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水利工程的加固绿化堤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3783发布日期:2018-11-30 20:09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水利工程的加固绿化堤坝。



背景技术:

传统岸坡防护堤坝多为水泥堤坝结构,水利工程的作用非常大,兴修水利工程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堤坝,堤坝也具有很强大的功能,能够进行蓄水或挡水,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与堤坝的建设紧密相关,目前,我国水利堤坝中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问题,水利堤坝的抗洪能力普遍偏低,大部分水利堤坝的防渗工作存在着问题,而且许多堤坝存在漏水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降低了水利工程堤坝的安全系数,因此,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水利堤坝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水利工程的加固绿化堤坝。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水利工程的加固绿化堤坝,包括堤坝本体,所述的堤坝本体的截面为梯形,所述的堤坝本体包括基层、中心墙、绿化层,所述的基层位于堤坝本体的底部,基层为岩石基层,所述的中心墙竖直设置于基层的中心处,所述的中心墙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承重结构与加固结构,承重结构与加固结构均与中心墙等高,承重结构与加固结构以及中心墙的顶部水平设置有绿化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承重结构包括排水层、混凝土层、沥青层、沙石层,优选的,由基层至绿化层之间依次设置为排水层、沥青层、沙石层、混凝土层,所述的排水层、沥青层、沙石层、混凝土层的宽度依次减小,所述的排水层内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排水孔,所述的沥青层设置于排水层与沙石层之间,所述的沙石层设置于沥青层与混凝土层之间,所述的混凝土层设置于沙石层的顶部,所述的混凝土层与绿化层之间设置有土壤层,所述的承重结构的侧壁表面设置有第一防腐蚀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加固结构包括第一钢筋加固层、第二钢筋加固层、第一碎石层、第二碎石层、支撑体,所述的支撑体竖直设置于基层与第一绿化层之间,支撑体的宽度沿竖直向上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的支撑体与中心墙之间设置有第一钢筋加固层、第一碎石层,第一碎石层设置于第一钢筋加固层的下方,支撑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钢筋加固层、第二碎石层,第二碎石层设置于第二钢筋加固层的下方,第二碎石层与第二钢筋加固层共同构成加固结构的侧壁,所述的加固结构的侧壁表面设置有第二防腐蚀层,所述的加固结构位于堤坝本体的蓄水区,承重结构位于堤坝本体的泄洪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对蓄水区与泄洪区采取不同的稳固承重方式,使整个堤坝的稳固性较好,并且能够防止水土流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示为:1、基层;2、中心墙;3、绿化层;4、土壤层;5、混凝土层;6、沙石层;7、沥青层;8、第一防腐蚀层;9、第一钢筋加固层;10、第二钢筋加固层;11、第一碎石层;12、第二碎石层;13、支撑体;14、排水层;15、第二防腐蚀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参照图1,一种应用于水利工程的加固绿化堤坝,包括堤坝本体,所述的堤坝本体的截面为梯形,所述的堤坝本体包括基层1、中心墙2、绿化层3,所述的基层1位于堤坝本体的底部,基层1为岩石基层,该岩石基层的强度较高,岩石的整体性能够避免基层1断裂,无较大的缝隙,另外,岩石还具有足够的抗水性能,岩石浸水后不会导致溶解或软化,保证堤坝本体底部的稳定性,所述的中心墙2竖直设置于基层1的中心处,中心墙2能够承受较大的外部压力,延长堤坝本体的使用寿命,所述的中心墙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承重结构与加固结构,承重结构与加固结构均与中心墙2等高,承重结构与加固结构以及中心墙2的顶部水平设置有绿化层3,这样设计的意义在于,绿化层3不仅使堤坝本体的结构更加美观而且能够防止水土流失。

更为完善的,所述的承重结构包括排水层14、混凝土层5、沥青层7、沙石层6,优选的,由基层1至绿化层3之间依次设置为排水层14、沥青层7、沙石层6、混凝土层5,所述的排水层14、沥青层7、沙石层6、混凝土层5的宽度依次减小,所述的排水层14内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排水孔,当需要抗旱时,水流经排水孔流入农田,实现对农作物的灌溉,所述的沥青层7设置于排水层14与沙石层6之间,这样设计的意义在于,所述的沥青层7能够增大排水层14与沙石层6之间的粘合性,沥青层7既可以提高堤坝本体的防漏性能,又可以避免外界的腐蚀性物质对堤坝本体的侵蚀,所述的沙石层6设置于沥青层7与混凝土层5之间,沙石层6具有较高的强度,使堤坝本体具有更强的承重能力,所述的混凝土层5设置于沙石层6的顶部,混凝土层5覆盖于沙石层6的表面,进一步提高了堤坝本体的强度与承重能力,所述的混凝土层5与绿化层3之间设置有土壤层4,这样设计的意义在于,土壤层4能够供给绿化植物更多的土壤,使绿化植物更好的生长,所述的承重结构的侧壁表面设置有第一防腐蚀层8,第一防腐蚀层8能够避免水体内的杂质等污染物对堤坝本体造成侵蚀,进一步延长了堤坝本体的使用寿命。

更为优化的,所述的加固结构包括第一钢筋加固层9、第二钢筋加固层10、第一碎石层11、第二碎石层12、支撑体13,所述的支撑体13竖直设置于基层1与第一绿化层3之间,支撑体13的宽度沿竖直向上的方向逐渐减小,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支撑体13能够承受更大的侧压力,防止堤坝坡面的坍塌,所述的支撑体13与中心墙2之间设置有第一钢筋加固层9、第一碎石层11,第一碎石层11设置于第一钢筋加固层9的下方,支撑体1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钢筋加固层10、第二碎石层12,第二碎石层12设置于第二钢筋加固层10的下方,第二碎石层12与第二钢筋加固层10共同构成加固结构的侧壁,所述的加固结构的侧壁表面设置有第二防腐蚀层15,第二防腐蚀层15延长了加固结构的使用寿命。

更为完善的,所述的加固结构位于堤坝本体的蓄水区,承重结构位于堤坝本体的泄洪区,蓄水区的水位较高,对堤坝本体的稳固性要求较高,加固结构能够保证堤坝本体蓄水区的稳固性,所述的泄洪区的水流较急,对堤坝本体的承重抗冲击能力要求较高,承重结构使提高了堤坝本体泄洪区的承重能力与抗冲击能力,延长了使整个堤坝本体的使用寿命。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实用新型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定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