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边坡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6087发布日期:2018-12-05 20:17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基坑边坡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基坑边坡防护结构,特别是一种深基坑边坡防护结构,属于深基坑边坡防护结构的创新技术。



背景技术:

在深基坑开挖及支护工程中,由于受到场地条件及工程功能限制,而不能采用全断面边坡方案,为了确保工程安全及边坡的稳定,需要对基坑进行支护。常用的支护方式有预制管桩、钢板桩、水泥土土搅拌桩排桩挡土墙、钻孔灌注桩支护等。预制管桩、钢板桩实用于支护深度较小,基坑支护深度一般6~10m。水泥土土搅拌桩排桩挡土墙受地质限制,遇到高粘粒含量土层,地层易粘贴在钻头,无法搅拌成孔,单一采用钻孔灌注桩支护支护方案,支护高度大,桩长及桩径均较大,工程投资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深基坑边坡防护结构,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少了灌注桩长度,节约了工程投资,缩短了施工工期,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深基坑边坡防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深基坑边坡防护结构,包括有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排桩、冠梁,其中基坑开挖边坡上设有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排桩,冠梁装设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排桩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深基坑边坡防护结构,有效减少了灌注桩长度,节约了工程投资,缩短了施工工期,同时间接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深基坑边坡防护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深基坑边坡防护结构,包括有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排桩1、冠梁2,其中基坑开挖边坡3上设有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排桩1,冠梁2装设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排桩1的顶部。

本实施例中,上述基坑开挖深度13.5m,基坑底高程为-4.5m,基坑顶高程为9.0m。

本实施例中,上述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排桩1纵向单排布置,桩径1.2m,间距1.7m,桩顶高程0.00m,桩长12.0m。现有技术单根灌注桩长21m,并需要设置双排桩。

本实施例中,上述冠梁2以上部分为基坑开挖边坡3至基坑顶部,坡比为1:2。

本实用新型运用工程基坑开挖深度13.5m,且建基面地质构造为淤泥质粘土,软塑状态,承载力及抗剪指标小。由于下卧层为淤泥质粘土,全断面开挖,开坡坡比需要设计为1:3,开挖需要平面尺寸宽,场地受限制。单一灌注桩全断面支护,需要桩长及桩径均较大,经计算,纵向需要布置双排直径1200mm灌注桩处理。灌注排桩+放坡支护技术,基坑开挖深度13.5m,灌注排桩纵向单排布置,桩径1.2m,间距1.7m,桩顶高程0.00m,桩长12.0m,解决工程前程挡土墙基坑支护开挖问题,节约工程投资,保证了工程安全。

施工顺序:

(1)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包括:测量防线、选择钻机、钻具、场地布置等。

钻机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设备,可根据地质情况和各种钻孔机的应用条件来选择。

(2)灌注桩顶边坡开挖

按设计边坡开挖至钻孔平台高程。

(3)钻孔机的安装与定位

安装钻孔机的基础如果不稳定,施工中易产生钻孔机倾斜、桩倾斜和桩偏心等不良影响,因此要求安装地基稳固。对地层较软和有坡度的地基,可用推土机推平,再垫上钢板或枕木加固。

(4)埋设护筒

钻孔成败的关键是防止孔壁坍塌。当钻孔较深时,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孔壁土在静水压力下会向孔内坍塌、甚至发生流砂现象。钻孔内若能保持比地下水位高的水头,增加孔内静水压力,能为孔壁平衡孔外地下水压力或者加大孔内向水力、防止坍孔。护筒除起到这个作用外,同时还有隔离地表水、保护孔口地面、固定桩孔位置和钻头导向作用等。

(5)泥浆制备

钻孔泥浆由水、粘土(膨润土)和添加剂组成。具有浮悬钻渣、冷却钻头、润滑钻具,增大静水压力,并在孔壁形成泥皮,隔断孔内外渗流,防止坍孔的作用。

(6)钻孔

钻孔是一道关键工序,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才能保证成孔质量,首先要注意开孔质量,为此必须对好中线及垂直度,并压好护筒。在施工中要注意不断添加泥浆和抽渣(冲击式用),还要随时检查成孔是否有偏斜现象。采用冲击式钻机施工时,附近土层因受到震动而影响邻孔的稳固。成孔应及时清孔,下放钢筋笼和灌注水下混凝土。钻孔的顺序也应该事先规划好,既要保证下一个桩孔的施工不影响上一个桩孔,又要使钻机的移动距离不要过远和相互干扰。

(7)清孔

钻孔的深度、直径、位置和孔形直接关系到成桩质量与桩身曲直。为此,除了钻孔过程中密切观测监督外,在钻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后,应对孔深、孔位、孔形、孔径等进行检查。在终孔检查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时,应立即进行孔底清理,避免隔时过长以致泥浆沉淀,引起钻孔坍塌。

(8)灌注水下混凝土

清完孔之后,就可将预制的钢筋笼垂直吊放到孔内,定位后要加以固定,然后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灌注时混凝土不要中断,否则易出现断桩现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