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进港避撞缓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3775发布日期:2018-11-30 20:09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进港避撞缓冲系统。



背景技术:

船舶一直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在船舶靠岸时需要进行充足的准备,要掌握本船的船舶特性,熟悉掌握外界的客观条件,要做好靠泊部署。大型船舶靠离泊时,擦碰冲撞码头事故险情多发,随之而来的是船期耽误和巨额赔偿,这不仅会对事故船只本身造成影响,还会对港内其他船只的通行造成阻碍,导致更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船舶靠泊主要依靠引航员指挥船长操控船只,在拖船的配合下当环境条件允许时进行靠泊,对于大型船舶而言,船舶靠泊对操控人员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且易受港口水流条件以及天气因素影响,若稍有失误,即可能发生碰撞导致船损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进港避撞缓冲系统,该系统可对停靠的船舶进行良好的缓冲支撑,并且可充分利用工作时的液压油产生相应的电能和动能,结构简单新颖,实用性高。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船舶进港避撞缓冲系统,包括接触缓冲机构、液压供电机构、蓄能增压机构、油箱和回油机构,接触缓冲机构包括护舷板、液压缸和缓冲弹簧,液压缸内设有活塞,活塞外侧通过活塞杆与设在液压缸外的护舷板相连,缓冲弹簧连接在活塞内侧,液压缸内充满液压油;液压供电机构包括第一液压马达、第一液压泵和发电机,液压缸通过第一油路与第一液压马达相连,第一液压马达通过两个传送轴分别连接第一液压泵和第一发电机,第一液压马达通过第二油路与油箱相连,第一液压泵的进油端通过第三油路与油箱相连,油箱通过回油机构与液压缸相连。

优选的,所述蓄能增压机构包括蓄能器、手控两位两通阀和第二液压马达,第一液压泵的出油端通过第四油路连接蓄能器,蓄能器通过手控两位两通阀连接第二液压马达,第二液压马达通过传动轴连接有缆绳固定装置,第二液压马达通过第五油路与油箱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油路上连接有液压油压力表,第二油路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之间设置有第一液压油溢流阀,第一液压马达和第一单向阀串联,第一液压油溢流阀与第一液压马达及第一单向阀并联。

优选的,所述第四油路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第五油路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第四油路和第五油路之间设置有第二液压油溢流阀,第二液压油溢流阀与第二单向阀串联,第二液压油溢流阀与蓄能增压机构及第三单向阀并联。

优选的,所述回油机构包括第六油路、液压油过滤器和第四单向阀,第六油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油箱和液压缸,液压油过滤器和第四单向阀设在第六油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船舶进港避撞缓冲系统,自动化程度高,系统运行无需外部提供动力,绿色环保,极大地降低了船舶靠岸时发生船损事故的几率,还将船舶停靠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和液压能。本实用新型中接触缓冲机构布置的数量以及间隔可按照不同码头的实际大小进行安装,适用于各种码头。

附图说明

图1是船舶进港避撞缓冲系统整体结构连接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一种船舶进港避撞缓冲系统,包括接触缓冲机构1、液压供电机构2、蓄能增压机构3、油箱4和回油机构5。接触缓冲机构1包括护舷板11、液压缸12和缓冲弹簧13,液压缸12内设有活塞14,活塞14外侧通过活塞杆141与设在液压缸12外的护舷板11相连。缓冲弹簧13连接在活塞14内侧,液压缸12内充满液压油,缓冲弹簧13浸没在液压油中。

液压供电机构2包括第一液压马达21、第一液压泵22和发电机23,液压缸12通过第一油路41与第一液压马达21相连,第一液压马达21通过两个传送轴分别连接第一液压泵22和第一发电机23,第一液压马达21的出油口通过第二油路42与油箱4相连,第一液压泵22的进油端通过第三油路43与油箱4相连,第一液压泵22的出油端通过第四油路44与蓄能增压机构3相连,油箱4通过回油机构5与液压缸12相连。

蓄能增压机构3包括蓄能器31、手控两位两通阀32和第二液压马达33,第一液压泵22出油端通过第四油路44连接蓄能器31,蓄能器31通过手控两位两通阀32连接第二液压马达33,第二液压马达33通过传动轴连接有缆绳固定装置34,第二液压马达33通过第五油路45与油箱4相连。

第一油路41上连接有液压油压力表411,第二油路42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21,第一油路41和第二油路42之间设置有第一液压油溢流阀51,第一液压马达21和第一单向阀421串联,第一液压油溢流阀51与第一液压马达21以及第一单向阀421并联,即第一液压马达21与第一单向阀421串联后与第一液压油溢流阀51并联。

第四油路44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441,第五油路45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451,第四油路44和第五油路45之间设置有第二液压油溢流阀52,第二液压油溢流阀52与第二单向阀441串联,第二液压油溢流阀52与蓄能增压机构3及第三单向阀451并联,即蓄能增压机构3与第三单向阀451串联后,再与第二液压油溢流阀52并联。

回油机构5包括第六油路46、液压油过滤器53和第四单向阀54,第六油路46的两端分别连接油箱4和液压缸12,液压油过滤器53和第四单向阀54设在第六油路46上。

当船舶进港靠泊时,船舶舷侧与可旋转的护舷板11接触,经由活塞杆推动活塞14挤压缓冲弹簧13,同时由于液压缸12内部空间减小迫使液压油进入第一油路41,第一油路41内压力升高,液压油经过加压流过第一液压马达21,第一液压马达21随即将压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23产生电能为船舶供电,同时驱动第一液压泵22旋转。液压油继续流经第一单向阀421进入油箱4,随后经由液压油过滤器53对液压油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液压油通过管路流入接接触缓冲机构1的液压缸12内。

当船舶舷侧开始远离护舷板1时,护舷板1受到缓冲弹簧13的作用回弹,液压缸12内活塞14回弹,此时液压缸12内压力减小,油箱4中的液压油经由第六油路46被吸入液压缸12中,整个装置恢复至初始状态,由此保护船舶舷侧,实现避碰的功能。

当船舶需要系泊时,将手动两位两通阀19调节至打开的位置,蓄能器31中的高压油通过手动两位两通阀19流经第二液压马达33,第二液压马达33驱动缆绳固定装置34,缆绳固定装置34运行,缆绳固定装置34运行后完成对进港船舶的系泊。本实用新型中接触缓冲机构1布置的数量以及间隔可按照不同码头的实际大小进行安装,适用于各种码头。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