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碎锤作业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4708发布日期:2018-08-14 17:20阅读:9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的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破碎锤作业防护罩。



背景技术:

在工程行业中,常常会涉及到需要将物品破碎的工作,用于破碎物品的工具称之为破碎锤,破碎锤已经成液压挖掘机的一个重要作业工具。破碎锤在破碎作业中,容易产生大块或者小块碎石飞溅,飞溅距离无法控制,在距离内如果有施工作业人员在进行其他作业,容易对作业人员产生物体打击伤害,同时对周围且噪音污染大,但目前缺乏防护措施。而传统施工用防护网,构造简单,形式单一,不能够随破碎锤移动,不适合做破碎锤专用防护装置,所以需要一种控制碎石飞溅、防止对周围造人员造成损害的破碎锤作业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破碎锤作业防护罩,能有效防止碎石飞溅对周围人员或构筑物伤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破碎锤作业防护罩,包括支撑架和防护网,支撑架包括同心设置的上支撑环、下支撑环以及连接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的支撑杆,支撑架侧壁包覆防护网,上支撑环与连接套筒的外壁连接,连接套筒卡合在破碎锤的上部,破碎锤的下端位于下支撑环下方。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下支撑环的直径大于上支撑环的直径,下支撑环的直径为上支撑环直径的2~3倍。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下支撑环上设有安装孔,筒形防护网上端通过挂环安装在安装孔内,破碎锤的下端低于筒形防护网的下端面。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防护网和筒形防护网均为钢丝网。

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防护网和筒形防护网表面设有无机纤维涂料。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防护网上设有观察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破碎锤作业防护罩,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连接套筒将防护罩固定在破碎锤的上部,使整个防护罩可以随破碎锤前后移动,不需要反复移动防护罩,使用方便,设置的防护网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碎石飞溅而对周围人员或建筑物造成伤害。

2、下支撑环的直径大于上支撑环的直径,使整个防护罩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台形状,不仅能保证与破碎锤上端的卡合,而且能保证下方有足够的施工空间,同时也能防止破碎物在防护罩中形成堆积。

3、设置的筒形防护网,可以方便整个防护罩高度的调整,当破碎锤在土石方表面或浅作业面工作时,防护网和筒形防护网可以将整个破碎工作面包裹,从而最大限度减少碎石飞溅;当随土石方厚度增加,破碎锤需要向下更深入作业时,可卸下筒形防护网,从而不阻碍破碎锤工作,而且仍然能够对飞溅的碎石进行隔挡,保证工作效率。

4、防护网和筒形防护网表面设有无机纤维涂料,具有吸音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造成的噪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筒形防护网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支撑架1,防护网2,连接套筒3,破碎锤4,筒形防护网5,挂环6,上支撑环101,下支撑环102,支撑杆103,安装孔104,观察口20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中,一种破碎锤作业防护罩,包括支撑架1和防护网2,支撑架1包括同心设置的上支撑环101、下支撑环102以及连接上支撑环101和下支撑环102的支撑杆103,支撑架1侧壁包覆防护网2,上支撑环101与连接套筒3的外壁连接,连接套筒3卡合在破碎锤4的上部,破碎锤4的下端位于下支撑环102下方。

所述下支撑环102的直径大于上支撑环101的直径,下支撑环102的直径为上支撑环101直径的2~3倍。

如图3中,所述下支撑环102上设有安装孔104,筒形防护网5上端通过挂环6安装在安装孔104内,破碎锤4的下端低于筒形防护网5的下端面。通过挂环6进行悬挂安装,拆装方便。

所述防护网2和筒形防护网5均为钢丝网。在本实施例中选用高强度、高硬度的高碳钢丝网,防护网2的网孔尺寸为5mm×5mm,筒形防护网5的网孔尺寸为2mm×2mm。

所述防护网2和筒形防护网5表面设有无机纤维涂料。无机纤维涂料具有吸音的作用,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噪音污染。

所述防护网2上设有观察口201。可以防止因为防护网2的阻挡而造成不能很好的控制破碎锤4,相应的,筒形防护网5上也设有观察口。

具体使用时,当破碎锤4在土石方表面或浅作业面工作时,可充分利用上层的防护网2和下层的筒形防护网5使得整个防护罩能尽量包裹整个破碎工作面,从而最大限度减少碎石飞溅;随土石方厚度增加,破碎锤4需要向下更深入作业时,可拆卸下层的筒形防护网5,从而不阻碍破碎锤4工作,保证工作效率。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