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震型蛙式夯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2126发布日期:2019-02-10 22:5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震型蛙式夯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震型蛙式夯土机。



背景技术:

在建筑装修领域,常常需要对地质松软的地基进行夯实,目前常用的夯实方法是利用夯土机的冲击振动作用去分层夯实回填土,夯土机包括火力夯土机、蛙式夯土机和快速冲击夯土机。其中,蛙式夯土机是应用最广、操作最方便的夯土设备。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7143913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蛙式打夯机,包括底板、夯板、夯架、偏心块、皮带轮、电机和传动部分,电机和传动部分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夯架铰接在底板上,夯板安装在夯架上,皮带轮安装在夯架上并由传动部分驱动旋转,品信快安装在皮带轮上,偏心块上沿皮带轮径向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滑块。

上述蛙式打夯机,通过在偏心块上设置有可滑动的滑块,在夯板夯实地面时,滑块对偏心块产生向下的打击力,该打击力使偏心块产生更大的偏心力即增强了夯板的打击力。但上述蛙式打夯机仍然是靠偏心块的偏心力来实现夯实作用的,在工作时冲击振动较大,使得工作人员难以操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震型蛙式夯土机,达到减小工作时的振动冲击对工作人员的影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震型蛙式夯土机,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传动轮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电机与传动轮转动连接,底板的正前方设置有夯土组件,所述夯土组件包括盘型凸轮,盘型凸轮与传动轮通过带传动连接,盘型凸轮的下方设置有从动件,从动件在竖直方向上与底板滑动连接,从动件与底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从动件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夯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传动轮转动,传动轮通过带传动从而带动盘型凸轮旋转,盘型凸轮与从动件相接触,将旋转运动改变为从动件的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在盘型凸轮不断转动的同时,复位弹簧可以依靠自身的弹性拉力将从动件提起,因此带动夯板做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从而对地面进行打夯以及提起。与传统的蛙式夯土机相比,利用凸轮的间歇运动特性,可以大大减少打夯时的冲击力和振动力,使得操作人员受到的影响较小,提高打夯效果。

较佳的,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移动板,底板与移动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打夯组件打夯产生的振动冲击,其中一部分可以通过第一减震弹簧进行吸收,进一步减小了振动冲击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较佳的,所述移动板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移动轮的设置可以将底板与地面间的滑动改变为滚动,减小了摩擦阻力,使得操作人员在进行打夯作业时便于移动,节省了大量人力,提高了打夯效率。

较佳的,所述夯板为长板状,夯板面积较大的面与地面平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长板状的夯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一方面,面积较大的面在打夯时受力更加均匀,打夯效果更好;另一方面,每次进行打夯时夯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提高了夯土效率。

较佳的,所述底板远离夯土组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推动组件,推动组件包括推动杆,推动杆竖直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推动杆远离底板的一端铰接设置有把手,把手与推动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握住把手并推动底板,在打夯的同时不断向前推进,第二减震弹簧的设置可以将部分冲击吸收,减少冲击振动对握住把手的操作人员的影响。

较佳的,所述夯板远离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清扫组件,清扫组件包括清扫铲,清扫铲与底板固接相连。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清扫组件可以将夯板前方的底面进行清扫,清扫铲将一些碎石块、较大的障碍物等清除掉,防止夯板直接作用在碎石块或其他较大障碍物上,减少了夯板作用力不均引起的冲击振动,同时也保护了夯板,提高了打夯质量。

较佳的,所述清扫铲包括水平设置的铲板以及竖直设置的挡板,挡板设置于靠近夯板的一侧,挡板与铲板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铲板将需要清扫的障碍物进行铲起堆放,挡板会挡住铲起的障碍物,使其与夯板隔离开来,二者的配合作用保证了夯板的作业环境,提高了打夯质量。

较佳的,所述铲板远离挡板的一侧设置有铲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铲刃的设置可以更好地将碎石块以及其他障碍物铲至铲板上,减小了铲板与地面杂物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操作人员在推动该设备时更加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夯土组件采用凸轮机构,减小了夯土作业时产生的振动冲击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2、通过在底板与移动板之间设置第一减震弹簧进一步减小了夯土作业时产生的振动冲击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3、通过在夯板前方设置有清扫组件,保证了夯土作业的顺利进行并提高了打夯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夯土作业时的状态图。

图中,1、底板;11、电机;12、传动轮;121、皮带;13、固定板;2、夯土组件;21、盘型凸轮;22、从动件;221、推动板;222、从动杆;224、夯板;224、复位弹簧;3、固定架;31、转动轴;4、移动板;41、移动轮;42、第一减震弹簧;5、推动组件;51、推动杆;52、把手;53、第二减震弹簧;6、清扫铲;61、铲板;611、铲刃;62、挡板;621、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防震型蛙式夯土机,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1,底板1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11,电机11通过带传动连接有夯土组件2,底板1远离夯土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推动组件5,底板1远离推动组件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清扫组件6,夯土组件2位于清扫组件6与推动组件5之间。在进行夯土作业时,操作人员通过推动组件5推动该设备不断前进,清扫组件6清除掉一些较大的杂物,夯土组件2在电机11的带动下进行夯土作业。

底板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架3,固定架3沿着远离电机11的方向向上倾斜,固定架3倾斜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动轴31,电机11上转动连接有传动轮12,传动轮12与转动轴31之间连接有皮带121。

固定架3远离电机1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呈水平状态,夯土组件2包括盘型凸轮21,盘型凸轮21为圆柱体,盘型凸轮21与转动轴31固定连接,且盘型凸轮21与转动轴31的连接位置远离盘型凸轮21的重心。

盘型凸轮21的下方设置有从动件22,从动件22包括水平设置的推动板221,推动板22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从动杆222,从动杆222穿过固定板13且与固定板13滑动连接,固定板13与推动板22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24,复位弹簧224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13和推动板221固定相连,从动杆22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夯板223,夯板223为矩形板,夯板223面积较大的面与地面相平行。结合图2,在进行夯土作业时,电机11带动盘型凸轮21转动,盘型凸轮21在转动的同时与推动杆51接触,当盘型凸轮21上远离旋转中心的点与推动杆51接触时,从动件22下行,从而带动夯板223对地面进行夯打作业;当盘型凸轮21上靠近旋转中心的点与推动杆51接触时,从动件22在复位弹簧224的弹性拉力作用下上行,从而带动夯板223提起,为下一次的夯打作业做准备,如此往复循环以对地面进行夯打处理,由于凸轮机构的运动可靠性高,偏心力较小,因此产生的冲击振动较小,对操作人员的影响较小。

如图1所示,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移动板4,移动板4和底板1的尺寸一致,移动板4和底板1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减震弹簧42,第一减震弹簧42可以吸收部分由于打夯作业产生的冲击振动,进一步减小对工作人员的影响。移动板4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41,通过移动轮41使得整体设备的前行阻力变小,减小工作人员的推动阻力,提高工作效率。

推动组件5包括推动杆51,推动杆51与底板1固定相连,且推动杆51竖直设置,推动杆51的顶部铰接设置有把手52,把手52与推动杆51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53,且在第二减震弹簧53的弹力作用下,把手52与推动杆51保持相互垂直。工作人员通过把手52推动底板1,进而推动整个设备前进,在不断前进的同时对地面进行夯打作业,并且第二减震弹簧53的设置可以更进一步地减弱冲击振动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清扫组件位于夯土组件2的正前方,清扫组件包括清扫铲6,清扫铲6包括水平设置的铲板61以及竖直设置的挡板62,挡板62位于靠近夯板223的一侧,挡板62与铲板61固定连接,挡板62与移动板4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板,铲板61远离挡板62的一侧设置有倾斜的铲刃611,在推动该设备前进的同时,铲板61会将一些杂物清除,挡板62将铲起的杂物遮挡住,防止杂物影响到夯板223的打夯工作,铲刃611的设置使得铲板61在铲起杂物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使得打夯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其中,电机11通过带传动带动盘型凸轮21转动,盘型凸轮21将旋转运动传递给从动件22,并转化为从动杆222的竖直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带动夯板223对地基进行夯打处理,在夯打的同时,工作人员推动该夯土机继续前进,清扫铲6将杂物清扫,避免了夯板223直接夯打在较大的杂物上,一方面保护了夯板223,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小由于夯板223受力不均产生的较大的冲击振动;第一减震弹簧42和第二减震弹簧53的配合作用使得冲击降低到最小,减小了工作人员受到的冲击影响。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