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装式模块化桩体对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4685发布日期:2019-01-29 17:5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快装式模块化桩体对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装式模块化桩体对接结构,主要用于离心预应力管桩、方桩及预应力非离心桩的固定连接。



背景技术:

传统桩体连接构造,一般包括固定于上桩体和下桩体端部的法兰连接盘,上桩体和下桩体的法兰通过焊接连接,主要是焊接部位薄弱,长期耐久性较差,水平承载力低,且桩上下连接的端部锤击时,混凝土抗冲击差,导致锤击时端部连接处混凝土破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结构更加牢固的快装式模块化桩体对接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装式模块化桩体对接结构,包括模块化桩体,模块化桩体包括主体部和布设有钢纤维的高强对接端,相邻两段模块化桩体的高强对接端之间采用连接机构实现对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中,模块化桩体端部中布设钢纤维能够提高高强对接端的强度,由于该高强对接端负担主要的桩体之间的连接任务,因此能够提升桩体连接后的牢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快装式模块化桩体对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快装式模块化桩体对接结构的连接机构的插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提供的快装式模块化桩体对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连接机构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连接机构的插接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快装式模块化桩体对接结构,包括模块化桩体1,模块化桩体1包括主体部2和布设有钢纤维的高强对接端3,相邻两段模块化桩体1的高强对接端3之间采用连接机构实现对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其连接机构结构如下:所述高强对接端3的侧面均匀分布有至少三个竖向槽4,竖向槽4底部嵌入有固定有钢条5,钢条5上开设有螺纹连接孔6,相邻两段模块化桩体1的竖向槽4相互对准,金属连接块7嵌入两竖向槽4中,金属连接块7上对准螺纹连接孔6开设有连接通孔,螺杆8穿过连接通孔与螺纹连接孔6螺纹连接。

参照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快装式模块化桩体对接结构与第一种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连接机构的不同,本实施提供的连接机构结构如下:所述模块化桩体1上下端面均设置金属插槽9,所述模块化桩体内设置有竖向钢筋10,竖向钢筋10穿过所述金属插槽9上的通孔与金属插槽9铆固连接,金属插槽9埋设于模块化桩体1内,金属插槽9内带有弹扣11,弹扣11为固定于金属插槽9侧壁上且斜向向内的多个弹性板,弹扣11下方具有卡入槽12,所述金属插槽9配置有双头插脚13,相邻模块化桩体1的金属插槽9采用双头插脚13插接固定,双头插脚13的插接端端部带有卡位件14,卡位件14的宽度大于弹性板下端部之间的间距,所述卡位件14克服弹性板的夹紧力进入卡入槽12中,所述弹性板卡在卡位件14的上方,所述金属插槽9内灌注有固化剂或密封剂。

参照图2、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提供的快装式模块化桩体对接结构与第二种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连接机构的不同,本实施提供的连接机构结构如下:所述模块化桩体1上下端面分别设置金属插槽9或金属插脚15,金属插槽9埋设于模块化桩体1内,金属插槽9内带有弹扣11,弹扣11为固定于金属插槽9侧壁上且斜向向内的多个弹性板,弹扣11下方具有卡入槽12,所述模块化桩体1的下端对应所述金属插槽9固定有金属插脚15,所述金属插脚15下端部带有卡位件14,卡位件14的宽度大于弹性板下端部之间的间距,相邻模块化桩体1的金属插脚15插入金属插槽9中,所述卡位件14克服弹性板的夹紧力进入卡入槽12中,所述弹性板卡在卡位件14的上方,金属插槽9内灌注有固化剂或密封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