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桩锚碇护岸防漏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3773发布日期:2018-11-30 20:0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岸结构,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排桩锚碇护岸防漏土结构。



背景技术:

船闸排桩锚碇护岸一般为灌注桩基础与胸墙混凝土锚碇结构相结合的结构形式,该结构基础与胸墙锚定结构独立施工。

如图1所示,船闸排桩锚碇护岸原设计在排桩1后侧用高压摆喷桩21对排桩1间的土体进行固结,减少土体流失。由于排桩1后土体长期受水流浸泡冲刷,会使固结的土体松散并在水流冲刷作用下进一步流失,导致桩后侧填土下沉和塌陷等,造成一定质量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桩锚碇护岸防漏土结构,其通过取消排桩后侧高压摆喷桩,在排桩前插打钢板桩,减小了排桩之间土体容易受浸泡冲刷而流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桩锚碇护岸防漏土结构,包括:排桩以及连接在所述排桩的迎水面上的胸墙,排桩的迎水面处的胸墙的底面连接有上节贴面,所述排桩的迎水面连接有钢板桩,钢板桩的顶端与上节贴面的顶端连接,钢板桩将排桩之间的土体遮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桩前贴面范围内插打钢板桩,使钢板桩和上节贴面形成整体结构,减少了钻孔桩之间土体容易受浸泡冲刷导致的流失,保证排桩锚碇护岸的施工质量。

较佳的:所述排桩为钻孔灌注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钻孔灌注桩在各种地基上均可使用,减小了施工环境对该排桩锚碇护岸防漏土结构的影响。

较佳的:所述钢板桩为拉森钢板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森钢板桩建设费用便宜、互换性良好,可重复使用。

较佳的:所述胸墙上连接有钢板贴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减小外界对护岸结构的冲击,延长了使用寿命。

较佳的:所述胸墙上设有排水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排桩之间的土体中的水排处,减小了土体内积水造成的土体松软塌陷。

较佳的:所述排水通道为软式透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式透水管吸水性好且可以全方位吸水,能够减少沙土的进入,还有良好的耐腐蚀和抗微生物侵蚀性。

较佳的:排桩上固设有连接筋,连接筋与钢板桩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连接筋将钢板桩稳定的连接在排桩上。

较佳的:拉森钢板桩由多块拉森钢板连接组成,拉森钢板的两侧均沿拉森钢板的长度方向设有连接槽,所述拉森钢板桩的一条连接槽内设有防漏柱,当两块拉森钢板拼接在一起时,防漏柱抵接于另一块拉森钢板的连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加拉森钢板之间的连接密封性,减少水从拉森钢板之间的连接处的泄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 减少了钻孔桩之间土体容易受浸泡冲刷导致的流失,保证排桩锚碇护岸的施工质量;2.提高了拉森钢板连接处的密封性,减小了拉森钢板之间的连接处的漏水现象,提高了护岸结构的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船闸排桩锚碇护岸的示意图;

图2为排桩锚碇护岸平面布置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排桩锚碇护岸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面剖面图;

图5是图4中为表示钢板桩位置的B部放大图;

图6是为表示拉森钢板之间连接关系的轴测图;

图7是为表示拉森钢板结构的图6的俯视图。

图中:1、排桩;11、连接筋;12、钻孔灌注桩;2、胸墙;21、高压摆喷桩;22、钢板贴面;23、上节贴面;24、软式透水管;3、钢板桩;31、拉森钢板;32、连接槽;33、防漏柱;4、航道;5、土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排桩锚碇护岸防漏土结构,参见图2,在航道4一侧的土体5的迎水面固定连接有排桩1,排桩1上固定连接有胸墙2。

参见图2和图3,排桩1为钻孔灌注桩12。胸墙2的迎水面固定连接有钢板贴面22,钢板贴面22与钻孔灌注桩12之间固定连接有钢板桩3,钢板桩3与钻孔灌注桩1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筋11,在钻孔灌注桩12的迎水面连接钢板桩3能够减小钻孔灌注桩12之间的土体5流失。

参见图4和图5,胸墙2的下端连接有垂直于胸墙2长度方向且贯通胸墙2的软式透水管24,软式透水管24靠近钻孔灌注桩12的一端高于软式透水管24靠近钢板贴面22的一端;胸墙2下方的钢板贴面22与钻孔灌注桩12之间固定连接有上节贴面23,钢板贴面22的下端超出上节贴面23的下端向下延伸。上节贴面23下端的钻孔灌注桩12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筋11,连接筋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钢板桩3,钢板桩3的顶端位于钢板贴面22下端与钻孔灌注桩12之间,软式透水管24能够将渗漏在土体5中的水排出土体5,减轻了土体5内积水造成的土体5松软易塌陷的问题。将钢板桩3的上端包括在钢板贴面22与钻孔灌注桩12之间,且钻孔灌注桩12与钢板贴面22之间连接有上节贴面23能够减小水从钢板桩3的顶端渗漏到土体5中的可能,减小了钻孔灌注桩12后的土体5的流失。

参见图6和图7,拉森钢板31的两侧设有卷起的截面近似圆形的连接槽32,其中一个连接槽32内连接有截面呈椭圆形的防漏柱33,两块互相连接的拉森钢板31上的防漏柱33不在同一侧的连接槽32内。当两个拉森钢板31互相连接时,防漏柱33与两个连接槽32之间互相抵接。通过防漏柱33减小了水从拉森钢板31连接处的渗漏,提高了钢板桩3的密封性减少了钻孔灌注桩12后的土体5的流失。

该排桩锚碇护岸防漏土结构建造过程如下:该排桩锚碇护岸防漏土结构的主要施工流程为:排桩1施工——排桩锚碇护岸迎水面基槽开挖——钢板桩3打设——向排桩1桩体内植入钢筋——植筋两端固定——拼装模板施工上节贴面23。

(1)排桩1施工时严格控制施工工艺,防止排桩1扩孔,如若有局部位置扩孔,需将扩孔的部位凿除。

(2)排桩1施工结束后,将排桩锚碇护岸迎水面基槽开挖至上节贴面23(-0.9m至5.0m)底标高以下50cm,基槽宽度为1m。

(3)测量放样出钢板桩3打设位置,钢板桩3打设之前需对钢板桩3进行喷锌防腐,除锈等级不低于Sa2.5,打设的钢板桩3锁口间需连接紧密,钢板桩3打设顶标高为上节贴面23底标高向上30cm(-0.6m)。

(4)将钢板桩3打设至设计标高后,在钢板桩3顶标高的位置向排桩1内植入钢筋,钢筋规格为Φ25,HRB400,拉在钢板桩3与钻孔桩之间,每根钢板桩3拉一根钢筋,植筋施工要求如下:

①人工采用电钻凿孔,孔洞深度采用游标卡尺尺量符合要求后利用吹风机将孔内浮灰清除,凿孔直径比钢筋直径大1cm。

②保持孔内干燥后采用注射式胶体进行孔内填充,直至胶体溢出孔外,将加工后的钢筋缓慢插入孔内,植筋需与桩体面垂直。

③植筋完成需等胶体凝固后进行抗拔试验,检查需逐根进行。

(5)植筋两端固定:

①钻孔排桩1桩连接端:在排桩1的桩身上水平种植钢筋连接,拉筋植入钻孔桩身深度300mm。

②与钢板桩3连接方法:将与钢板桩3连接端的钢筋端头弯折成L形,钢板桩3与钢筋采用单面焊焊接,焊接长度10d。

(6)拼装模板施工上节贴面23。

模板底部位于钢板桩3顶面(-0.6m)向下30cm,保证将钢板桩3上口包裹在上节贴面23中,钢板桩3和上节贴面23组成整体结构,最终达到防止排桩锚碇护岸后容易受雨水浸泡冲刷而漏土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