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预制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8376发布日期:2019-02-12 21:18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的预制泵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站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的预制泵站。



背景技术:

一体化预制泵站是一种集潜水泵、泵站设备、除污格栅设备、控制系统及远程监控系统集成的一体化的产品。其特点具有机动灵活,泵站建设周期极短,安装极其简便。目前在国内市政行业成为一个新的泵站建设发展趋势。泵站安装时,埋于预先设置好的凹洞中,泵站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为了装置更好的工作,需要将出水口、进水口和对应的水管道连接,这要求在泵站进入凹洞时就要精确的计算和测量位置,使进水口、出水口和管道对应,出现偏差或想改变管道位置等,需要重新挪动泵站,给施工人员带来不便,所以需要一种方便改变出水口或进水口,便于安装的泵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预制泵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的预制泵站,包括筒体和基座,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基座;所述筒体内壁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环和第二调节环,所述第一调节环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第二调节环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筒体上与所述第一调节环、所述第二调节环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断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节环和所述第二调节环上均设置有调节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节环的上下位置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坡道,所述第一连接坡道上设置有第一镶嵌环,所述第一镶嵌环上设置有第一移动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调节环的上下位置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坡道,所述第二连接坡道上设置有第二镶嵌环,所述第二镶嵌环上设置有第二移动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断口中设置有若干支撑杆和不锈钢网,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杆距离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筒体上与所述第一连接坡道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筒体上与所述第二连接坡道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安装更加简单,方便施工人员安装水管道,便于连接水管道和调节进出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第二调节环和第一调节环上,通过转动调节环使进水口和出水口移动,设置在第一调节环和第二调节环位置有支撑杆和不锈钢网,可以起到支撑作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自由灵活,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调节环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调节环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调节环剖视图。

附图标记中:1-筒体;2-基座;3-第一调节环;4-第二调节环;5-出水口;6-进水口;7-断口;8-调节把手;9-第一连接坡道;10-第一镶嵌环;11-第一移动滚轮;12-第二连接坡道;13-第二镶嵌环;14-第二移动滚轮;15-支撑杆;16-不锈钢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预制泵站,包括筒体1和基座2,筒体1的底部设置有基座2;筒体1内壁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环3和第二调节环4,第一调节环3上设置有出水口5,第二调节环4上设置有进水口6;筒体1上与第一调节环3、第二调节环4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断口7。第一调节环3和第二调节环4上均设置有调节把手8。第一调节环3的上下位置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坡道9,第一连接坡道9上设置有第一镶嵌环10,第一镶嵌环10上设置有第一移动滚轮11。第二调节环4的上下位置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坡道12,第二连接坡道12上设置有第二镶嵌环13,第二镶嵌环13上设置有第二移动滚轮14。断口7中设置有若干支撑杆15和不锈钢网16,相邻的两个支撑杆15距离相等。筒体1上与第一连接坡道9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筒体1上与与第二连接坡道1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

工作原理:具体使用时,将泵站放置于预先设置好的槽洞中,根据进水管和出水管位置,利用调节把手8转动第一调节环3和第二调节环4,第一镶嵌环10和第一移动滚轮11配合在筒体1中的第一凹槽中滑动,当第一调节环3上的出水口5移动到断口7的某一位置,此位置就可以连接出水管道,同理第二调节环4和第一调节环3相似,同样的方式进行调节,当改变管道时或管道安装有些许偏差,都可以调节进水口6和出水口5的位置,不需要移动泵体。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