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混凝土面板挤压破坏的垂直缝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7534发布日期:2018-12-11 20:4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混凝土面板挤压破坏的垂直缝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垂直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免混凝土面板挤压破坏的垂直缝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水电战略的实施,在水能资源丰富的西南、西北地区,一大批高坝已建、在建或待建。土石坝是当今坝工建设中最常见的一种坝型,也是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主要包括均质土坝、心墙坝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等。

面板堆石坝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坝型,其在实践中体现出安全性、经济性、施工方便和适应性良好的特点,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深受坝工界的青睐。随着大坝建设经验的积累以及设计水平的提高,面板堆石坝的高度还在不断的增大,水布垭大坝高达233m,为世界上已建最高面板堆石坝,也成为250m级高面板堆石坝的成功案例。大石峡、茨哈峡等拟建的250~300m级超高面板堆石坝目前也在规划研究当中。

随着250~300m级超高面板堆石坝的建设,大坝运行中出现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缝间变形问题,特别是垂直压性缝的变形往往较大。目前垂直缝采用的是单个垂直对接的接缝型式,已经不能适应此种较大的变形,这种普通的接缝型式宽度不能过大,过大的垂直缝在面板变形时会使铜片止水容易损坏,降低了缝间止水的安全性,从而降低了大坝的防渗安全性,但是这种普通的接缝型式宽度如果不放大,又容易形成面板挤压破坏,因此随着超高面板堆石坝的建设,急需解决混凝土面板间垂直压性缝的两难问题,即垂直缝的宽度加大降低缝间止水的安全性,宽度不加大又容易形成面板挤压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解决垂直缝的宽度加大降低缝间止水的安全性,宽度不加大又容易形成面板挤压破坏所带来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避免混凝土面板挤压破坏的垂直缝结构,包括混凝土面板A、混凝土面板B、铜片止水、垂直垫板、水平垫板、表面止水结构,在混凝土面板A和混凝土面板B之间设有缝隙包括垂直缝上翼侧、垂直缝水平段、垂直缝下翼侧,所述表面止水结构的一侧覆盖在混凝土面板A上表面,另一侧覆盖在混凝土面板B的上表面;所述垂直缝上翼侧与垂直缝下翼侧垂直设置,所述垂直缝水平段水平设置,所述垂直缝上翼侧的上端与表面止水结构的底面中部相接,其下端与垂直缝水平段的左端相连,所述垂直缝水平段的右端与垂直缝下翼侧的上端相连,所述垂直缝下翼侧的下端与混凝土面板A与混凝土面板B的下表面平齐。

所述垂直缝水平段与混凝土面板A、混凝土面板B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5cm~混凝土面板二分之一厚度之间,垂直缝水平段与混凝土面板A、混凝土面板B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5cm~混凝土面板二分之一厚度之间。

所述垂直缝水平段的长度L与垂直缝下翼侧的宽度W满足以下关系,L是W的3倍~20倍之间。

所述垂直缝上翼侧和垂直缝下翼侧的宽度相同,垂直缝水平段的宽度为1.2cm~2cm之间。

所述垂直缝水平段的中部竖直设置一个或多个铜片止水,所述铜片止水由紫铜材料制成。

所述垂直缝上翼侧和垂直缝下翼侧的缝内填充垂直垫板,所述垂直垫板为高密泡沫板;所述垂直缝水平段的缝内填充水平垫板,所述水平垫板为橡胶板。

所述表面止水结构包括橡胶棒、波浪止水带、镀锌膨胀螺栓、塑性填料、表面止水板,所述橡胶棒位于表面止水结构的底部与垂直缝上翼侧的上端相连,所述波浪止水带为平板结构,其位于橡胶棒的顶部,波浪止水带一端由镀锌膨胀螺栓固定在混凝土面板A的上表面,另一端由镀锌膨胀螺栓固定在混凝土面板B的上表面,波浪止水带的中部为波浪形结构,所述表面止水板为半圆形,完整覆盖整个波浪止水带,两侧有水平耳,水平耳分别通过聚脲材料粘接在混凝土面板A和混凝土面板B的上表面,所述塑性填料填充在表面止水板与波浪止水带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使用了垂直缝上翼侧、垂直缝下翼侧,可以根据混凝土面板A和混凝土面板B的变形加大垂直缝上翼侧和垂直缝下翼侧的宽度,满足超高面板堆石坝的大变形量,具备避免面板挤压破坏的优点。

2、由于使用了垂直缝水平段,在垂直缝水平段的中部竖直设置一个或多个铜片止水,因此垂直缝水平段可以设置小的宽度,来确保铜片止水的安全性,也就是保证了缝间止水的安全性,具备良好的缝间止水。

3、由于垂直缝水平段的缝内填充水平垫板,进一步保护垂直缝水平段内的铜片止水,避免铜片止水被压扁损坏,具备保护铜片止水的优点。

4、由于使用了表面止水结构,增加了垂直缝上翼侧的止水设置,具备良好的止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表面止水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面板A;2、混凝土面板B;3、垂直缝上翼侧;4、垂直缝水平段;5、垂直缝下翼侧;6、铜片止水;7、垂直垫板;8、水平垫板、9、表面止水结构、9-1、橡胶棒;9-2、波浪止水带;9-3、镀锌膨胀螺栓;9-4、塑性填料;9-5、表面止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为了解决垂直缝的宽度加大降低缝间止水的安全性,宽度不加大又容易形成面板挤压破坏所带来的问题,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避免混凝土面板挤压破坏的垂直缝结构,包括混凝土面板A1、混凝土面板B2、铜片止水6、垂直垫板7、水平垫板8、表面止水结构9,在混凝土面板A1和混凝土面板B2之间设有缝隙包括垂直缝上翼侧3、垂直缝水平段4、垂直缝下翼侧5,所述表面止水结构9的一侧覆盖在混凝土面板A1上表面,另一侧覆盖在混凝土面板B2的上表面;所述垂直缝上翼侧3与垂直缝下翼侧5垂直设置,所述垂直缝水平段4水平设置,所述垂直缝上翼侧3的上端与表面止水结构9的底面中部相接,其下端与垂直缝水平段4的左端相连,所述垂直缝水平段4的右端与垂直缝下翼侧5的上端相连,所述垂直缝下翼侧5的下端与混凝土面板A1与混凝土面板B2的下表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由于使用了垂直缝上翼侧3、垂直缝下翼侧5,可以根据混凝土面板A1和混凝土面板B2的变形加大垂直缝上翼侧3和垂直缝下翼侧5的宽度,满足超高面板堆石坝的大变形量,具备避免面板挤压破坏的优点。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垂直缝水平段4与混凝土面板A1、混凝土面板B2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5cm~混凝土面板二分之一厚度之间,垂直缝水平段4与混凝土面板A1、混凝土面板B2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5cm~混凝土面板二分之一厚度之间。

所述垂直缝水平段4的长度L与垂直缝下翼侧5的宽度W满足以下关系,L是W的3倍~20倍之间。

所述垂直缝上翼侧3和垂直缝下翼侧5的宽度相同,垂直缝水平段4的宽度为1.2cm~2cm之间。

所述垂直缝水平段4的中部竖直设置一个或多个铜片止水6,所述铜片止水6由紫铜材料制成。

所述垂直缝上翼侧3和垂直缝下翼侧5的缝内填充垂直垫板7,所述垂直垫板7为高密泡沫板;所述垂直缝水平段4的缝内填充水平垫板8,所述水平垫板8为橡胶板。

本实用新型由于使用了垂直缝水平段4,在垂直缝水平段4的中部竖直设置一个或多个铜片止水6,因此垂直缝水平段4可以设置小的宽度,来确保铜片止水6的安全性,也就是保证了缝间止水的安全性,具备良好的缝间止水,因此混凝土面板A1和混凝土面板B2的缝间止水实际上是由垂直缝水平段4来完成,而垂直缝水平段4的宽度可以设置成常规的小宽度,即不影响铜片止水6的安全性,也不影响混凝土面板间的抗挤压变形能力。

本实用新型由于垂直缝水平段的缝内填充水平垫板,进一步保护垂直缝水平段内的铜片止水,避免铜片止水被压扁损坏,具备保护铜片止水的优点。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表面止水结构9包括橡胶棒9-1、波浪止水带9-2、镀锌膨胀螺栓9-3、塑性填料9-4、表面止水板9-5,所述橡胶棒9-1位于表面止水结构9的底部与垂直缝上翼侧3的上端相连,所述波浪止水带9-2为平板结构,其位于橡胶棒9-1的顶部,波浪止水带9-2一端由镀锌膨胀螺栓9-3固定在混凝土面板A1的上表面,另一端由镀锌膨胀螺栓9-3固定在混凝土面板B2的上表面,波浪止水带9-2的中部为波浪形结构,所述表面止水板9-5为半圆形,完整覆盖整个波浪止水带9-2,两侧有水平耳,水平耳分别通过聚脲材料粘接在混凝土面板A1和混凝土面板B2的上表面,所述塑性填料9-4填充在表面止水板9-5与波浪止水带9-2之间。

本实用新型由于使用了表面止水结构,增加了垂直缝上翼侧的止水设置,具备良好的止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如下:

1)先浇筑混凝土面板A1,并在混凝土面板A1的侧边水平段中部放置铜片止水6,铜片止水6一侧耳部浇筑进混凝土面板A1内,完成浇筑后等待3天-10天;

2)在垂直缝上翼侧3和垂直缝下翼侧5的位置放置垂直垫板7,在垂直缝水平段4位置放置水平垫板8,并为铜片止水6制作间隙,使其穿过水平垫板8;

3)进行混凝土面板B2的浇筑。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