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7681发布日期:2018-11-27 23:47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管桩,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大量应用于铁道系统,并逐步扩大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冶金、港口、公路等领域,目前管桩已占全国水泥制品行业产值的50%左右。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管桩在应用于我国国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如何提高管桩的强度、使用寿命是目前各个管桩企业一直探索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强度高、寿命长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所述混凝土管桩包括:由混凝土填充的圆筒状管桩本体,所述管桩本体内包括外层的预应力钢筋、中间层的螺旋箍筋,内层的锚固筋,所述预应力钢筋是环状、且沿管桩本体纵向均匀分布在所述管桩本体的内壁,所述锚固筋垂直于所述预应力钢筋所在的环状面、且沿管桩本体圆周上均匀分布,所述螺旋箍筋的螺旋外壁与所述预应力钢筋的内壁的接触,所述螺旋箍筋的螺旋内壁与所述锚固筋的外壁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箍筋采用甲级冷拔低碳钢丝。

进一步的,所述甲级冷拔低碳钢丝的直径大于5mm。

进一步的,所述管桩本体两端分别还设有管桩端板以及套设在所述管桩端板外围的管桩套箍。

进一步的,所述管桩端板材质为Q235钢。

进一步的,所述锚固筋与管桩端板之间采用埋弧焊连接。

本案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采用由外到内的预应力钢筋、螺旋箍筋,锚固筋,螺旋箍筋是螺旋状,利用其自身受力可以产生部分形变,因而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本案的配筋方式使本管桩更具稳定性,使其更能承受较大的下压力,增加本管桩的使用寿命。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所述混凝土管桩包括:由混凝土1填充的圆筒状管桩本体2,所述管桩本体2内包括外层的预应力钢筋3、中间层的螺旋箍筋4,内层的锚固筋5,所述预应力钢筋3是环状、且沿管桩本体2纵向均匀分布在所述管桩本体2的内壁,所述锚固筋5垂直于所述预应力钢筋3所在的环状面、且沿管桩本体2圆周上均匀分布,所述螺旋箍筋4的螺旋外壁与所述预应力钢筋3的内壁的接触,所述螺旋箍筋4的螺旋内壁与所述锚固筋5的外壁接触。

具体的,锚固筋5可以是十二根,均匀分布。

本案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采用由外到内的预应力钢筋3、螺旋箍筋4,锚固筋5,螺旋箍筋4是螺旋状,利用其自身受力可以产生部分形变,因而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本案的配筋方式使本管桩更具稳定性,使其更能承受较大的下压力,增加本管桩的使用寿命。

螺旋箍筋4采用甲级冷拔低碳钢丝,结实耐用。

甲级冷拔低碳钢丝的直径大于5mm,增强了其牢度。

管桩本体2两端分别还设有管桩端板6以及套设在所述管桩端板6外围的管桩套箍7。进行有效牢固的稳定,使其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对管桩起到安全的稳定作用,方便其与其它的管桩连接。

管桩端板6材质为Q235钢。

锚固筋5与管桩端板6之间采用埋弧焊连接,焊接牢固,不易脱焊。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