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土地征用的公路开挖边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1805发布日期:2019-03-15 23:5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少土地征用的公路开挖边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土地征用的公路开挖边坡,属于交通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公路修建时不可避免要进行开挖放坡,在开挖高度较大时,边坡开口线往往延伸较远,会牵扯到占用房屋、坟冢、农田等,在规划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土地征用均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可能会造成工期延误,并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应尽可能减少公路开挖边坡导致的土地占用。

针对这种情况,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是调整公路线形或整体增大开挖坡比并加强支护,调整公路线形往往牵扯到与上位规划的冲突及其他相关规划的冲突,并可能带来新的土地征用问题,而整体增大开挖坡比并加强支护的方式,在实施时开挖施工风险大,整体投资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土地征用的公路开挖边坡,该减少土地征用的公路开挖边坡能够减少公路开挖边坡开口线以外的土地占用,减小房屋、坟冢拆迁和农田征用,并避免土地征迁造可能造成的工期延误及社会稳定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减少土地征用的公路开挖边坡,包括侧部边坡位置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喷混凝土和混凝土薄挡墙;喷混凝土和混凝土薄挡墙均为坡状平面,且喷混凝土的坡比小于混凝土薄挡墙的坡比、喷混凝土的厚度小于混凝土薄挡墙的厚度,混凝土薄挡墙的背部边坡设置有排水孔。

所述排水孔出口段设置排水盲材。

所述混凝土薄挡墙内设预置pvc管,预置pvc管接于排水孔的出口段。

所述混凝土薄挡墙的高度为0.5~1.0m。

所述喷混凝土的厚度为0.05~0.15m。

所述喷混凝土为开挖后现场喷涂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降低公路开挖边坡高度,减少边坡开口线外的土地占用,减少和避免房屋、坟冢拆迁及农田征用,减少拆迁工作对施工工期的影响,以及拆迁引起的经济赔偿和社会稳定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薄挡墙,2-喷混凝土,3-排水孔,4-排水盲材,5-预置pvc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减少土地征用的公路开挖边坡,包括侧部边坡位置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喷混凝土2和混凝土薄挡墙1;喷混凝土2和混凝土薄挡墙1均为坡状平面,且喷混凝土2的坡比小于混凝土薄挡墙1的坡比、喷混凝土2的厚度小于混凝土薄挡墙1的厚度,混凝土薄挡墙1的背部边坡设置有排水孔3。

所述排水孔3出口段设置排水盲材4。

所述混凝土薄挡墙1内设预置pvc管5,预置pvc管5接于排水孔3的出口段。

所述混凝土薄挡墙1的高度为0.5~1.0m。

所述喷混凝土2的厚度为0.05~0.15m。

所述喷混凝土2为开挖后现场喷涂成型。

本发明在实施时按照如下步骤:

1、对混凝土薄挡墙1以上的边坡按照1:m的坡比进行开挖,开挖后及时进行喷混凝土2施工,随后对混凝土薄挡墙1背部边坡按照1:n的坡比进行开挖,1:m<1:n,具体根据地质情况取值,喷混凝土2厚度一般取10cm。

2、混凝土薄挡墙1背部边坡开挖完成后实施排水孔3,排水孔出口段设置排水盲材4,随后浇筑混凝土薄挡墙1,混凝土薄挡墙1高度根据边坡地质情况及基础承载力情况确定,厚度一般取0.5~1.0m,浇筑混凝土薄挡墙1时,做好预置pvc管5的固定,预置pvc管5与排水孔3相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土地征用的公路开挖边坡,包括侧部边坡位置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喷混凝土和混凝土薄挡墙;喷混凝土和混凝土薄挡墙均为坡状平面,且喷混凝土的坡比小于混凝土薄挡墙的坡比、喷混凝土的厚度小于混凝土薄挡墙的厚度,混凝土薄挡墙的背部边坡设置有排水孔。本发明可降低公路开挖边坡高度,减少边坡开口线外的土地占用,减少和避免房屋、坟冢拆迁及农田征用,减少拆迁工作对施工工期的影响,以及拆迁引起的经济赔偿和社会稳定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祁伟强;张高;刘曜;王海燕;杨鹏;王志鹏;曹畑;罗佩玉;张利华;孙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11
技术公布日:2019.0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