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场地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5179发布日期:2018-10-13 02:09阅读:9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排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场地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场地排水一般分为明沟排水及暗管排水两种形式,暗管排水多用于建、构筑物比较集中的场地;运输线路及地下管线较多;面积较大,地势平坦的地段;大部分屋面为内落水;道路低于建筑物标高,并利用路面雨水口排水等情况。明沟排水多用于建、构筑物比较分散的场地,高差变化较多,道路标高高于建筑物标高的地段,或埋设地下管道不经济的岩石地段,山坡冲刷带泥土易堵塞管道的地段等。明沟的断面尺寸根据汇水面积大小而定;明沟坡度一般为0.3%~0.5%,特殊困难时可采用0.2%。采用车行道排泄地面雨水时,雨水口形式及数量应根据汇水面积、流量、道路纵坡等确定;单侧设雨水口的道路及低洼易积水的地段,应考虑排水时不影响交通和路面清洁。在一般的运动场地中,例如足球场,田径场等地势平坦并且面积较大的区域,通常使用暗管排水,但由于运动场地的特殊性,必须保证一定的地面强度,因此暗管周围不能大量使用透水性较好的砂质覆盖层,而需要使用承载性能好但是透水渗水效果较差的普通土基质。因此极大地降低了大雨及暴雨天气环境下运动场的排水效果。如今大型的先进比赛场地使用负压暗管的方式排水,即通过对暗管负压抽真空的方式来强制提高水的渗透效果从而提高普通暗管在运动场地的排水效果。对于学校、公共的运动场地来说,负压暗管强制排水存在着负压设备占地大,并且需要专人维护的缺点,并且建设费用及使用费用高,因此不利于在以上区域推广。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场地排水结构,能够解决强降雨天气运动场地的排水问题,并且排水效率高,排水管不易堵塞。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场地排水结构,包括主暗管,主暗管等距排列分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竖管,所述分竖管等距或不等距分布于主暗管上端,所述分竖管一端密封,另一端与主暗管相通,所述分竖管上设有渗水孔,主暗管埋深60~120cm,分竖管不超出地面,并且顶端距离地面5~20cm,主暗管一端密封,另一端与外界排水系统相连,分竖管外罩设一层塑料编织套。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渗水孔为圆形孔,且渗水孔的外径大于渗水孔的内径,所述渗水孔分布于分竖管的侧壁,靠近主暗管一侧渗水孔数量少,越靠近分竖管密封端一侧渗水孔数量越多。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渗水孔侧壁与分竖管内壁连接处设有圆形倒角。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分竖管外罩设一层塑料编织套编织套为涤纶材质。进一步的,其中所述主暗管与分竖管的连接处的主暗管密封一端上部设置与主暗管固定连接的突出块。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突出块靠近主暗管密封一端的一面为斜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施工便捷,费用较小,适合学校等非盈利机构使用;2.排水结构上可以使用普通的土回填,不需要特殊的透水结构,不需要使用砂石以损害地面强度来提高透水效果;3.突出块的设计,通过伯努利效应,形成主动负压,加快排水,并且随着排水增多形成良心循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渗水口结构图图3是突出块位置结构图图中,1.主暗管2.分竖管3.渗水孔4.圆形倒角5.塑料编织套6.突出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应用例一、一种场地排水结构,包括主暗管1,主暗管1等距排列分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竖管2,所述分竖管2等距主暗管1上端,所述分竖管2一端密封,另一端与主暗管1相通,所述分竖管2上设有圆形渗水孔3,主暗管1埋深90cm,分竖管2顶端距离地面10cm,主暗管1一端密封,另一端与外界排水系统相连。应用例二、一种场地排水结构,包括主暗管1,主暗管1等距排列分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竖管2,所述分竖管2等距主暗管1上端,所述分竖管2一端密封,另一端与主暗管1相通,所述分竖管2上设有渗水孔3,渗水孔3侧壁与分竖管2内壁连接处设有圆形倒角4。,主暗管1埋深90cm,分竖管2顶端距离地面10cm,主暗管1一端密封,另一端与外界排水系统相连。应用例三、一种场地排水结构,包括主暗管1,主暗管1等距排列分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竖管2,所述分竖管2等距主暗管1上端,所述分竖管2一端密封,另一端与主暗管1相通,所述分竖管2上设有渗水孔3,渗水孔3侧壁与分竖管2内壁连接处设有圆形倒角4。,主暗管1埋深90cm,分竖管2顶端距离地面10cm,主暗管1一端密封,另一端与外界排水系统相连。主暗管1与分竖管2的连接处的主暗管密封一端上部设置与主暗管1固定连接的突出块6。应用例四、一种场地排水结构,包括主暗管1,主暗管1等距排列分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竖管2,所述分竖管2等距主暗管1上端,所述分竖管2一端密封,另一端与主暗管1相通,所述分竖管2上设有渗水孔3,渗水孔3侧壁与分竖管2内壁连接处设有圆形倒角4。,主暗管1埋深90cm,分竖管2顶端距离地面10cm,主暗管1一端密封,另一端与外界排水系统相连。主暗管1与分竖管2的连接处的主暗管密封一端上部设置与主暗管1固定连接的突出块6。分竖管2外罩设一层塑料编织套5。为准确得出上述应用例的实际效果,以主暗管1埋深90cm为参照,设计非完整暗管排水室内模拟装置,按照1:6的比例进行缩小,并设置于20cm*20cm的方形模拟柱中,并设置实施例一到四分别对应应用例一到四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一种场地排水结构,包括主暗管1和分竖管2,所述分竖管2等距主暗管1上端,所述分竖管2一端密封,另一端与主暗管1相通,所述分竖管2上设有圆形渗水孔3,主暗管1埋深15cm,分竖管2顶端距离地面2cm,主暗管1一端密封,另一端与外界排水系统相连。排水结构上埋设普通回填土。实施例二、一种场地排水结构,包括主暗管1和分竖管2,所述分竖管2等距主暗管1上端,所述分竖管2一端密封,另一端与主暗管1相通,所述分竖管2上设有圆形渗水孔3,渗水孔3侧壁与分竖管2内壁连接处设有圆形倒角4主暗管1埋深15cm,分竖管2顶端距离地面2cm,主暗管1一端密封,另一端与外界排水系统相连。排水结构上埋设普通回填土。实施例三、一种场地排水结构,包括主暗管1和分竖管2,所述分竖管2等距主暗管1上端,所述分竖管2一端密封,另一端与主暗管1相通,所述分竖管2上设有圆形渗水孔3,渗水孔3侧壁与分竖管2内壁连接处设有圆形倒角4主暗管1埋深15cm,分竖管2顶端距离地面2cm,主暗管1一端密封,另一端与外界排水系统相连。主暗管1与分竖管2的连接处的主暗管密封一端上部设置与主暗管1固定连接的突出块6。排水结构上埋设普通回填土。实施例四、一种场地排水结构,包括主暗管1和分竖管2,所述分竖管2等距主暗管1上端,所述分竖管2一端密封,另一端与主暗管1相通,所述分竖管2上设有圆形渗水孔3,渗水孔3侧壁与分竖管2内壁连接处设有圆形倒角4主暗管1埋深15cm,分竖管2顶端距离地面2cm,主暗管1一端密封,另一端与外界排水系统相连。主暗管1与分竖管2的连接处的主暗管密封一端上部设置与主暗管1固定连接的突出块6。分竖管2外罩设一层塑料编织套5。排水结构上埋设普通回填土。为同传统暗管排水结构做对比,特设置对比例,为去除分竖管2的普通暗管,暗管上开设渗水孔3。对比例一、一种传统场地排水结构,包括暗管,所述暗管上设有圆形渗水孔3,暗管埋深15cm,主暗管1一端密封,另一端与外界排水系统相连,排水结构上埋设普通回填土。对比例二、一种传统场地排水结构,包括暗管,所述暗管上设有圆形渗水孔3,暗管埋深15cm,主暗管1一端密封,另一端与外界排水系统相连。排水结构上埋设砂质土。通过一次性向方形模拟柱中加入10cm深的积水(约4000ml),开始计时,并在暗管出口收集暗管出水,并依次获得第1000ml、第2000ml以及第3000ml暗管收集水所需要的时间。并纪录收集到的水的颜色如下表所示。组数第1000ml(min)第2000ml(min)第3000ml(min)水颜色实施例一3.56.513.4略浑浊实施例二3.56.412.9略浑浊实施例三3.87.013.5清澈实施例四2.95.78.9清澈对比例一5.510.816.9浑浊对比例二3.56.012.5清澈由上述数据可见,对比例一表示传统的普通暗管排水。排水效率慢,含杂质多;对比例二表示顶层砂石填埋,利用砂石的天然透水性,来提高排水速度,此种方案虽然能用于普通土地,但不适合运动场等由大量活动的区域。实施例一为普通的主暗管1和分竖管相结合的方式,可见明显提升了下水速度,而实施例二的特殊渗水孔结构,一定程度加快了速度,实施例三虽然延长了时间,但是编制套的使用,减少了泥沙的进入,最后实施例四是突出块的设计,突然减小的流道使水流加快,从而使分竖管的内部压强减小,起到了主动负压的作用,并且负压加快排水,排水速度加快促使突出块位置压力进一步减小,形成良性循环,使得越是大雨天,排水速度越快的效果。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