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结构底板分仓式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61415发布日期:2019-03-20 00:47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结构底板分仓式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防水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结构底板分仓式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防水层具有较大的延伸率,能够较好地适应各种因素引起的基层开裂而不失去防水功能,采用柔性防水材料构筑防水层一直都是建筑防水的主要手段。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仍有较多的柔性防水层会因开裂而失效。柔性防水层是以附着的形式附于建筑结构防水界面上,为了防止在防水层下产生窜水而难以找到真正的渗漏点,大都采用满粘的工艺方法。

然而,地下工程防水施工中,建筑物底板的防水层由于施工工艺原因,目前多采用与混凝土垫层粘结,而极少是与混凝土结构粘结,形成“全包围式”防水。在结构板施工后,当防水层由于结构变形(变形产生的拉伸应力对柔性防水材料的影响很大,因结构开裂导致柔性防水层失效引发的渗漏占到了一半以上,即使防水材料未被拉断,其长期处于受应力状态,极易疲劳,也将大大影响它的寿命),施工过程中保护不到位和自身劣化等原因发生破坏后,由于防水层与结构板只是物理贴压,很容易在卷材与结构底板间形成窜水层,在缺陷作用下形成渗漏。即便是采用结合比较好的预铺反粘工艺,施工难度也较大,不做保护层直接在防水层上钢筋绑扎时容易伤及防水层,进而失去防水作用。

因此传统的地下防水技术,在底板部分目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特别防水层开裂后易形成窜水层,严重影响对渗漏源的判断,从而大大增加了后期渗漏维修处理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地下结构底板分仓式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采用橡胶沥青非固化对结构底板防水层进行分仓和采用防水砂浆保护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结构底板分仓式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往上依次铺设的混凝土垫层、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非固化橡胶沥青分仓网格层、防水砂浆保护层和混凝土结构底板层,所述非固化橡胶沥青分仓网格层为纵横交错的网格结构。

按上述方案,所述改性沥青卷材厚度为4mm。

按上述方案,所述非固化橡胶沥青分仓网格层纵横向布置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上的搭接部位重合,起到对搭接缝处防水的加强作用。

一种地下结构底板分仓式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基层处理:对待施工建筑的混凝土垫层进行处理,清除混凝土垫层的附着物,包括灰尘、污垢、砂浆块,确保混凝土垫层平整、坚实、干净、无明水;

s2)铺贴卷材:采用点粘法或条粘法完成卷材铺贴,使卷材铺展平整,为后续分仓网格结构的施工提供良好的作业面;

s3)分仓处理:根据结构底板板面的大小设计布置好分仓部位并弹线划区;将非固化橡胶沥青倒入加热罐中加热,待非固化橡胶沥青温度达到130℃~150℃时,采用提壶将加热好的非固化橡胶沥青沿弹线连续布置,壶口距离地面50cm,浇灌过程应尽量控制匀速进行,浇灌过程应控制在10min内完成;

s4)保护层施工:分仓网格布置完成后2h内进行防水砂浆保护层施工,利用防水砂浆自重覆盖浇灌完成的非固化网格形成宽度2cm,厚度2mm的分隔条,形成分仓防水结构;

s5)结构底板施工:防水砂浆保护层施工完成后24h,开始绑扎钢筋、支模板,进行底板混凝土施工。

按上述方案,所述非固化橡胶沥青浇筑前先用热喷枪沿弹线将卷材面薄膜烤花,以增加防水卷材与非固化橡胶沥青间的粘接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提供一种地下结构底板分仓式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将最容易发生窜水的底板部位进行分仓处理,当渗漏发生时,分仓的构造能够将水源隔离在固定的区域内,后期维修过程只需针对较小区域进行化学注浆维修,大大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修费用;2、采用非固化橡胶沥青作为结构分仓的“棱”,该材料具有施工后长时间不会固化的特点,长期具有蠕变功能,当结构本身因为沉降变形发生位移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滑移变形,从而实现对结构的动态保护。沿卷材的搭接缝布置分隔网格,对卷材接缝搭接薄弱部位起到很好的加强作用;3、防水卷材表面进行防水砂浆保护层的施工,解决普通保护层砂浆抗渗能力差,且设置保护层构造避免绑扎钢筋等工作导致卷材层的破损;4、防水卷材采用与底板粘接的方式与侧墙和顶板形成全包围式防水,形成地下结构整体式防水,解决通常防水采用的包结构底板容易产生“窜水”的问题;5、整个施工工艺过程简单,可以节约劳动力和材料成本的投入,在节约工程费用的同时也缩短整个施工工期,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底板分仓式防水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非固化橡胶沥青网格层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地下结构底板分仓式防水结构,自下而上包括混凝土垫层1、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2、非固化橡胶沥青分仓网格层3、防水砂浆保护层4和混凝土结构底板层5。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采用点粘法或条粘法铺设于混凝土垫层上,应尽量使卷材铺展平整,改性沥青卷材厚度为4mm。

非固化橡胶沥青分仓网格层应根据要求布置于防水卷材层之上,网格的布置应根据底板的形状和大小合理布置,规则部位分仓面积可尽量选择大一些,承台、梁、板四周应沿外轮廓连续布置,形成闭合结构。中间区域纵横向布置应尽量选择与卷材搭接部位重合,另可起到对搭接缝处防水的加强作用。

待非固化橡胶沥青分仓网格层施工完成后2h内,采用p6防水砂浆完成卷材保护层的施工,利用砂浆自重使非固化网格形成宽度约2cm,厚度约2mm的分隔条;结构底板分仓式防水结构完成后,其四周留置的接茬再与侧面及顶面的满粘卷材防水结构连成一体,形成整体封闭的防水结构。

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层处理。对待施工建筑的垫层进行处理,清除基层的灰尘、污垢、砂浆块等附着物,确保基层平整、坚实、干净、无明水;

2、铺贴卷材。采用点粘法或条粘法完成卷材铺贴,应尽量使卷材铺展平整,为后续非固化分仓网格结构的施工提供良好的作业面;

3、分仓处理。根据结构板面的大小、设计布置好分仓部位,弹线;将非固化橡胶沥青倒入加热罐中加热,待非固化橡胶沥青温度达到130℃~150℃时,采用提壶将加热好的非固化沿弹线连续布置,壶口距离地面约50cm,浇灌过程应尽量控制匀速进行,浇灌过程应控制在10min内完成;注意非固化橡胶沥青浇筑前应先用热喷枪沿弹线将卷材面薄膜烤花,以增加防水卷材与非固化橡胶沥青间的粘接力;

4、保护层施工。分仓网格布置完成后2h内进行防水砂浆保护层施工,利用防水砂浆自重覆盖浇灌完成的非固化网格形成宽度约2cm,厚度约2mm的分隔条,形成分仓防水结构;

5、结构底板施工。防水砂浆保护层施工完成后24h,开始绑扎钢筋、支模板,进行底板混凝土施工。

本实施例中,底部混凝土垫层为c20强度等级的素混凝土层;先对待施工建筑的垫层进行处理,清除基层的灰尘、污垢、砂浆块等附着物,确保基层平整、坚实、干净、无明水;再采用点粘法或条粘法完成防水卷材的铺贴,应尽量使卷材铺展平整,为后续非固化分仓网格结构的施工提供良好的作业面,防水卷材宜为热熔型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接着根据结构板面的形状和大小,设计好分仓布置并弹线;采用热喷枪沿弹线将防水卷材表面薄膜烤花,注意喷枪距离,不要将卷材烤穿;接着将非固化橡胶沥青倒入加热罐中加热,待非固化橡胶沥青温度达到130℃~170℃时,采用提壶将加热好的非固化橡胶沥青沿弹线连续布置,壶口距离地面约50cm,浇灌过程应尽量控制匀速进行,浇灌过程应尽量控制在5min内完成;分仓网格布置完成后2h内进行防水砂浆保护层施工,防水砂浆抗渗等级为p6,利用防水砂浆自重覆盖浇灌完成的非固化网格形成宽度约2cm,厚度约2mm的分隔条,形成分仓防水结构;待防水砂浆保护层施工完成24h后,开始绑扎钢筋、支模板,进行底板混凝土施工。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例,在本技术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了解其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也应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