱交叉口钢筋结构的顶板隔墙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管廊道三舱交叉口钢筋结构的中板隔墙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管廊道三舱交叉口钢筋结构的底板隔墙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管廊道三舱交叉口钢筋结构的暗梁钢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管廊道三舱交叉口钢筋结构的顶板钢筋布置图a-a剖析图。

图7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管廊道三舱交叉口钢筋结构的底板钢筋布置图b-b剖析图。

图8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管廊道三舱交叉口钢筋结构的预制板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管廊道三舱交叉口钢筋结构的拼接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管廊道三舱交叉口钢筋结构的隔墙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管廊道三舱交叉口钢筋结构的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管廊道三舱交叉口钢筋结构的楼梯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管廊道三舱交叉口钢筋结构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隔墙,101-第一舱体,102-第二舱体,103-第三舱体,104-渐变段,105-扩展段,11-墙体,12-承托件,13-卡齿,14-铰接环,141-固定柱,2-顶板,3-中板,31-线管预留口,32-楼梯预留口,4-底板,5-预制板,51-第一板块,52-第二板块,53-第三板块,6-拼接构件,61-固定环扣,62-接扣钢筋,7-暗梁钢筋,8-立柱钢筋,9-楼梯,91-基座,911-上基座,912-下基座,92-楼梯板,921-固定槽,93-抗震支座,94-放置槽,95-固定螺栓,96-抗震橡胶,97-保护盖,98-空心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10,本发明的一种管廊道三舱交叉口钢筋结构,位于两个方向的管廊道的交叉位置处,包括隔墙1、顶板2、中板3及底板4。

顶板2与中板3构成上层腔体,中板3与底板4构成下层腔体,隔墙1分别将上层腔体及下层腔体分割为第一舱体101、第二舱体102及第三舱体103。上层腔体及下层腔体分别根据三个舱体设置进出口,上层腔体的进出口方向与下层腔体的进出口方向相互垂直。

第一舱体101与第二舱体102之间的隔墙1平行于对应腔体的进出口方向,第一舱体101、第二舱体102及第三舱体103均分别设有两个渐变段104及一个扩展段105,两个渐变段104分别与对应腔体的进出口连接,扩展段105位于两个渐变段104之间并两端分别与渐变段104连接。通过设置渐变段104和扩展段105解决了管线向两个方向转换的问题和人员在管廊各舱之间通行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上层腔体相对两侧的渐变段104与下层腔体相对两侧的渐变段104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上层腔体和下层腔体另外两侧的渐变段104有一组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上述结构使得顶板2、中板3及底板4的压力分配到各个隔墙1上,有效减少顶板2对中板3的压力和减少顶板2、中板3对底板4的压力,避免顶板2、中板3及底板4出现塌方。

顶板2、中板3及底板4均由预制板构成,预制板包括第一板块51、第二板块52及第三板块53。第一板块51、第二板块52及第三板块53的结构分别与第一舱体101、第二舱体102及第三舱体103的横截面结构相同,预制板之间通过拼接构件6连接,拼接构件6包括固定环扣61及接扣钢筋62,固定环扣61及接扣钢筋62相互间隔设置在各预制板5的两侧,相邻的预制板5通过接扣钢筋62与固定环扣61扣接。

由于交叉口的顶板2、中板3及底板4体积和重量较大,将预制板5分为三个并分别与第一舱体101、第二舱体102及第三舱体103的横截面结构相同,减少预制板起吊安装的难度。在固定环扣61及接扣钢筋62的作用下,两相邻的预制板5能够通过接扣钢筋61与固定环扣62扣接,实现预制板5的连接固定,加强预制板的稳定性。

隔墙1包括墙体11、承托件12及铰接机构,墙体11位于拼接构件6处,承托件12位于墙体11竖直方向的两端,并横截面为三角形,各预制板5的两侧及承托件12上对应设有相互契合的卡齿13,承托件12通过卡齿13与各预制板5连接。承托件12能够对预制板5进行支撑,并且通过卡齿13,防止预制板5与隔墙1出现滑动,便于预制板5的起吊安装。

铰接机构位于渐变段104与扩展段105的连接处,铰接机构包括铰接环14及固定柱141,铰接环14分别与墙体11的两端固定连接,两墙体11的铰接环14相互插接,固定柱141与铰接环14相契合并位于铰接环14内。由于渐变段104与舱体连接处和渐变段104与扩展段105连接处均具有非直角的角度,在铰接机构的作用下,能够方便调整两隔墙1之间的角度,根据预制板5的结构在确定两隔墙1的位置后,然后对预制板5进行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墙体11两侧的铰接环14位于不同的平面上,使得两墙体1铰接的时候能够实现高度齐平,增加了墙体11铰接的契合性。铰接环14通过u型钢浇筑的方式固定在墙体11的两侧,能够增加铰接环14与墙体11的稳固性。

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件15、螺纹杆151及扣钩152,固定件15与螺纹杆151一端固定连接,固定件15和螺纹杆151与固定杆15连接的一端预先浇筑在墙体11内,扣钩152一端为钩型结构,另一端与螺纹杆151滑动连接并通过调节螺帽153固定在螺纹杆151上。扣钩152用于接扣钢筋62的扣接。在连接机构的作用下,通过拧紧调节螺帽153,能够使扣钩152拉紧顶板2、中板3及底板4的接扣钢筋6,增加隔墙1对顶板2、中板3及底板4的支撑效果;由于两隔墙1具非90度的夹角,导致了隔墙1与接扣钢筋6为非垂直的结构,本发明中能够通过转动扣钩152,以调整扣钩152与接扣钢筋6为垂直状态,避免扣钩拉伤横向钢筋。

顶板2和底板4的渐变段104与扩展段105之间均浇筑有加强筋,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81及第二加强筋82,顶板2的第一加强筋81布设在顶板2上层,并且其长度中心点位于第一舱体101与第二舱体102之间的隔墙1上,顶板2的第二加强筋82布设在顶板2下层,并分别第一舱体101与第二舱体102之间的隔墙1两侧;底板4的第一加强筋81布设在底板4下层,并且其长度中心点位于第一舱体101与第二舱体102之间的隔墙1上,底板4的第二加强筋82布设在底板4上层,并分别第一舱体101与第二舱体102之间的隔墙1两侧。由于第一舱体101和第一舱体101对应顶板2和底板4的渐变段104与扩展段105的面积较宽,从而容易出现塌陷的情况,通过顶板2和底板4的渐变段104与扩展段105之间均浇筑的加强筋,能够保证顶板2和底板4稳固性。

还包括立柱钢筋8,立柱钢筋8分别布设在上层腔体及下层腔体内,上层腔体及下层腔体的立柱钢筋8位于相同的垂直线上,并用于对预制板5的支撑,上层腔体及下层腔体的立柱钢筋83至少设有四根并位于上层腔体及下层腔体的第一舱体101与第二舱体102交叉处。立柱钢筋83均设有架立筋,架立筋按梅花状布置。

由于第一板块51及第二板块52的渐变段与扩展段的面积较宽,从而容易导致出现塌陷的情况,通过在上层腔体及下层腔体将立柱钢筋8位于相同的垂直线上,能够对上层腔体及下层腔体的第一板块51及第二板块52进行支撑,保证顶板和底板稳固性。并对顶板2、中板3及底板4起到抗压、抗剪、抗拉的效果。

中板3的预制板5分别设有管线预留口31及楼梯预留口32,管线预留口31及楼梯预留口32用于上层腔体与下层腔体的导通,管线预留口31及楼梯预留口32的周边布设有暗梁钢筋7。暗梁钢筋7能够对管线预留口31及楼梯预留口32进行保护,防止管线预留口31及楼梯预留口32发生变形。

楼梯预留口32设有楼梯9,楼梯9包括基座91、楼梯板92、抗震支座93及固定机构。基座91包括上基座911及下基座912,上基座911与中板3的纵向钢筋5及接扣钢筋6连接,下基座912与底板4的纵向钢筋5及接扣钢筋6连接,基座91均设有放置槽94,楼梯板92两端分别通过抗震支座93与放置槽94连接;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螺栓95及固定螺帽951,楼梯板92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槽921,固定螺栓95一端依次穿过基座91、抗震支座93、楼梯板92,并在固定槽921穿出,固定螺帽951位于固定槽921内并与固定螺栓95螺纹连接。

在抗震支座93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对管廊产生震动对楼梯9的影响,避免楼梯出现裂缝。

通过固定螺栓95与固定螺帽951的配合,便于楼梯9的安装。固定槽921设有透明的保护盖97,保护盖97的作用下,便于观察固定螺栓95与固定螺帽951的情况,使得维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楼梯板92与放置槽94空隙处布设有抗震橡胶96。当管廊道出现震时,能够减少基座91对楼梯板92的压力。楼梯板92内设有空心钢管98,空心钢管98能够减少楼梯板92的重量,便于安装而且能够保证楼板板92的稳固性。

本发明管廊道三舱交叉口的隔墙安装施工方法为:将底板4的第一板块51、第二板块52及第三板块53通过拼接构件6吊装拼接完毕后。将一隔墙1放置在渐变段104所设定的位置上,使承托件12与预制板5的卡齿相互卡合,同时将扣钩152扣在底板4的接扣钢筋6上并通过调节螺帽153,使扣钩152拉紧接扣钢筋6;再将另一隔墙1放置在根据拓展段105所设定的位置上,并与渐变段104上的墙体11通过铰接环14和固定柱141接合;按照上述步骤将下层腔体的三个舱体进行施工,上层三个舱体的施工方法与下层的相同,最后将拼接缝进行浇筑及防水处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